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文/管剑刚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在阅读出版于上世纪40年代由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创作的,描写距今100年前美国贫困家庭生活的经典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中,最触动我的,是书中人物的思想观念。

主人公凯蒂夫妇两人都是小学毕业,他们的人生就是那种属于被迫谋生型的。凯蒂对母亲说:“我会努力做事。不过我不想孩子长大以后只靠力气赚钱。妈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她的命运呢?从哪里下手?” 凯蒂的母亲回答说:“秘诀就是读书写字。……我知道这个是秘诀。”凯蒂的母亲是个文盲,她的见解竟如此肯定,如此精辟。也许正是因为她是个文盲,所以才认识到了这一点。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母女两人的这段对话,马上使人联想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中国古训。这句古训曾饱受批判,原因是它把读书以外的职业说成是下品,这当然会犯众怒。其实,这就像当下许多读书不多混得不好的网友对努力学习而获得了好职位高收入群体的不满一样,认为在待遇方面大家应该是相同的,不然的话就是歧视,就是不公正。社会若真按这种意愿去运作,国家和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诚然,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事各类职业的人的人格都应该得到尊重,社会给全体国民提供的机会应该均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有条件有能力读书却不读,在别人刻苦努力的时候,你却在游手好闲,游戏人生,而到后来却要求世人尊重自己。自己也应该问一问自己,你要人们尊重你哪一点呢?尊重你的游手好闲吗?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其实,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遭受批判多年之后,全体国人都在千方百计想让孩子读书,都在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连那些自己根本不愿意读书的家长也包括在内。读书改变孩子的命运,一个百年前的外国文盲妇女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可见,这是古今中外的共识。这也证明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下下人具上上智。

对读书意义的认识,东西方没有差异,尽管表述略有不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这当然是正面的东西。可负面的东西,比如,迷信思想,西方人竟然也与中国人出奇地相似。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凯蒂共搬了两次家,每次搬家,在安置好之前,其母亲都要在房间里洒一遍圣水,这应该是与宗教的信仰有关。洒圣水的目的是要祛除各个角落可能潜伏着的邪魔,这与国人搬新家要先驱邪的做法一样,所不同的是,人家是洒圣水,而我们是放鞭炮。

在我国民间,尤其是在农村,直到现在,仍然有这样的习俗。一对夫妇结婚多年不生孩子,这时,会有“懂”的人劝他们领养一个孩子,说不久之后,就会生下自己的孩子。我一直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迷信思想,可没想到,《布鲁克林有棵树》竟然写到在万里之外的美国,也有与此一模一样的认识。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凯蒂的二姐茜茜生了十一个孩子均未成活,后来领养了一个孩子,两年后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此时凯蒂说:“我不知道看了多少回都没有走眼过。一个不育的女人领养个孩子,眼睛一眨,奇迹就来了!只要一两年,她自己肯定就能生,好像上帝终于认识到了她的好意。”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也相当严重,与我们曾经有过的观念高度一致。凯蒂凡事先考虑儿子,其次才考虑女儿。这令女儿弗兰西心中不快。如今的美国早已没有了这种观念,我们也同样早已生男生女都一样了,除了在个别的落后地区。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我的读书朋友吴梅茵先生(《海天遗恨》作者)曾说过这样的话:精神文明的结晶,东西方是相通的,没有差别。读过《布鲁克林有棵树》之后又意外地发现,岂止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是相通的,那些落后、愚昧的观念、认识也是相通的,而且有的方面还惊人地一致,这也许是人性是相通的缘故吧。



相关阅读:

有书不读不为过

《布鲁克林有棵树》说差距(原创首发)

英国人原来不读书(原创首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美国   生下   唯有读书高   万般皆下品   观念   圣水   古训   这一点   游手好闲   东西方   文盲   中国   底层   年前   母亲   思想   人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