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仍未脱离野蛮性

人类仍未脱离野蛮性

文/管剑刚

罗素说:“在每个群体内部,似乎都有相当多的合作,但是对同类的其他所有群体,一发生接触,就总是存有敌意。”其实,不只是人类社会存在这种现象,低等动物也是如此。

人类仍未脱离野蛮性

具有社会性的昆虫蚂蚁是这样。同一个窝里的蚂蚁共同为自己蚁穴的利益合作劳动,发现了相对于其个头来说体积庞大的食物,会招来成百成千的蚂蚁合作进行作业,直到把食物分解搬运完成为止。但是,倘若遭遇了另一个窝里的蚂蚁,敌意立刻弥漫在两个不同窝的蚂蚁群体之间。狮子也是啊,划定了自己的领地范围,其他狮群不得侵犯。

人类仍未脱离野蛮性

罗素说种现象存在于社会性动物群体之间。这里其实不必区分什么社会性不社会性动物了,人类作为有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在自己的群体内合作,对不同的群体敌意更深更强烈。我不会说社会性动物会如此,而要说,人类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没有脱离动物性,尽管在建立起所谓的文明社会以后,依然如此。

人类仍未脱离野蛮性

如今已是高度文明的社会,地球也早已开始以村称之了,但是,不同国家间仍然相互不信任,充满敌意。为了扩大自己的群体,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相互之间合作,对非盟友国家充满敌意。当今的美国,在地球上与多国结盟,结盟国家干坏事不是坏事,未结盟国家干了好事也不是好事。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已如此之高,却比愚昧时代更相互充满敌意,这难道不是未脱离动物野蛮性的表现吗?

人类仍未脱离野蛮性

当然,作为人类,他是有文化的,是早已登录文明界域的高级动物,理应更理性,不同的群体之间理应更能相互理解善意沟通。但是,信奉一神教的群体,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从对称一神教信仰之外的群体为异教徒就可得知,敌意是无时无地不在的。所谓的异,就是完全不相同的意思,从理论上看是这样,从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从历史上的宗教战争看到眼前的世界局势现状,依然如此。

人类仍未脱离野蛮性

人类脱离野蛮性,步入真正的文明的境地,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2019-3-16


相关阅读: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还是得做文人

鲁迅先生说的“看客”已经发生了身份转换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千万别再把作家、学者、教授也给弄成了贬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罗素   野蛮   界域   鲁迅   人类   社会性   美国   敌意   坏事   蚂蚁   群体   高度   食物   动物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