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文/管剑刚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尼采使用了一个“永恒轮回”的说法,国内研究者解说得云山雾罩的,这当然是我对哲学的素养不够,不能怪学者们钻了牛角。不过,有学者说这是尼采借用了佛教的轮回说,所以提出了一个这样的概念。其实,对尼采怎么使用这个概念我没有关注,我说起这个概念是因为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篇这样说:

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接下来,昆德拉开始以“无数次地重复”来解释“永恒轮回”。“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和一位反复轮回、不断来砍法国头颅的罗伯斯庇尔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显然,昆德拉理解的轮回是一个人的生命反复轮回,而且永远在重复前一世的人生经历,其所参与的历史事件也是一次次地重复出现。这样的话,当然就使历史失去了意义,引以为傲的历史壮举当然也很有可能就成了滑稽剧,作为普通人,估计就会觉得生无可恋,死了算啦。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永恒轮回,不管尼采的本意是什么,也不管中国的学者的复杂解释是什么,昆德拉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我只说昆德拉。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无论昆德拉的学养如何广博,思想如何深厚,但缺乏东方文化修养是无可怀疑的。佛教哲学,早已界定了轮回的意义。佛教哲学认为,生命流是不断的,生生世世轮回,在生命证悟成佛之前,也可以说轮回是永恒的,但轮回不是生命的重复,而是因为业力的不同,每一次生命都会是全新的经历,而且是六道轮回,别说下一期生命继续做英雄,能否继续做人都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何来重复一说?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对于佛教哲学的这种认识,有人会说这是不能证实的。是,这需要实证,凭逻辑思维当然不能证实。但昆德拉使用这个概念时说的就是一种想法,不是真的会这样。我之所以说一通这个话题,意思就是想说,倘若昆德拉读过佛教哲学,接触过东方的这种轮回观念,他就不至于这样理解永恒轮回这个想法了。倘若昆德拉的理解是尼采的本意,那尼采也缺乏对佛教哲学的修养。尼采虽然作为哲学家很杰出,但西方人的傲慢会妨碍他们对东方智慧的吸纳。这不奇怪,连国内学西方哲学的一些人,也不一定读过《金刚经》之类的经典著作。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轮回观念之外,昆德拉又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法老的女儿没有抓住水中那只放了小摩西的摇篮,世上就不会有《旧约》,也不会有我们全部的文明了。

缺乏东方文化修养的缺憾

没有《旧约》,没有西方文明是可能的,但不应说会没有“我们全部的文明”,西方文明并不能代表“我们全部的文明”,这在如今已成为常识。可昆德拉却在一部特别受捧的作品里说出了如此违反常识的话,这可能意味着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昆德拉亦未能幸免西方人的傲慢;二、有可能没有机缘接触到中国文化,因而造成了自己学养上的欠缺。我这样说可能会触怒国人中一些膜拜西方文化者,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因为这些人同样也欠缺对中国文化的修养,只凭是中国人生和中国人养大的这一点是不能算数的。



相关阅读:

​还是得做文人

鲁迅先生说的“看客”已经发生了身份转换

从《布鲁克林有棵树》看100年前美国底层人物的观念

千万别再把作家、学者、教授也给弄成了贬义词

论拙于言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摩西   尼采   修养   学养   佛教   米兰   旧约   西方人   缺憾   哲学家   这个概念   学者   观念   想法   哲学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