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以及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进展

临床问题

在美国,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已经广泛开展,美国方面对其临床意义评价如何?

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病因分布如何?这对儿童急性腹泻病的诊疗有何意义?

临床思考

【1】讲座精要: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上面的问题是来自于我观看了下面这段临床研究的成果报告,题目是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诊治意义。

作者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儿童医院(美国儿童医院前十强)。


下面是我对上面英文讲座概要的个人理解:

在美国,许多医院已经从传统的粪便病原体检查过渡到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

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以及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进展

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以及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进展

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效果尚未在儿科中进行评估。在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中,研究对象为2013年至2017年接受大便检查的儿童,共8720例12222次检查。在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引入后,接受大便检查的儿童比例增加了21%,阳性结果的百分比更高(40%比11%),结果回报时间缩短(4小时比31小时),治疗时间缩短(11小时比35小时)。接受细菌和/或寄生病原体治疗的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2天(5.1比3.1),但受益儿童仅占3%。

在美国,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开展后,粪便病原体检查结果的阴性率80%下降至50%,病毒占比由不足1%升至25%,细菌与寄生虫占比由5%升至10%。由此可见,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开展后,发现更多的是病毒,而治疗上仍是支持治疗,所以治疗上改变不大。

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以及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进展

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加快病原诊断、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对于儿童腹泻的临床诊治的意义是有限的。

【2】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病因分布如何?

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病因分布如何?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因为以往看到的资料多半是直接分析其病原体分布,而没有给予一个更为概括性认识。一些研究曾报道,儿童急性腹泻病因占比是感染性腹泻占比85%,非感染性腹泻是15%。但是要注意,本次笔记引入了看上去很生硬的一个疾病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很多关于儿童急性腹泻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医院背景下的,而真实的社区背景可能会与这个有差别。记得曾有一项上海浦东的社区儿童腹泻的就诊率调查,就诊率只有21%,也就是相当比例的患儿是在院外护理自愈。这就造成我们看到的感染病例比重会升高。

通过这个美国研究,我个人觉得,美国调查到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病因至少50%为非感染性因素,25%是病毒感染,10%是细菌/寄生虫感染,余者就是原因不详或病情复杂。这个概要性的认识提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支持性治疗很重要;不要滥用抗生素;粪便病原学检查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就目前而言,就是检查出病毒感染,依旧主要是支持治疗),受益的群体(细菌与寄生虫感染患者)覆盖度很有限。但是,消化道panel快速病原体检测意义不应该完全否认,特别是对于病情复杂的患儿,特别是对于大型儿童医院。

最后,要向美国科罗拉多儿童医院的这位女医生致敬,因为按照常规套路,出现的新技术都应该是大力赞扬,而这位女医生敢于实事求是,全面而且客观评价诊断新技术,而且她谈及的这项研究结果对于我们也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为人民群众节约医疗成本,因此这位美国的女医生在美国践行了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观点。伟大的哲学理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既往笔记

儿童腹泻是否要推荐低剂量补锌?

2021-07-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获得性   病原体   科罗拉多   儿童医院   快速   儿童   感染性   消化道   社区   粪便   寄生虫   美国   病因   细菌   进展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