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夹层小脑梗死静脉溶栓

笔记背景/临床问题

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是什么?常用什么药?如何进行治疗前的患者以及家属的告知?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50岁

患者性别:男

简要病史:

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伴头晕40分钟就诊。

体温36.3℃,呼吸19次/min,脉搏72次/min,血压132/95mmHg;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四肢肌力与肌张力正常,腱反射阳性。右侧偏身痛觉减退,右侧巴彬斯基征可疑阳性,右侧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可疑阳性。NIHSS评分3分。

头CT未见异常,排除出血。

MRI提示右侧小脑急性梗死。

MRA可见局部管腔狭窄。

椎动脉夹层小脑梗死静脉溶栓

临床诊断:

椎动脉夹层所致急性小脑梗死

治疗经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在溶栓过程中,症状(头晕和活动不利)明显改善。

入院后继续完善检查:

增强MRA可见右侧椎动脉V2段动脉瘤及多发局限性狭窄;

HR-MRI示右侧椎动脉C3-C4水平可见"内膜瓣"和"双腔征",考虑椎动脉夹层。

椎动脉夹层小脑梗死静脉溶栓椎动脉夹层小脑梗死静脉溶栓

总胆固醇6.54mmol/L(↑),甘油三脂2.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55mmol/L(↑)。

阿托伐他汀加用依折麦布降脂治疗。

复查CT排除出血,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出院1个月与4个月复查,病变明显消退,目前症状消失,正常随访中。

椎动脉夹层小脑梗死静脉溶栓

相关知识点

1.HR-MRI/MRA影像学检查是了解血管壁结构改变的重要方法,这一点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做不到。

2.对于该患者,静脉溶栓可改善症状,但仍存在一定风险,下图的患者宣教仅供参考(溶栓科室的经典三套图)。

椎动脉夹层小脑梗死静脉溶栓

3.需要预防其血栓形成导致卒中复发,可选择抗凝和抗血小板药。考虑本例患者已形成动脉瘤,抗凝药能直接抑制凝血,增加壁内出血,瘤体增大甚至破裂的风险更高。另一方面,椎动脉血流速度快,夹层内血栓多为白色血栓,含有丰富的血小板,因此予以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有效。而且,本例患者为轻型卒中,本身也应予双抗治疗。

既往笔记

基底动脉闭塞:取栓还是溶栓?

溶栓酶替奈普酶和阿替普酶的效果比较

广泛肺动脉血栓,溶栓还是血栓切除?

抗凝剂在儿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2021-08-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小脑   夹层   静脉   动脉   动脉瘤   肺动脉   血栓   阳性   可疑   狭窄   头晕   不利   血管   症状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