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度过困惑时光的

一直以来生活环境就比较单纯。毕业以后就进的事业单位,刚开始在技术岗位,主要制图写报告。工作的协同性不是那么强,我也是个不太会跟人打交道的人。应该说是害怕跟人打交道,我想没有人真正的不需要跟人打交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为各种原因把自己孤立起来,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为了不被人伤害,就干脆不跟人建立起友情或者爱情。

我是如何度过困惑时光的

刚开始因为人际关系苦恼,那个时候感觉自己被孤立。但很大程度上别人怎么对你,取决于你怎么对别人。你对别人冷淡,别人也不会对你很热情。

小地方的体制内小圈子特别严重,分的特别细。机关的看不上下属单位的,体制内看不上体制外的。特别是本地的看不上外地的,那个时候我还是挺想大家相处融洽的。对于团体活动,基本会参加,可每次参加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没意思。不参加,又怕别人说我不合群,那个时候还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真的觉得活的太迷茫了。

工作半年的时候开始思考,我的一生就这么混着了?混几年成为工程师,再熬资历熬到高级工程师,然后退休?一辈子就成为一颗机构内的小螺丝钉?找个单位上的男生结婚,就这么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好像这就是我当时心目中的现世安稳。那个时候的我,一点野心也没有,应该说是没想过别的可能。身边的人几乎在毕业的时候都进的事业单位。

但即使这么好混的体制内,也有它的规则。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的像是一母同胞,但背地里经常暗潮汹涌,我不太能融入那个圈子。不能融入身边圈子的那种挫败感和不再甘心就这么过一辈子的念头,让我异常痛苦,但我又不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

我是如何度过困惑时光的

身边也没有个能开导的人,导致我开始读书,企图从书中找到答案。而且读书这项活动在我心中的神圣性,让我觉得读书是在力求上进的表现。在那个时候我把读书看成了我的一根救命稻草。现在看来,还真是救命稻草。跟我同年进单位,并且跟我同年的那个姑娘,生生由一个开朗的妹子变成一个负能量传播器。究其原因我想是,不会跟自己相处。我经过多年的自己探索,能够自在的独处。

有一天我买了一本书叫《30岁前的每一天》,提到财务自由,和梦想日记。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汇,一下子燃起了对人生的激情,开始研究理财投资。刚开始是一点理财的概念也没有,也因为没什么钱,总认为理财是有钱人才需要的事,没财可理的人不需要理财的。开始上雪球网找了很多,大v的文章来看。从基础的什么是基金,基金的分类,购置基金的费用,渠道慢慢看网上的帖子学习。还报了课程,学习股票估值。

阅读让我接触了理财,理财把我从痛苦的迷茫中拯救出来。人的脑子只要是空闲的时候,就容易想东想西,想得太多容易把自己绕在一种思维里出不来。

那个时候一有空就研究年报,找一家上市公司的5—10年年报的数据,看看别人是怎么分析年报的。试着开股票账户,用真金白银去市场试炼。因为研究理财又要不断的读书,刚开始读的是理财方面的书,后面阅读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思路也来越广,现在每天都有读不完的书。

当我不把心思放着那些无所谓的交际上的时候,被孤立就不是痛苦了。现在呢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冷眼旁观着。以局外人的视角看待曾经的圈子,真是个不一样的体验。能够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客观的理解所有人的所作所为。我曾经厌恶的人们,只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我没有什么资格厌恶他们,对于抢我功劳的人也无所谓了。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我这两年做的最有价值的事。看自己的书,慢慢的写些读书笔记和书评。发现喜欢上了写作。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写着写着就发泄了情绪。有的时候还把情绪的来源理清楚了。也因为读书接触到,很多阅读、写作、运动积极向上的人,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时常觉得一个人在一个时期,会接触到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也许我不够勇敢,也不够励志,为人也很懒散。在面对人生困惑的时候,会有迟疑、会有逃避,好的也好坏的也好那都是我。我必须学着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并且去改善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我是如何度过困惑时光的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我们谈到还是要寻找自己喜欢的事并把它当成事业。否则一直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人生何其痛苦。我深表赞同,以前听着别人讲这种话,我肯定会认为那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一定是他自己有了经济基础,才能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做喜欢的事和赚钱为什么要有冲突呢。人们为什么不可以做着喜欢的事,去赚钱。或者让自己喜欢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呢。

有的人说,你不喜欢那是因为做不好,你做的好才会喜欢。这其实并不矛盾,喜欢才心甘情愿的去花时间,才能够做好。做好,能够获得成就感才会喜欢。

最近我总在想我到底喜欢做什么?我目前的目标是什么?以前“目标”对我来说仅仅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词语。尽管我有一段时间的目标是考证,然后我就看书考了二级建造师证书。考完一个证,再想考另外一个证。最近我在想,为什么我沉迷于考证?

我的答案是,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够做什么。准确地的说是,我不知道我最想做的是什么,我愿意为了做什么去付出时间、精力、金钱。也怕受挫,怕什么都没做成被身边的人嘲笑,而拒绝去想自己最想做什么。归根到底还是太在乎外界的评价,但是外界对我的印象是我想展示给他们看的,是经过滤镜过滤的。我心底到底渴望什么样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事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我们大可不必对别人的生活复制粘贴,且为不能复制粘贴而苦恼。

我还希望我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事情。一张证书能够我执业几年,但多少年以后这个工种又会面临消失呢?实际上我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磨砺自己的技能和心性。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终点,没有一劳永逸这回事。

考证这个事情其背后的思维逻辑,依然是我毕业选择体制内工作一样的“稳定”。但现实就是,唯一不变的唯有变化本身。当然考证现阶段能够提高我一部分的收入,但增加的有限。

我近一步想,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我怎么才能够实现?

我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似乎又陷入了新的困惑。人生的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的困惑。我有时会想,要是我刚毕业的时候就想这些,会不会我的人生会完全不一样。但转念一想,沉溺于悔不当初没有任何意义,眼下的立即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想法不一样才是正常,现在的我也正是以前的我所有时期的经历和经验的积累。

人的一生都离不了痛苦,痛苦和幸福就像一对连体婴儿,谁也离不了谁。没有痛苦的衬托,怎么会有幸福的感觉。没有幸福感又怎么会有痛苦可言。幸福和痛苦都是一种感觉,感觉都是稍纵即逝的。

我每次感觉到困惑,就是这么阅读、思考慢慢的自己走出来。很庆幸我没有走过极端的路,若是在人生的路上有个领路人会轻松一些,但无论如何人生的路都要自己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困惑   局外人   孤立   体制   说是   痛苦   事情   时光   圈子   身边   目标   感觉   基金   人生   喜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