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01 “做你爱做的事”是个糟糕的建议

这几年总有一些声音说,去做你热爱的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并没有说,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很多的人总觉得自己目前做的工作,不是合适自己的。总存在着一种幻想,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能获得工作上的成功。导致很多人身处A行业,却好想去B行业工作。更导致很多人跳槽,跳来跳去年纪30+,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算了,还没有一点职场资本的积累。

这么想的人是掉进了激情假设的陷阱。卡尔·纽波特在《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中提出激情假设的概念。

“激情假设认为,要获得职业幸福,关键是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激情所在,然后找到一份与这种激情相匹配的职业。”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封面

卡尔·纽波特认为,激情假设存在误区。激情假设认为事先存在一个合适的职业等着与你匹配。但是事实是,你不深入了解一项工作,你就无法真正去热爱一项工作。例如乔布斯在创立苹果之前,热爱的是禅修,还跑到印度去禅修。开始从事电子业务只是想赚点快钱,一点也不热爱电子产品。但是随着订单的增加,赚钱更多,他开始在这件事上找到成就感,才逐渐热爱上这个项目,才把电子都做事业来做。激情假设把激情和精通之间的顺序搞反了,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

激情假设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幻想上,是建立在不了解之上的,这样的激情只能维持三分钟。在不了解一个职业之前,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各中艰辛只有内行人才知道。例如你羡慕美食主播,你觉得TA只不过是吃吃喝喝就把钱赚了。可是你试试美食当前,你只能吃一小口,然后抬起头解释半天,可能还要NG很多次,美食都凉了,才能拍出来一条美美的视频。可能为了保持身材,吃了以后得疯狂运动才能减掉一些卡路里,为了不掉粉还得整天琢磨,该拍些什么用户才会喜欢,吃饭睡觉都在想,想到失眠。任何的行业,任何的工作都有苦有乐,光靠热爱很难撑过去。困难是靠行动撑过去的。正所谓“干一行,怨一行啊”。

沉浸在激情假设里,可能永远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合适的工作不是找出来的,是干出来。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02 工匠思维才能产生真正的激情

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艾米·瑞斯奈斯基(Amy Wrzesniewski)在《人格研究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工作的文章。瑞斯奈斯基发现人们对工作大致有三种看法:工作,是谋生的手段;职业,使工作渐入佳境的手段;天职,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她观察了一组职位相同、职责也几乎相同的大学行政助理,她发现将自己的岗位看成是工作、职业、或天职的人数均等。决定将其工作看成是天职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年数。也就是说,越有经验的助理越容易爱上自己的工作

瑞斯奈斯基得出结论,“最快乐,最有激情的员工不是那些将激情化为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做的够久而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的人。”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里提出工匠思维是积累职场资本的关键所在。所谓工匠思维就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带来的价值。”并表示这对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工匠思维让我们停止一直思考工作是不是合适,而是要埋头努力,像一个手艺人雕琢自己的作品那样去雕琢自己的技能,让自己优秀起来。没有人欠你一份合适的工作,你得自己打造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且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03 工匠思维是如何成事的

是什么成就了一份伟大的事业?卡尔·纽波特在《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里说,是:创造力、影响力、自主力这些宝贵的特质。

但是许多工作并没有赋予员工创造力、影响力和自主力。特别是基础岗位上的人,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更有可能听到的是”去打印一份文件“,而不是”去改变世界“。

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获得某些既稀缺又宝贵的东西,就要提供同样稀缺而又宝贵的东西作为交换。”

比如乔布斯他们创造了对世界很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他的事业被注入创造力、影响力和自主力。

美国喜剧演员、编剧史蒂夫·马丁在采访的时候,提到成功没有什么捷径,他大概花10年才形成自己的表演体系,但是当表演体系成型,他便获得巨大的成功。

要让你的事业有创造力、影响力、自主力,首先要有职场资本。当你没有职场资本的时候,你提什么要求都没人理你,只有你对老板有价值,你提的要求才可能被答应。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积累职场资本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包括三点,走到舒适区外+即时反馈+反复练习。我们都知道刻意练习对技能养成非常有用。但是职场该如何刻意练习呢?《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里提出职场刻意练习5步骤:

1)判断自己身处哪一种职场资本市场

赢者通吃型or拍卖型

赢者通吃型市场里,只有一种职场资本可以获得,但是会有很多的人在这个市场里争夺机会。像编剧、作家就是属于这一类,资本就是写作能力,写出能够吸引用户的作品。无论是剧本还是文章、书籍,营销的再好,最后都要写的东西对读者有用才行,否则怎么营销都会差评如潮,后面的销量也难以保证。这种领域,需要首先积累最重要的资本。

拍卖型市场的结构比较松散,这种市场里可以有不同类型的职场资本,例如管理层,有人领导力出众,有人创新能力出众,有人某领域的专业技能出众,都可以从中脱引而出。在这种领域里需要广泛积累技能。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2)识别出自己的资本类型

在赢家通吃的市场里,最重要的那一项能力相对比较好找。

在拍卖型市场里,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反而不好找。可以试探性的寻找”窗口“,即那些已经向你敞开的积累资本的机会。

例如行政工作,人际沟通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规划能力都需要。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行政助理,跟的上司特别擅长谈判,就可以跟着TA先积累谈判的能力。在处理日常事务中积累临场应变能力和规划力,又从别的可以接触到的地方积累人际沟通能力。总之就是从自己可接触的范围内积累资本。

确定你积累的资本是对市场有用的。

3)定义”优秀“,确定目标

一旦确定自己要培养的具体技能,就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策略来指导自己。

刻意练习首先需要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对于一位籍籍无名的自媒体写作者来说,最开始的目标也许是,写出10W+的文章。写了发出去,寻求反馈。对于自媒体文章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反馈体系:从阅读量,完整阅读率、转发率、这几个维度寻求反馈。

阅读量不好,一般是标题和内容决定。阅读完整率,反应的一般是文章流畅度,文章是否结构流畅清晰、逻辑自洽、通俗易懂。转发率,文章是否戳到读者的痛点,说出读者想说的话,读者会想转给别人看。

下次再写的时候,就注意这些问题,看看别人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看别人的文章或者书籍,寻找写作的方法和素材。不断反复试错,总有一天会找到合适的套路。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4)走出舒适区

我们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刚开始会不适应,一旦学会了就容易一直做自己擅长的。但是刻意练习要求我们,不断突破舒适区,因为这样才会获得进步。

刻意练习的一个重要点是,接受真诚的反馈。真诚的反馈让我们知道,应该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哪里。然而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已经完成的东西是优秀的,这可能需要你去”摧毁“你以前认为优秀的东西。

5)有耐性

有耐性的意思就是,获得职场资本需要时间。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时间。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中指出,伟大的成就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积累如此大量的练习。具体的数据普遍被认为是坚持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所以技能越早积累越好,这是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靠激情根本难以为继。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说在一个领域坚持的越久就越能积累资本。鸡汤为什么没用,因为鸡汤只说“你要坚持做一件事,你就能成功。”可是没告诉你,坚持的背后是持续性地学习,不是机械的练习。

当然这个过程也并不是非得要积累到达到精通才起作用的。就像《管道的故事》里建立管道的人,在管道建立一半的时候一方面建立好的管道开始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另外一半的管道。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

罗曼·罗兰说的”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什么都不做就以为合适的工作会从天而降,那是不可能的,不如从现在开始自己动手去打造一份合适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卡尔   波特   工作   工匠   合适   反馈   资本   技能   正确   东西   能力   优秀   激情   职业   文章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