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生活中我们常常设立很多目标,新年目标,年终总结,年中总结。我最怕写总结了,怕回忆过去的表现,让自己清楚地看到,自己没有长进。怕总结的时候,就是打脸时刻。更不愿意去总结,为什么没有完成任务,因为总结是很累人的一件事。

欧文·瑟维斯和罗里·加拉维尔博士的《小逻辑:让选择变得更简单》从目标的制定到完成提供了:设定目标——定制计划——承诺机制——奖励机制——分享机制——反馈机制——连接纽带,7个可操作的工具搭建成解决问题的行为脚手架。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从这个流程可以看出,努力在行动之前就开始了。这些工具让行动和梦想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增加人们行动的可能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自我成长。

欧文·瑟维斯英国行为观察小组常务董事,谢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曾担任过总理战略部门副主任。

罗里·加拉维尔博士,亚太地区行为观察小组的常务董事,曾在内阁战略的战略部门和教育部门工作过。

本书是英国政府的行为观察小组的经验之谈。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图书封面

1 设定正确的目标

我们经常设定目标,但是经常没有完成。我们总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自律,所以难以完成。如果你以为能够完成目标的人全靠苦行曾似的自律来完成目标,那么你真的把他们当圣人了。谁都希望下班后能够葛优躺,看看电视节目,玩玩游戏来舒缓一天的疲惫。但是要获得更充实的生活我们就不得不做一些不是那么舒适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设置像健身,学习这样的目标。而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完成目标也许是因为目标本身就让我们排斥或者不够合理。

比如要减肥,你可能并不知道“减”具体要做什么,它无法让你联想到具体的行动和行动会产生什么结果。

正确的目标应该:清晰具体,有量化的评价标准和最后期限。

把要减肥,改成一个月之内减重10公斤。这样清晰的衡量标准,能够让我们看见目标的进展,运动了一天直接上称就可以看到你重了几斤,轻了几斤,能清晰地看见是离目标有多远。时间的限制能够增加完成目标的紧迫感。

其实最难的不是设定目标,而是行动。我们大多数人缺乏的不是改变的意愿和勇气,而是不知道怎么开始改变。

我们要会拆分目标,把一个大目标拆分成一系列可执行的小行动。比如你要参加一项考试,还剩最后30天,你要定制一个复习计划。你决定这个月里刷10套真题,分下去3天完成一套真题,从做题,对答案,修改到重点复习错题。3天完成一套题这样的目标并不难,进度条的推进也清晰可见。已经完成的进度可以增强人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给目标的完成注入动力。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2、制定行动计划

如果说大目标是指南针,用来纠正方向,那么行动计划就是路牌,指示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走。

好的行动计划要:可操作性强,简单透明,让人特别容易知道过线了。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减少我们识别越界的思维所需的带宽。

我以前特别喜欢刷剧,其实也不是喜欢,可能是习惯。因为我并不觉得电视剧好看,可是我宁愿看满是槽点的电视剧,也不去干点别的。我决定做出改变,我定了个目标,一天刷剧时间不超过2小时。我还设置倒计时,结果就是闹铃响了以后,随手关掉就是了,毫无效果。

我是用iPad看,后面我就不去想不要刷剧,而是直接阻止自己不做“打开iPad”这个动作。iPad只用来看剧,要查资料就用电脑,并且把iPad从床头柜上移开,放在书架上,增加使用iPad的麻烦。

“打开iPad”就是我设置的明亮线条。一旦我打开了,就知道要注意了,越线了。直接定闹钟这条线不是不够明显,而是让已经在看剧的人,说关掉就关掉视频APP,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强大的自制力。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3、运用4种心理机制使目标的完成更简单

· 承诺机制

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有两个自我需要平衡:“当下自我”和“未来自我”。我们会出现现实偏差,即“比起明天的巨大收获,我们更喜欢今天的奖励。”

“当下自我”对“未来自我”许下承诺,会约束“当下自我”,使得我们自己走在一条良性的道路上,以便实现“未来自我”。

为了增加承诺的约束力,我们可以公开承诺,并制定一名值得信赖的人作为裁判。

公之于众的承诺可以强化决心,因为我们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我们都希望我们在别人眼里是说到做到的人。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 奖励机制

人们普遍有“损失厌恶”心理,同样的东西,相比于得到,人们更厌恶失去。

例如丢掉100块钱的痛苦感就要比捡到100块钱的幸福感要强烈。这种心理叫做“禀赋效应”,即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所有用的东西的价值。

在工作当中我们也更愿意做有价值的工作,因为那会让我们获得一些奖励,或者是金钱,或者是自我提升。

奖励机制运用的就是禀赋效应,例如完成某项认为就奖励自己一次去一次很久就想去的地方旅行。利用完成任务,让自己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与人约定,你没有完成任务你就要给他一定数量的钱。让你意识到,没到达到目标,就要面临失去。

奖励机制要注意的就是,奖品一定要是对你有吸引力的,否则就没有用。对于一些本来就有驱动力的人来说,一般奖励就没有用。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 分享机制

分享会增加你获得别人帮助的机会,也会让你有更多的计划去帮助别人。研究显示,适当的利他行为会提升人的价值感,还可以扩展社交圈。

社会学家韦恩·贝克和他的妻子谢尔丽开发了一个叫做“互惠环”的活动来帮助人们运用社交网络在助推自我目标的完成。

A分享他的梦想是经营一家游乐园,结果在互惠环中有个他的同学B刚好跟这个公园的CEO有联系。并设法让A和CEO取得联系。如果A不分享出来,很可能就错过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在这段关系中B充当了A和CEO之间的结构洞。

关于人际结构洞构建的人际优势《能力陷阱》中有个公式:人际优势=广泛性+连接性+动态性。

分享可以增加社交圈,跟不同的社区分享自己的目标增加了社交圈的广泛性;与人谈你的目标,增强连接性;根据目标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增加动态性。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 反馈机制

反馈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以及与终极目标之间的差距。及时总结每个小步骤中的反馈,对于整个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 例如把代办清单中已完成项目打√,我们能很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进度,可以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我们读书的时候考试就是对于我们一段时期内学习的反馈。万维刚在《万维刚精英日课》中提到过一个公式:喜欢=85%的熟悉+15%的意外。保持温习85%知道的内容,学习15%的新东西的搭配是学习效率最高的。要保持这个动态平衡,就需要及时地反馈,才能重新安排最佳学习内容。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4、找纽带将这些工具连接起来成功完成目标

追求目标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我们需要把上述各种工具组合成一个行为脚手架。

· 刻意练习

我们普遍认同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刻意练习是一个过程,从确定一个适当的,有拓展性的目标开始,需要经历一番过程才能实现目标。这个过程种的每个节点,需要我们很专注地去完成。

· 敢于试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势必会经历挫折和错误。重点不是不出错,而在于是否能够从错误中成长。坦然承认自己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能够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挫折。学习新的东西不能玻璃心。

不论成败,论成长。做一件事情失败了,不代表你就是个失败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会为自己没有做成一件事,而否定自己。事实上学习新的东西,失败才是常态。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失败,才发明了灯泡呢。如果一次尝试失败了,就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停止尝试的步伐,才真的会成为失败者。

掌握这7个科学自律的方法,轻松完成目标无压力

就像《小逻辑》里说的:“经过试错和学习,希望你最终能够获得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允许你没能第一次就把它弄明白,或者每一次都能把它弄明白……它会使你更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因为你已经辨别出那些做法不行……而在此过程中,你无疑也会识别那些对你来说最有效的东西,那些真正可行的做法。”

· 留出时间复盘和庆祝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发现:最糟糕或者最快乐的时候和结束时的感受,支配着我们对经历的判断。心理学上叫做“峰终定律”

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法定格住实现目标时的那种成就感。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办庆功宴,记录下这些高光时刻。通过回顾过去的成就,增加对未来的信心。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思考的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无需通过思考就能快速做出判断;慢系统,需要经过复杂的运算才能做出判断。 《小逻辑》旨在帮我们建立一个完成目标的系统框架并通过刻意练习将复杂的目标完成系统从慢思考的过道上,转换到快思考的轨道上,节省认知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丹尼尔   常务董事   目标   禀赋   广泛性   社交圈   反馈   机制   压力   自我   过程   东西   轻松   未来   科学   工具   方法   喜欢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