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水平勤奋,你只需认识到这4点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知识焦虑”。通常我们摆脱知识焦虑的方法是,打卡,参加各种打卡社群、报很多的课程。营造一种"我很努力,我很勤奋的错觉",但是生活依旧没有一点变化。最后套用一句“知道了很多道理,仍旧过不好一生”了事。这根本不是在学知识,而是在记录信息。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里说: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我们在得到一个信息以后,根据这个信息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产生新的结果,这样信息才能成为知识。

告别低水平勤奋,你只需认识到这4点

一、知识管理

济群法师在《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一书中说过:

“人类认识世界的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来自经验,因为经验是有限的,由此而来的认识也必定是有限的。”

因为我们认识世界的程度有限,所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扩展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成就自己。

我们学习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我们知道的越多,参照对象也就越多,认识的世界也越全面。经验的积累过程包括,对自己经历的反思,看书得到,跟人聊天得来的。

前几天一个新认识的小伙伴跟我打招呼的时候问我,你玩王者吗?

我说,我不玩游戏。

他继续说,那你就看韩剧吗?

我说,不看啊。

他特别惊讶的说,那你靠什么打发时间呢?我还以为女生都看韩剧呢!

我说,看书。

那位小伙伴自己下班后靠玩游戏打法时间,就认为别的许多人也会靠游戏打发时间。女生都看韩剧的结论,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也肯定不会是他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推测出来的。

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不总是正确的。因为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光积累经验,远远不够。

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参照对象以后,会逐渐发现一些本质的东西。例如最近看了三四本关于沟通的书,其中提到的许多沟通技巧是共通的。这个时候去看关于沟通类的书,就会看的比之前要快,因为有许多东西已经知道,理解起来就更容易。这就是为什么,读书多的人阅读速度比读书少的人阅读速度要快。

通过知识的积累,对一个方面的知识建立了一个大致框架,接下来就是巩固这个框架和往框架里码东西。我们在管理物品的时候,如果不用盒子或者架子就特别容易乱,不好管理。知识的管理也是一样的。

光是知道很多的东西还是不够的,毕竟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庄子就说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

我们的生命有限,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把知识学尽的。但我们可以把一门知识学精。在这个分工精细的时代,我们需要有自己精通的领域。

我们现在特别喜欢说“风口”这个词,因为“风口”可以让人也随着风被吹上天。所以有不少人为了赶上“风口”,什么时兴就做什么,往往“风口”没等来,倒是成为接盘侠。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风口”不是追来的,而是等来的。

因为现在“风口”转换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在我们平常人还没意识到时已经来临,等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离我们远去。我们普通人根本就望尘莫及。

我们可以做的是深耕一个领域,静待自己的风口到来。当然不能是那种快要淘汰的夕阳产业,否则永远也等不来风口。

告别低水平勤奋,你只需认识到这4点

二、临界知识

知识和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好好学习》一书里有个概念叫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具有两个特点:

就像水在正常大气压下,沸点是100℃,那么在常温下只有到达100℃这个临界温度,水才会沸腾。水在正常大气压下,沸点是100摄氏度这个知识就是临界知识。

我们要学习就学习这种临界知识。临界知识是我们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所在。而主观性的信息,是我们开阔眼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的窗口。

告别低水平勤奋,你只需认识到这4点

三、学习临界知识

我们学习新的东西都要先从观念上认同,否则永远也学不好。

学习临界知识首先要具备两种心态:

1、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也叫成长型思维,带着开放的心态,允许不同的观点,并且首先思考其对自我的好处是什么?

红灯思维是,只能接受与自己一样的观点。对不一样的观点,采取回避甚至敌对的态度。

我们常常叫那种,别人说什么都要反驳别人,并且只觉得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人是杠精。杠精就是典型的红灯思维。

绿灯思维是接受不同,并且从中学到东西。那么我们如何建立“绿灯思维”?

建立绿灯思维,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个人的局限性。一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你知道的事也许是错的也说不定。其次不要过于相信经验,经验是在过去的世界里总结的。世界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旧的经验在新的规则里也许不适用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持有成长型心态,相信,没有什么是成不变的,毕竟这个世界都在变。

2、以慢为快

现在特别流行统计一年读了多少本书,有的人一年读了200+本的书。沉迷于刷新这个数字,生活却没有什么改变,美其名曰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也许这种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但是绝对消除不了焦虑。因为没有针对焦虑的原因做出努力。以学习为目的,让书替我们思考,还不如不读呢。

学习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总是习惯性的立刻是解决那个问题。结果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来另一个问题。因为只是解决了表面的问题,没有解决本质的问题。就像暗疮,需要把深处的脓都挤出来,才会好。

遇到一个问题不是着急去解决,而是要去发现真正的问题,再去寻找解决方案。确保解决的是真正的问题。

曾国藩带兵有个特别有名的战略,结硬帐、打呆仗。曾国藩就是靠这个战略带领着湘军,打败太平天国的。就是走到一个地方就准备结结实实的打持久仗,及其需要耐心。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耐心是很稀缺的品质。

稀缺的耐心也要用对地方才有价值。在重要问题上,花最大的耐心。 无处不在的二八法则,我们人生中80%的成就取决去20%的付出。在那20%的重要事情上分配我们有限的资源,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成功。

告别低水平勤奋,你只需认识到这4点

四、运用临界知识

1、对基本核心知识画小圈

假如我们想学习关于职场的知识,锻炼自己职场能力。但是“职场知识”“职场能力”范围都太大了,让人无从下手。

我们可以把职场能力分为:沟通能力、提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接着就可以一个一个去学习。

对基本核心知识画小圈就是把某种宽泛的能力,分解成可以入手学习的具体能力。

2、将基本知识组成能力

就像学舞蹈,我们在学习一支舞的时候,总要先练习分解动作,把分解动作做准确了再连起来就成一只舞了。放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

假设我们要学习运营,首先要去弄明白运营这个概念。在这个概念上会对如何运营有个基本的判断,然后再去学习方法和技巧。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比直接做重要。

3、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框架

例如想学习理财知识,可以把复利、盈利收益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这些组成一个认知框架,分析财务报表中的这些项目,判断一家公司是赚钱还是亏钱。

学会学习就是了解事物的底层逻辑,学习一种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的解决一个系列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陷入低水平的勤奋,沉迷于收集信息。

沉迷于收集信息,不如高效运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风口   这个世界   临界   绿灯   焦虑   认知   勤奋   框架   耐心   思维   能力   东西   经验   知识   世界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