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交的本质,拒绝做“低头族”

社交,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

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扩充自己。

以上是360百科对于社交一词的解释。

我们在社会上通过不断的和他人进行信息沟通,丰富自己、发展自己。社交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处在第三层。是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活,有稳定的保障以后的需求,可以说是精神层面的基本需求。

认识社交的本质,拒绝做“低头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1、低头族出现的原因

由面对面的社交,转变成网络社交。而网络让我们可以和天南地北,国内外的人进行社交活动。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似乎更愿意隔着屏幕交流。

朋友圈可以满足人们展示的心理需求,于是乎我们在发朋友圈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案都需要仔细琢磨。并且沉迷于看评论和点赞。

我的一个朋友,每当我跟他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他就拿起手机跟别人聊天。而当他在跟别人吃饭的时候,又拿起手机来跟我聊天。我有一次问他,为什么对眼前的人心不在焉,而要对着手机。等眼前的人变成网络另一端的人以后,又像复活了一样侃侃而谈。他说有的话当面说不出来。

很多人宁愿沉迷于网络社交,沉迷于刷各种小视频也不愿意多跟身边的人多交流交流。

网络游戏、各种娱乐产品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一部手机只要连上网,有多少时间都能够打发掉。让我们忽略了身边的人。

碎片的时间让我们的思考也变成了碎片思考。从一个念头转到另一个念头,我称为碎片思考。而我们平常的工作需要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说,我们在做认知要求度高的工作的时候,需要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就是需要深度思考。

认识社交的本质,拒绝做“低头族”

互联网将我们的世界变小,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取得联系。互联网也将我们的世界变小。网络社交也将同样价值观的人圈在一起,把不同价值观的人隔开。手机已经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我们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分给身边的亲人和爱人。也让我们忘记怎么思考。

于是我们变成了低头族,沉迷于互联网为我们营造出来的一个小世界。我们拼命于了解这个世界的信息,却忘了去了解我们身边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

兰迪·扎克伯格(马克·扎克伯格的亲姐姐)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社交的本质》这本书中提醒我们:

“我们要在网络和现实中取得平衡,在与全世界数百万人建立联系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爱的人就站着我们身边。”

我特别认同《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社交的本质》这本书里说的,科技只是一个工具,并且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只有好好的利用工具,不沉迷、不排斥。

认识社交的本质,拒绝做“低头族”

2、低头族的危害

低头族,(英文名:Phubbing单词由澳大利亚麦肯和Macquarie大辞典联手精心杜撰而来,形容那些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面前的亲友的“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分难解。

以上这段是360百科对低头族的解释。低头看手机可能带来生命危险,更是关系的杀手。

社会新闻版面一搜就能够搜到大把的,低头玩手机让自己送命的,让别人送命的新闻。 这些年,低头玩手机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

2012年4月,江苏常州两名青年走到斑马线中间时,绿灯变为红灯,但他们仍低头盯着屏幕径直向前。此时,一辆小轿车正常驶来,一下子把两人撞飞。

2015年5月,广东中山一女子边走路边看手机。当她横过马路时,出现在其右边的一辆白色货车将其撞倒在地,随即又被迎面而来的一辆车辗压过去。

2015年4月,贵州都匀一越野车司机开车看手机,将一名过马路的环卫工当场撞死

科技给我们带来便捷,但也同样带来新的麻烦,生活中的“低头族”人群基数也逐年扩大。

和朋友们聚餐,总有的人时不时就要看一下手机。大家在聊天的时候,也时不时看手机。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被网络占据了,就无法再分给亲人、爱人甚至是自己。有的人宁愿抱着手机也不跟身边的爱人交谈。手机甚至成为很多人婚姻中的困扰。伴侣沉迷于手机网络、父母沉迷于手机网络、孩子沉迷于手机网络。

低头玩电子产品还是导致视力降低。甚至有些人熬夜玩手机,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

网络已经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认识社交的本质,拒绝做“低头族”

某一天的手机屏幕使用情况

某一天我看到自己屏幕的使用情况,娱乐2小时20分钟,社交1小时40分钟加起来就是4小时。一天24小时,按照上班8小时,睡眠8小时算,剩下的8小时除去,做饭吃饭做家务之类的日常事务,其他时间几乎都是粘在手机上了。我才意识到我有多么依赖手机,多么忽略了身旁的人。

3、如何平衡网络、工作和生活

我们说到平衡的时候,想到的总是兼顾,想到的是如何付出一点点就什么都能得到。平衡其实是权衡后的选择。我们的生活每天都要面临无数的权衡和选择。

兰迪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社交的本质》中说到:

“谁要是期待能够不付出任何代价地兼顾家庭、工作和个人生活,最后都会非常失望。”

卡尔纽波特在接受《纽约时报》“聪明生活”专栏的采访时说,他从来没用过社交媒体。他说,虽然这让他错过了各种即时信息,但他确信这对自己的专业输出和个人满意度很有帮助。

不用社交媒体也是一个选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么做。但我们确实应该控制手机的使用频率,把注意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认识社交的本质,拒绝做“低头族”

兰迪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在工作、睡眠、生活、家庭、朋友,健身之间任选三个。

我们每天好像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力我们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所以选择重要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在工作日我们必须选择工作,但我们还有下班后的时间。因为下班后时间没人付我们钱,所以很容易被我们忽略。

下班后可以选择和家人一起吃顿饭和孩子一起看书,给孩子讲故事。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是选择自己玩手机都需要我们去做出选择。

我们每天拿着手机,匆忙的浏览各种信息,或者干脆就是不停的无意识的解锁手机屏幕。科技是人类发明用来帮助人们的工具,现在人们却被工具奴役着。

要摆脱工具的奴役,首先要意识到科技是工具,我们尽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合理地使用工具。其次我们要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重要的,只选择重要的。沉迷于在社交网络里等着别人点赞,评论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多把珍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身上,让自己和爱的人更加幸福才是社交的本质。

爱的人需要真心的陪伴,而不是隔着屏幕的关心和问候。沉迷于网络的世界里,对我们毫无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社交   班后   商业秘密   本质   精力   屏幕   身边   需求   小时   时间   工具   工作   手机   科技   信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