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体验,有些说早教内容越少越好。该听谁的?2-3岁幼儿认知

早期体验,有些说早教内容越少越好。该听谁的?2-3岁幼儿认知

因为早期成长的不可逆,加上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之快、之精细,爸爸妈妈充满了焦虑,早教机构充满了“热情”。大家都想给幼儿最好的早期教育。于是,早教越来越早、越来越多,成为了一种现实。我用“现实”二字,是因为不情愿使用“趋势”这个词。


早教课堂

早期体验,有些说早教内容越少越好。该听谁的?2-3岁幼儿认知

关键词:

早期经验 成人监护 过滤与保护

适龄性 安全感


早 是幼儿越来越早地接触到各种信息

清明节期间,各种大小v都在和幼儿们讲述着生死;疫情下出现的各种绘本,也是从病毒的样子到蝙蝠到时难和幼儿们沟通了个遍。媒体作者一定需要敏锐于生活。然而是不是各种生活里的信息,都需要暴露在幼儿面前?这是我们可以思考的。当我看到早幼教工作者绘制着疫情绘本给幼儿时,很想和我的同事们说,“多描绘一些口罩阻挡了病菌、流水洗手冲走了病毒、画里的人都健康安全的画面比重,而并不是病毒和蝙蝠多么的面目狰狞、街道和商业如何的空无一人。”如果幼儿在家通过电子媒介,比如观看电视或者刷家长的手机,接收到的焦虑和恐惧,已经够多了。专业的老师的引导,反而需要在呵护幼儿情绪和培养卫生习惯以及表达安心、信心、安全感的角度去工作。


多 是结构化的早教课程品类越来越多

对于家长,这看着就是好事,可以给孩子很多的体系化的早期教育活动。然而是不是幼儿真的需要那么多,从运动、探索类的课程,再到音乐、艺术表达类的课程、再到各种更加具有科目性的早期教育课程,比如人文地理性质类的、数理逻辑训练类的课程?

这里就牵扯出来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早期给到孩子多的早期经验。需要加上一个定语,给予孩子健康的、积极的早期经验,而不是给予孩子压力性的早期经验。在幼儿处于快乐、饶有兴趣的探索或者玩耍、游戏中时,脑细胞释放的多巴胺作为介质将信息在脑细胞之间传递,促进神经元连接、成长得更粗壮的过程。而处于压力时,皮质醇的分泌,对大脑中的情感中枢和记忆中枢都面临着影响。


早期体验,有些说早教内容越少越好。该听谁的?2-3岁幼儿认知

我们希望幼儿最具可塑性的大脑发展的健康和茁壮,看来要多多排解幼儿面临的压力。

• 过度的成人主导的活动中存在强控制型的家长;

• 贫困、暴力的家庭环境;

• 精神上的暴力,对幼儿的持续否定、威胁、批判;

• 每日生活中过度的感官刺激,让幼儿高度亢奋后又容易烦躁、发怒;

• 缺少足够的自主运动、玩耍的机会去代谢生活中所有的感官刺激和情绪上的压力。

这样看,其实想要给到幼儿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并不在于要给孩子多少的课程、活动上的输入和刺激。而在于:

• 成人监护幼儿的操作和活动,需要时回应、帮助,不需要时让幼儿自己操作;

• 保证家庭生活的正常、有爱;

• 示范给孩子“可以怎么做”来取代“不可以!不对!不行!”的说教;

• 控制每天的电子时间,无论是电视机、手机、音响还是电子早教玩具,多让幼儿在安静和自然中操作游戏材料;

• 对于2—-3岁的幼儿,保证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主导的体能活动时间和散步时间。比如出门散步、丢球、挖沙、在家里用枕头搭建一个山坡去翻越等活动。


早期体验,有些说早教内容越少越好。该听谁的?2-3岁幼儿认知

看到这里,也许您会很好奇,我本人对于给孩子更多早期经验更好,还是更少早期经验更好。我告诉您我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来供您参考:

1 更多的时间做更适龄的事情!

孩子还有未来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个人更希望早期的经验,幼儿拥有的是更多的身体运动活动、更多的歌唱、更多的涂鸦、更多的生活物品的使用练习;

2 合理安排时间简单的学习!

每天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学习,比如用橙色和黄色的颜料,在各种瓶子、石头、塑料碗上,去表达出哈密瓜、南瓜、橘子、橙子、柠檬等等这个黄色色系的水果后,再一起唱一首水果歌。但不要超过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长;带着2—-3岁孩子进行的“学习”,如果一次30分钟,一早上一次,下午一次即可。


早期体验,有些说早教内容越少越好。该听谁的?2-3岁幼儿认知

3 不要浮于表面的知识灌输!

很多问题,如果孩子不主动好奇,不用主动带给孩子,比如“热带雨林里濒危的兰花品种”。很多指向让孩子看起来很聪明的课程、其实和孩子目前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只算是信息,不能成为学习,更不能成为生命智慧。反而,孩子和您亲手在家里栽培的蒜瓣如何生根、如何抽芽、如何长高,才是我更推荐给您的。

4 把控知识传递的正确价值观念!

带给孩子的信息,落点也要落在“你很安全、我很爱你、世界是美好的善良的”的调性上。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家里的狗狗是死了,她不在了。但宝宝你看,其他的狗狗和我们家狗狗一样爱吃肉。我们看到狗狗吃肉时,就会看见她。我们听见别的狗狗叫时,也会想起她。”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小朋友拿你的玩具是因为喜欢这个玩具,他不知道他不可以玩。我们一起告诉他请还给宝宝就好,我们一起去。不过我们一定需要帮他找一个你愿意给他玩的玩具给他玩。”

课程总结

如果说,对于早期教育,您只可以做五件事给孩子,于我,它们是———让孩子玩耍(探索)、带孩子一起运动、参与生活、创造表达、对孩子表达爱。


如果说,对于早期教育,您只可以做三件事给孩子,于我,它们是———让孩子玩耍(探索)、带孩子一起运动、对孩子表达爱。


如果说,对于早期教育,您只可以做一件事给孩子,于我,它是———对孩子表达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幼儿   中枢   认知   早期教育   成人   家长   压力   玩具   病毒   课程   操作   经验   孩子   时间   更多   内容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