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建立好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 孩子“害怕分离”

3岁前建立好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 孩子“害怕分离”

3岁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六岁看老。” 这句话有一定科学道理,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早教课堂


3岁前建立好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 孩子“害怕分离”

关键词:

建立安全感、成长、自信心、分离焦虑

同事的儿子4岁半,最近两三个月特别胆小,晚上外面亮着灯也不敢出去,害怕小偷、骗子以及妖怪,看到自己的影子说是小偷的影子,就连睡觉时都紧挨着爸爸。这其实就是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好。

孩子从6个月起就会出现分离焦虑感,如果这时父母没有给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就会不自信,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当他走进幼儿园的时候就不能跟小朋友建立安全的、亲密的人际交往关系,甚至当他走入社会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正常社会化,也就不能够履行他的社会职能。所以3岁以前建立安全感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3岁前建立好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 孩子“害怕分离”

有家长就会问那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呢?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特别是在孩子 3 岁前。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种需要时,孩子就会产生焦虑。


安全感建立的8大方法

1.三岁以下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和母亲长期分离,偶尔的分离最多不要超过5天哦。

2.三岁以下处于秩序的敏感期,他们特别喜欢熟悉固定的东西,因为这些是他逐渐建立自己的了解世界的基础。所以避免长期旅行或者搬家。

3.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3岁前建立好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 孩子“害怕分离”

4.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或游戏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通过游戏中的肢体接触,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感。例如:父母平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小家务,或做一些手工劳作,让孩子能参与其中,从互动协作中让亲子情感升温,沟通更加顺畅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5.告诉孩子令他们不安的真正原因,教给孩子准确的安全观念。比如打雷、下雨是自然现象,让孩子不必害怕。


3岁前建立好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 孩子“害怕分离”


家长们特别是妈妈们应该抓住幼儿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在宝宝三岁前给予充分的关爱,帮其获得安全感。通过不断尝试分离、冒险、独立,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他需要的时候总会出现,会关注他,会帮助他,他的安全感也就会慢慢的建立起来了,也就不会出现分离焦虑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安全感   害怕   孩子   好孩子   焦虑   小偷   影子   时期   爸爸   幼儿   父母   阶段   妈妈   自然   儿童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