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孩子做事不认真?缺少专注力?原来是错过了细小事物敏感期!


早教课堂

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01关键词

1-3岁敏感期、小手探索世界、专注力 细小事物探索、亲子关系

我记得前段时间,我带着大唐宝宝在楼下小区玩耍时,宝宝经常蹲下来观察行走的小昆虫,捡石子扔到垃圾桶或者有洞洞的地方,一阵风吹来,树叶晃动、小草晃动,他会看,并指着晃动的树叶让你去看。我知道,大唐宝宝进入了细小敏感期。

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一般来讲,在1岁半到2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一颗绿豆大小的石头粒,一根细细短短的小线头,床单上的落发,一片碎纸屑,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对孩子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也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比如使用筷子吃饭,写字。孩子就是在这些东西上,探索和发展着他们的触觉和视觉能力。通过小手探索来感知硬硬的石子、软软的湿漉漉的草、干枯的有点扎手的枯叶…

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的眼里也是微观的。

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看微小的东西需要专注,需要耐心,需要聚精会神,需要时间。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更有效的把握宝宝对细小事物观察的敏感期,培养观察、专注等能力呢?

不打扰孩子的“观察”

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当孩子仔细观察、摆弄一个小物件时,成人应该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做到不打扰孩子的活动。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敏感期,经常会打断孩子,例如:孩子捡拾小石子、豆粒时,家长以不讲卫生为由呵斥孩子扔掉。孩子驻足观察小蚂蚁、小蜗牛时,不由分说拉着就走。而是要陪着他一起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讲解,让他既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与时间

对于细小事物敏感期的孩子,成人能给予的最好帮助就是为孩子提供安全、宽松、自主的环境,一旦发现孩子在“工作”,给予充足的时间。

首先,孩子可以在卧室、客厅自由活动,一切成人认为不安全的物品不要出现在这些地方,更不要时时发出禁令:不要动!不要碰!危险!家长的这些话如同咒语,会成为束缚孩子探究学习的桎梏。另外,大自然才是最适合孩子探究之所,成人要经常带着孩子走到户外,一枝花、一枚叶、一滴水都能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的秘密。

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帮助孩子收集小玩意儿

儿童不仅喜欢观察小事物,而且还喜欢收集。他们在户外玩耍时总能发现这样那样的宝贝,悄悄装入口袋带回家。对于这些“宝物”成人一定要重视,并帮助孩子收起来,等孩子需要时再拿出来。孩子之所以收集这些小玩意儿,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的敏感性还很强烈,对它们的认知还要继续。

如果此时成人把他们的“宝物”丢弃了,无异于打断了孩子的继续探索。等孩子自己认为对它们的探究结束了,自然就会对这些收藏物失去兴趣,甚至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此时成人再与孩子商议丢弃这些小玩意儿,孩子也就乐意接纳了。

宝宝做事不认真、专注力不好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专注   宝宝   大唐   罪魁祸首   微观   宝物   细小   小手   成人   事物   敏感   不好   东西   儿童   孩子   时间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