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文|卿晨 原创作品,版权归本人所有,转载请联系

图|网络

看到这样一个新闻,15岁少在上网课的时候为游戏充值了2000多元,而这钱还是给哥哥的买药钱。于是妈妈很生气地责罚了孩子,少年也写下了“反思”书。由于家庭拮据,妈妈想将钱追回。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随着电子支付越来越普及,类似这样的新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为了打游戏买装备、打赏、清空购物车等,动辄几千块钱或者上万,有的竟是把家里的血汗钱全部花了!

难道“刷一刷,扫一扫”真的这么有“魔力”?

想想那些信用卡被刷爆、购物用花呗的我们,看不到纸币,只需要“刷”,就可以买买买,那感觉是不是爽歪歪?是不是停不下来?

能让我们停下来的只有下个月的还款账单!

成年人尚且如此,所以我们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怪到孩子身上、游戏开发上、手机厂家上吗?

钱在手机支付时真的只是一个数字,对于我们有自制力的、知道挣钱不易的成年人来说尚且如此,何况还是孩子!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用手机支付那些“非生活必须”的时候,真的就只是孩子的问题吗?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我记得6岁的侄女来我家看电视,她想要看某个动画片,免费看了两集之后,突然电视机说“小朋友,快让爸爸妈妈帮你充值吧”,然后出现一个二维码。

如果这个孩子是我自己的孩子,他可能很清楚我的手机放在哪里,可能还无意间知道我的密码,受不了动画片的诱惑,手机拿过来一扫…我的钱在什么时候花出去,花了多少我都不知道。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现在家家有手机,一不留神孩子更会沉迷于玩手机游戏中,但是玩游戏归玩游戏,看电视归看电视,我们一定要区分手机支付问题。

孩子们有错吗?有!

但我想,错并不全在于他们,而是我们作为父母没有教给孩子合理的消费观念,没有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电子支付。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孩子写的反思

全文5500字,预计阅读10分钟

电子支付和货币支付方式有哪些不一样?

淘宝,改变了很多人的购物方式;支付宝则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曾经刷信用卡是“潇洒有钱”的代表,如今,手机“扫一扫”,更潇洒。

第一、电子支付更简单

以前孩子要买什么,会先问你要钱,然后一定会出门,遇到楼下熟悉的小卖部阿姨,她甚至还会帮你把关,确认孩子的支付是在正常范围内。

而电子支付,也许你只是去上了个厕所的时间,孩子就已经将你的购物车清空;也许孩子正在专心上网课,突然页面下方弹出一个二维码让你支付…

只要有手机在,支付就可能随时产生。它不需要孩子问妈妈要钱,不需要出门,不需要经过讨价还价,不用找零,也没有友善的邻居帮你把关。就那么静悄悄的瞬时发生!

这对孩子来说,简直太简单了!

第二、电子支付的数额会更大、更隐蔽

过去,家里常常会有一些备用的零花钱,用于家里的日常开支,孩子不容易接触到大额纸币。现金一旦少了一些,我们会很快的发现。从侧面上讲,这样的条件并不利于孩子“作案”。

而现在,很多小额支付都是免密的,而背后的那张卡很可能有不少数额,也许就是全身家当。当我们用手机支付的时候,不再是兜里的那点有限纸币,而是一张可以刷多次的卡。

消费记录可能只会在APP上有一个通知,但通常我们会忽略掉这些系统通知或者被故意删除。所以有可能孩子一直在小数额的打赏主播,而你却一直没有发现,直到卡只剩卡。

第三、电子支付的危险性很多

虽然所有的支付方式都会存在风险,但当我们用纸币的时候,至少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被骗,很容易吃一堑长一智。被骗也就身上那么多钱,不至于所有当家都没了。

而电子支付被骗,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别人骗了。尤其是扫描陌生的二维码、那些不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没有能力辨别的孩子,更容易被骗。

尽管电子支付有一些使用不当造成的风险,但它是顺应社会而发展存在的一个新产物,我们不能说因为这种支付方式会让孩子犯错,就不准孩子去接触。

与其堵,不如疏。教会孩子合理的消费观念、如何正确使用电子支付更实在更有用。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轻轻点击,就可支付

在使用电子支付之前,用纸币支付让孩子拥有合理的消费观

现在的家庭已经不再单纯追求物质生活,而是追求精神文化。很多家庭不再缺钱,孩子也很少接触钱,所以不知民间疾苦。

如果我们一开始给孩子输入正确的金钱知识,让孩子学会合理的消费,不管是那种支付方式,孩子都不会胡乱花钱。

第一、教会孩子认识纸币面额、交易过程

当孩子在学123时,就会知道3比1多、大,然后再认识纸币的面额,5块钱比一块钱买的糖果多。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就可以着手让孩子参与、了解、学习如何用钱。

在这里推荐两个“早教”地方:超市和菜市场。

1.超市:明码标价,每个商品下方都有他对应的价格,同类的商品都在一个地方。这个条件非常适合孩子学会“比较”。比如今天孩子要买糖,就把他带到卖糖的地方,让孩子大声念出商标上的价格,再和周围的糖果进行比较,分辨出那种便宜,那种贵。很多大型超市现在有自助结账和人工结账两种方式,但不管那种方式都是需要付钱的,带孩子参与选购、付款的过程。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2.菜市场:在菜市场除了可以了解各种蔬菜,还可以让孩子更清楚的学习金钱交易过程。妈妈甚至可以让孩子完成付钱,收零的工作,参与交易过程。

妈妈:萝卜多少钱一斤?

老板:2块5一斤

妈妈:那我来这一个根

老板:刚好7两,1块8毛钱

妈妈:1.5元行不行?

老板想了一下说可以。

然后我妈妈掏出5元钱给老板,老板找回3.5元。

这是一个询价、讨价还价、结账、付款的交易流程。如果孩子从没有参与过交易的过程,自然觉得点击确认这种方式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

聪明的犹太人就为孩子制定金钱意识的培养计划:

3~ 4岁, 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辨认钱币种类,认识币值多少;

4~ 5岁, 孩子在父母的监护下,学会用钱购买一些简单的小商品;

5~6岁, 父母应教育孩子知道钱来得不容易,要得到它必须付出艰辛劳动;

6~ 7岁,孩子会数5000美元以内的钱,能用储蓄罐等东西储钱,培养“这是我的钱”的意识;

7~ 8岁,孩子可以看懂商品价格标签,能判断自己有无购买此商品的能力;

8~ 9岁,孩子可以自主在银行开户存钱,能自己工作挣零花钱,如卖报、擦皮鞋、做家务等;

10~ 12岁, 亲身体验到挣钱决非易事, 树立节约观念,不忽视一分钱的价值;

12岁以后, 可以像成人一样参与任何商业活动。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第二、有计划的消费

孩子打赏主播、买装备,很可能是一时兴起,属于冲动消费。让孩子养成计划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中提到帮助孩子练习正确花钱的具体操作办法:5W法,能让孩子学习有计划的用钱方式。

5个W指:what、where、when、why、who

比如孩子需要购买橡皮擦

what:买多少个,多大的,什么样的橡皮擦。列一个清单并考虑家中是否还有橡皮擦,哪一种更经济实惠好用?

where :在哪里买。是在商场、学校周边的文具店,还是去远一点的批发市场买,更方便更划算?

when:什么时间买。是放学还是周末去?还是有打折活动的时候去买?

why :为什么要买。说服家长掏钱的理由,买它值不值得、划不划算,使用周期多长?

who:谁去买?是自己还是父母去买,还是网购?

最终得出:是否在周末的时候,和父母一起去批发市场买一箱够6年使用;还是在文具店买一个,用一个学期。

给孩子自由支配金钱的权利,让孩子把每一笔账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记录下来,使用前要用5w法分析,使用后需要用账目本记录下来。家长只需要辅助、引导、监督即可。

经过练习,孩子早晚会知道商场里100元的衣服和游戏里100元的衣服,哪一个对自己更划算更实在更有用!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第三、参与家庭生活费安排

这个新闻里的少年,还有一个生病着的哥哥,显然这些钱真的需要省着花,如此拮据的家庭更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精打细算。

单亲妈妈吴鸿章一个人打5份工,还要让儿子吴纯坚持练琴。母子两人一天10元钱生活。获得3个博士学位的著名音乐钢琴家吴纯,是这样做的:

为了锻炼孩子,也想让他知道“钱”的意义,每天给他10块钱,让吴纯负责安排他们两人每天的生活。

妈妈对他说:“这个钱你也可以买零食,也可以买玩具,但是咱们一天只有这么多钱,买完别的就没饭吃了。”

吴纯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当上“小管家”的,大概一年多的时间,他负责在食堂打饭,算账,那时候母子两人一天吃一个素菜、一个肉菜,然后早饭晚饭是包子、馒头加粥。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的孩子,都要学会正确使用金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要守家。让孩子早日参与家庭生活费开支,能让孩子更理解面额的意义,把钱花在刀刃上。

知道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东西不该买,哪些东西怎么买更便宜。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希望的“懂事”孩子。

当孩子合理的消费习惯一旦养成,电子支付也就只能算是一种付款方式而已。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电子支付时代,学会比拒绝更有用

孩子从哪里学会手机支付的呢?大多数是在父母这里学会的。聪明的孩子看着你只需要点点点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自然会感兴趣。这么好的事,谁不想呢?所以如果我们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网购,就一定要告诉他支付背后交易的过程,同样是用钱换来的,而这些钱,花了就没了。

第一、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支付

6岁以前的孩子少用手机,我们可以用手机来上网课、来学习、玩益智游戏,但尽量不要用手机来玩竞技游戏、刷视频、购物网站。

我们要告诉这个阶段的孩子:手机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玩的、购物的。

当孩子有手机后,有必要正确向孩子介绍手机的使用功能,并且指出:需要支付时,一定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第二、教会孩子认识二维码

手机支付除了一些直接点确认支付的方式以外,大部分都是需要扫二维码。但是扫描二维码的前提是我们要知道这个二维码是安全的。

当手机上出现二维码时,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东西叫二维码,需要用手机对它进行扫描,然后它会出现对应的内容。

但是用谁的手机出现了这个二维码,就应该去询问手机的主人是否可以扫描,而不是擅自做主直接用他人的手机去扫描。

在孩子能判断之前,让孩子养成扫描二维码之前先询问父母的习惯。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第三、模拟支付

先给一些小钱让孩子尝试管理,能自由支配,但需要记录并告诉父母。家长只需要知道他是怎么花钱的就行,如果觉得他花钱不合理,再利用5W法不断纠偏。

在《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中,养育了6个孩子且5博1硕的父亲蔡笑晚,是这样做的:

我们家还有个传统,六个孩子每人都有一张我给他们制作的“存折”。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而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逢年过节,孩子们就把“存折”上的数字兑换成零花钱,高高兴兴地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

从孩子三岁起我们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储蓄存钱的习惯,孩子五岁之后,我们做得更规范些了,专门为每个孩子制作一个存折,样子与银行里存折一样。每个星期我们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没有花掉的就存在我们这里,在存折上记上一笔。学业优秀时我们给他们的奖金和过年时亲友给他们的压岁钱也在存折上记一笔,这样几年下来,存折上的存款越来越多,他们的兴趣也越来越大,并且慢慢地懂得了积小钱可以成大款的道理,还养成了计划花钱的习惯。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蔡笑晚家的“存折”

现在很多孩子都会有手机,里面肯定就会有微信或者其他的一些软件,这些软件里面都会带有钱包功能,可以进行支付转账等。如果不愿意给孩子一个模拟的手机支付,那么我们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个存折。

只有孩子明白,当手机跳出“100”代表着你需要支付100元,而点击确认后,他存折里将会少100元时,就不会那般无所顾忌的支付了。

不管哪种支付方式,让孩子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合理的消费观,手机支付就不会翻天。

特别注意

第一、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而大部分老人并不善于用手机,他们也没有办法给孩子讲清电子支付。

所以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讲这些功课,远程教会孩子如何使用手机。

甚至可以将每个月的生活费直接让孩子来保管安排,这样孩子能更直观的知道爸妈工作是为了什么,也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要怎么花才是最划算的。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第二、认为孩子手机成瘾

孩子离不开手机似乎是现代儿童的一个通病,每天上学放学培训班,而父母又没有时间专门陪着孩子出门,所以造成很多孩子一旦闲下来就会很无聊。

无聊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毕竟游戏的乐趣会很大,很多人都抵挡不住诱惑。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高孩子除了学习以外的兴趣,最简单实惠的兴趣就是阅读和绘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孩子有兴趣爱好,他们不仅没有时间玩游戏,甚至还会把钱花到兴趣上!这时候谁还会在乎那100块的游戏装备呢?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写在最后

除了花钱,孩子也可以创收,完成自己的学习外帮助家里做家务,去集市卖零食等合理的方法赚钱。赚过钱,更懂挣钱与花钱的区别。

有时候常说:我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不听话、不懂事?那我们要反思一下,自己作为父母,我们有没有教给孩子“什么叫懂事、什么话是正确的呢”?

我们的孩子本就生活在一个电子支付的时代。与其去拼命的去堵住这个可能会产生风险的地方,和孩子发生各种各样的不愉快,还不如和孩子和平的交流沟通,去引导他如何合理的消费,给孩子描述什么是电子支付,如何更安全的支付,这才是父母该做的!

青少年充值打游戏、赏主播频发:孩子面对电子支付时,该怎么办?

霍启刚郭晶晶的孩子洗车挣零花钱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感谢阅读!

带着孩子码字,如有错别字,请理解。

我是卿晨,小猪妈妈,一边学习育儿,一边分享经验。关注@猪妈妈养儿记,碰撞更多育儿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期待你的转发、点赞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孩子   面额   纸币   零花钱   存折   青少年   金钱   父母   兴趣   东西   妈妈   方式   时间   家庭   手机   二维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