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防疫养娃日记#

文|卿晨 图|网络

文字为原创作品,版权归本人所有,转载请联系


在3月22日的《天天向上》节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点。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疫情宅家,黄觉麦子夫妇拒绝了上网课,认为孩子就应该有快乐的童年,把上网课的时间用来玩耍,属于放任型父母

而章龄之则坚持让孩子好好学习,担心孩子落后,认为学一点总比一点没学的好,把每天的学习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属于焦虑症父母

看完了整期节目,我个人比较倾向黄觉麦子夫妇的教育方式。

爸爸黄觉认为,随着孩子长大,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特别珍惜这段宅家的日子。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对因为上网课,妻子发出灵魂拷问“你愿意孩子的童年和你的童年相似还是不同”后,夫妻俩拒绝了孩子们上网课,改为在家愉快的玩耍。这种做法被主持人汪涵形容为"无为而治"

很多人觉得教育孩子怎么能“无为”呢?你对孩子无为,孩子就会放纵,他哪里来的自制力?孩子压根就没有抵抗力,你不管他,他就只会玩游戏。所以对他们这种方式持反对意见。

但是仔细看下来,他们夫妻的"无为而治"可不是简单的任性放纵,而是有的放矢!

01.因材施教:玩耍的背后是掌握知识

为什么不让孩子上网课?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黄觉说,因为发现网课内容针对大部分孩子的,孩子需要花一天时间坐在电脑前,觉得花的时间太多,效果却不明显。所以就不上网课,改为根据网课内容来针对自己的孩子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这样只需要花2.3个小时就可以将原本一天的课程学完。

像听写汉字,小核桃第一个就说要想一想,妈妈麦子脱口而出“才第一个你就要想一想?”

松吗?确实松。孩子们学习课本的时间变少了,玩耍的时间也有了。严吗?也挺严,该掌握的课本知识一个也不落下,还增加了学习钢琴、舞蹈的时间。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很多家长常常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一天不学习就担心孩子落后。

但是孩子的人生很长,教育也不是短跑。某个学期的分数只是某一个时间段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人生的分数。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既然是长跑,某一段路程稍微落后一点,前进一点也并不能代表你会是长跑冠军。

童话大王郑渊洁给大儿子郑亚旗就是选择了专属教育,自己给孩子办私塾,当老师。1对1教学,每天只需要2.3个小时就能抵得上在学校一学期的课程。

有人说别小看这2.3个小时学习强度,这种1对1高强度的学习方法,对孩子的专注力要求更高,会比在教室里学习更累。但对家长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今天的孩子们,不仅要学习课堂内容,家长还会给他报各种培训班。可是时间却只有24小时。如何让孩子更有效的学习就成为重中之重!

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这无疑会大大缩短孩子学习的时间,从而让孩子精力更集中,能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

要清楚你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坐在电脑前听网课,还是要让孩子掌握网课的内容呢?

与其让孩子不能动弹地坐在电脑前上网课,或者是不停的刷重复的题,不如因材施教让孩子有针对性的学习。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02.制定规矩:自由的羽翼是制度

孩子居然没有动冰箱的权限!

麦子说,孩子们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权限。比如在这个年龄他们没有单独进入厨房的权限,厨房的危险品太多,孩子也容易乱吃东西,所以他们没有权限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单独进厨房。他们有各自的手机,但没有自由下载APP的权限,想下载一个APP,就必须要卸掉一个。

有了这些权限,所以他们敢让孩子单独在家里玩耍,敢让孩子自由地耍手机。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生活中确实充满着各种风险,但是如果不将危险源头掐断,禁止孩子去接触这些危险源头,那么你将一直焦虑式育儿。

三岁以后的孩子就需要慢慢学会克制自己,用游戏中的“权限”概念让孩子依次打怪升级,如果犯错了,就会降低权限。像小核桃因为上午搞砸了饼干,就失去了晚上参与做披萨的资格。

奖罚分明下的规章制度,让孩子更能够自由地玩耍,也能让父母省心。

最近那个12岁的独自从西班牙回国的小男孩火了,很多人觉得父母残忍。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孩子如果从小独立,那么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就是一件简单平常的事。而且这个小男孩在路途中听从妈妈对他的规则,不能做的事情一件也没做,20多个小时能忍着,不吃不喝。但如果12岁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做任何事情,那么独自回国,就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人都是渴望自由,如果在该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定好规矩,那孩子就会一直放飞自我,得不到规矩的约束。

掐断了风险源头,让孩子在规矩下自由。这需要父母有长远的目光,坚定的信念。正如杨澜说:证明你的教育方式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独立。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03.不拆台式育儿:管住嘴,迈开腿

黄觉避免育儿冲突的秘诀是:管住嘴,迈开腿

意思是,当孩子因为出现抵触学习情绪而出现哭闹时,自己不要去干涉妻子的管教,最多上前安慰一下孩子,就需要赶紧离开。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当我看到爸爸黄觉这样说的时候,我简直要对他竖起两个大拇指!

有多少妈妈在教育孩子时,爸爸或其他人突然跑出来说:宝宝不哭,都怪妈妈,我们不学了…

就像章龄之说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到了丈夫那里,他却会帮着孩子说话:啊,你妈妈太凶了!妈妈要求太严厉了,孩子学一点就行了…自己不仅感受不到家人的支持,还找不到人分担!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你在一旁加柴火煮开水,他在一边浇冷水!

曾经“红黑脸”教育方式受到很多家庭推崇,他们认为应当有一方严厉,有一方温柔。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父母本身的能力有限,通常会将这种方式逐渐变化成:一边紧一边松;一边在上学一边说去玩吧!这样一方不停的拆另一方的台,并不能让孩子坚持学习。

拆台式育儿不仅是对妈妈不尊重,还会让孩子对妈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殊不知父母如果站在对立面,会让孩子变成墙头草,变得不坚定,甚至谁迁就他,他就听谁的。

孩子是家庭的,孩子的教育是关乎整个家庭未来的。夫妻的教育目标统一,也就是家庭的目标统一。

没有统一的教育观念,夫妻双方就不能彼此体谅,容易出现矛盾,或者一方完全不管。这会让夫妻感情因为孩子的学习极速下降!

如果双方经过商量,达成一致意见,统一执行统一方向的计划,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双方都会彼此支持彼此理解,更尊重对方。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在规则之下自由生存。

今天我们只看到他们一家人乐呵呵的愉快玩耍,却没看到在生活中黄觉麦子夫妇在孩子身上撒下的一张无形的网。这张网有爱、有规矩、有方法,治理好了这张网,他们才敢无为!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简单说来,如果要想对孩子的教育做到无为而治,那么就得先夫妻双方要教育目标一致,有目的地去教育孩子,立好相应的规则。这三点就像是一个三角形,环环相扣更稳固,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结语

无为而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教育氛围,而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养成的好习惯、高品质。

在这种无为而治的环境里,父母有大量的时间来增进夫妻感情;也能够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亲子关系更趋于平和;孩子也能更自由、自律。比起手把手式的教孩子,这些对孩子的终身成长更有意义!

无为而治更考验的是父母的教育方法,父母的远见!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我想,要想摆脱焦虑育儿,就得越早开始为无为而治作准备!

拒绝孩子上网课的黄觉麦子夫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有的放矢

感谢阅读!

我是卿晨,小猪妈妈,带着孩子码字,如有错别字,请理解。关注@卿晨养儿记,碰撞更多育儿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期待你的转发、点赞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无为而治   麦子   孩子   有的放矢   长跑   规矩   夫妇   权限   家长   父母   夫妻   妈妈   小时   方式   家庭   时间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