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清明养生学问,学到就是赚到!

清明|清明养生学问,学到就是赚到!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就数重阳节的秋祭了。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清明|清明养生学问,学到就是赚到!

荡秋千不仅可以促进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所喜爱,特别是儿童。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除了延续传统文化的习俗之外,清明前后也要注意养生唷。

养生事项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而且恰逢是气候转换,是身体最容易出现毛病的时候,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多变天气宜保暖

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应做好保暖工作,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

清明时节,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外相结合,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外出时,除了保暖,还要多饮水。

♣小心“春瘟”入侵

春季万物苏醒,富有生机,各种病毒、细菌亦易传播。一有风吹草动,即可引发疾病如流感、百日咳、麻疹等。

此时,抑菌防感冒,辛温很重要。这时要多吃抑菌驱寒的食物,如大蒜,它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腹泻、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明显的疗效。

♣常喝五谷粥,益肝健脾

清明|清明养生学问,学到就是赚到!

五谷粥,顾名思义是以麦子、高粱等五谷为主,配以少量玉米粒、大豆、花生米、大枣、杏仁等,先用水浸泡,再用小火熬煮。

吃起来黏稠软烂、香甜可口,老幼皆宜。可益肝健脾、和胃滑肠、除烦去湿、温阳补虚。

♣饮菊花茶散冬季寒邪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春季养生要格外注意养肝,特别是肝阳上亢的老人,容易出现头痛、昏眩,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

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慢病健康管理知识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下载“生命守护”APP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清明   扁桃   菊花茶   放风筝   保暖   秋千   清明节   习俗   细菌   时节   学问   气候   春季   冬季   喜爱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