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坐井观天,还一面之词

我们坐井观天,还一面之词

关注「 欧凯圣 」向阳生长 我们终将春华秋实

苏轼在游览庐山时,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家小时候都背过这首诗,但我们理解远远不够,看看我们身边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冲突就知道了。

父子、夫妻、婆媳、同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理,对方是无理取闹,但本质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导致的,我们都是本位主义者,都从自我思考问题。

为破解这难题,今天就谈谈“角度化思维”。

角度化思维就是抛弃本位,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

如果你想了解我,就从我的角度,我父母的角度、邻居的角度,同事的角度,甚至花草的角度.....来看我,你才可能把握我的全部。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角度化思维呢?

第一,我们要有角度化意识。在自己大脑里,要装上“角度”这根弦。当自己说话的时候,要意识到,这句话有个角度,找到他,然后再面向不同角度看问题。

这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难:

1. 我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情景的沼泽,无法跳出来站在更高的维度;

2. 我们还会本能从自我视角出发,从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出发,而忽略其他角度;

3. 从其他角度出发,我们会很不舒服,潜意识抗拒它。比如和家人吵架,我们说的最多的是:“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对得起我吗?”。我们很难从对方的角度,想想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因为这样想,会让自己产生撕裂的痛苦感。

4. 我们还有很多人一直停留在婴儿期,没有长大。婴儿只有一个意识,一个视角,那就是“我”,她分不清自己和他人;随着年龄增长,才发展更多角度。但很多人即使到了30岁,50岁,还是没有发展出角度化意识,非常可悲。

第二,我们要有角度化工具。先问自己个问题,关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品,有多少个看待角度?答案是,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数不清,有无限个角度。

你可能不信,那么就拿“评价自己”说一说:

我们可以从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父母的角度,兄妹的角度,邻居的角度,同事的角度,童年的角度,未来的角度,现在的角度,世俗的角度,神圣的角度,每一件事情的角度....甚至花草的角度,可以说无穷无尽。

这些角度,都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工具,他们本身之间没有矛盾,但是,一旦用于做决策,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按照哪个角度来决策。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有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脑海里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想法,还能正常行事。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行事?比如,如何评价一个因“孩子交不起学费,养不起老母亲,又残疾无力劳动的盗窃犯”?

从法律角度来看,他违法了,应该受到惩罚;

从失主角度来看,他损害了自己的权益,应该赔偿;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爸爸;

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儿子。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

当然,你可以给他各个角度打分,最后得个综合分数。但这些角度就不是一回事,怎么综合?如果我问你,1个鸡加1个鸭等于几?你会不会懵掉?

我们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要基于不同的角度,做一个综合的决策。怎么办?

答案是:基于情景。让一切决策回到具体情境中去,每一种情景都会突显一个重要的角度,这个角度就是我们做决策的主要依据。

比如,关于这个盗窃犯,在法庭上这个情景里,主要依据法律进行惩处;当他服刑结束,回到家乡的情景里,乡亲们可以从道德角度,来说他是个好人。

如果,非要脱离情景,去评判一个事物,也可以。那么就要用:本质角度,也称为上帝的角度。

所有角度就像金字塔不同侧面,每个人站在不同方位,只能看到其中一个面。每面无法加减去综合的,因为在和金字塔平行的角度里,它不具有综合的条件。

想要突破角度进行综合,那么就要上升一个维度,也就是说我问你1个鸡加一个鸭等于几,就要提一个“动物”维度,问到等于几个“动物”。只有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思考,才能把这几个角度纳入到同一个性质之中去。

牛人看问题之所以独到,是因为他们的角度工具很多,而且可以迅速找一个最能全面反映事物的角度(看一座山峰,最好的角度俯视),并能用上帝的高维度看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学习,多练习,才可能一眼看到本质。

第三,开始角度化思考。我们有了角度化意识和工具,就可以进行角度化思考了。举个例子:在单位,和你一起工作的二妞,让你觉得很愚笨,而且效率低下。

这个时候,要意识到,这是从“我”的视角出发;

你可以站在同事角度;站在客户角度;站在她家人的角度,分别看看。

你很可能会发现二妞表现还不错:领导安排的工作,完成度很高;客户其实也很满意;在家还是爸妈的骄傲。原来,二妞因为你的傲慢和偏见,才表现如此差劲。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开启角度化思考。角度虽然有千万个,但是我仔细研究下,其实只要掌握下面四个,就可以成为牛人了:

1. 批判的角度。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过程,那么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否定,是站在前人肩膀上,进行否定后的创新。所以我们要成长,首先就要学会批判一切人事物,批判自己,这是成长的核心角度。

2. 积极的角度。就是从建设角度,而不是破坏角度看问题。遇到事情,人的本能是从负面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有意识的,从积极角度看到“祸兮福所倚”。

遇到一切“不好事物”(负面角度),从积极角度,转化为动力。说话也一样,同样一件事,有多种角度表达。比如,二虎生了个儿子,非常开心,大家都来道喜。有两个人这么讲的。大实诚说:你儿子早晚都会死;机灵鬼说:你儿子会和你一样长寿。

大实诚从死亡角度来说的;机灵鬼从长寿角度来说的。显然,说的都是同样一件事:人的生命有限,都会死的。但是从一种角度听着让人愤怒;换一种角度却让人舒服。

这取决于:你是让别人看自己的屁股,还是看你明亮的双眸。

3. 对方的角度。沟通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站在对方角度,看到他的痛点和需求。如果能切实做到换位思考,我们的交流就是高效的,沟通就是会有成果。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需求沟通》,可以帮助你很好理解这个问题。

4. 更高的角度(点击查看上篇文章)。我们去敦煌石窟旅游,如果你不了解它的历史,是不可能看出她的美,看到的不过是几个破洞;当了解了它的历史,这个石窟就变得有生命力了,处处都活了过来。

站在时空的、更宽广的视野看问题,就会发现整个世界完全变了,这就是洞察力。

我们每个人都是盲人,只有戴上角度的眼镜(不只是“我”的角度),才能看清周围的一切,一切的事物也因为我们的看见,都活了过来。

人世间,一切事情,一切层次,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角度来概括,我们要做的就是制作一个拼图的模块(角度),正好嵌合到此时此刻的情景中去。

总结:要拥有角度化思维,就要有角度化意识和角度化工具,并开启四种角度化思考,包括批判的、积极的、对方的和更高的角度,才能根本解决各种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敦煌石窟   实诚   盗窃犯   机灵鬼   长寿   坐井观天   维度   美文   视角   本质   情景   事物   角度   同事   思维   意识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