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项比时间还稀缺的资源,你知道吗?

米丘林曾说: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自然索取。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人要发展与壮大,必须借助一些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


当然啦,有些资源就是大自然本身存在的,比如空气。而有些资源需要人类自己去挖掘,比如石油、煤矿。


那对于个人而言,你觉得最重要的稀缺资源是什么呢?


是人脉?是时间?还是金钱吗?


说到底,金钱只是身外之物,可能会贬值,会亏损。


那是时间吗?


从本质上看,时间只是衡量人生命的一种尺度,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那到底是什么?还要比时间重要的稀缺资源呢?


答案是:注意力。


你关注什么就会了解什么?也就会收获什么?你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不管是一个领域的知识,还是一个情感,甚至是一个技能。


首先,你都必须要投入注意力,不过注意力却不像其它物质资源,能安分守己的躺在那里,等你去获取或利用。


它就像一只敏捷的老鹰,它随时都在四处观察,寻找猎物,有时候,它能在原地停留很久,让你专心致志的工作一天,有时候,它又自由自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悄咪咪的溜出去玩了,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有察觉。


于是你被各种消息,提醒给吸引住,让你老是分心,时常感到焦虑、迷茫,生活与工作陷入杂乱无章的状态。


如果你有以上经历,那千万别离开,跟着我的节奏,接着往下看,而《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这本书,或许可以拯救你的注意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神经认知科学家让·菲利普·拉夏,菲利普通过对最前沿的脑科学,心理学研究,解读了关于注意力的谜题。


通过这本书,你会了解,注意力本质是什么?注意力会被什么因素吸引?注意力运行机制是怎么样的?


只有你了解注意力背后这一套科学原理,你才能把握注意力规律,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注意力资源。


1

好,接着带你进入第一个问题:注意力是什么?


大多数人对于注意力的理解,可能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许你可能会说,在一段时间里,只想一件事情的能力,就是注意力,又或者说,是眼神聚焦,一动不动的时候,就是在集中注意力。


而大脑科学家开始用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手段,大量实验,得出了注意对人行为真正的影响,并破解了注意力的奥秘。


科学家们发现,注意力的本质就是:优先处理某条信息,放弃其它信息的能力。而这里的信息,既可以是外部刺激带来的感觉信息,也可以是你内心的意识或想法,注意力被外界刺激的影响,很容易就能观察到。


因此,科学家们最先研究的是大脑优先处理外部某些感觉信息的能力,这种类型的注意被称为“选择性注意”。


最典型的例子,是“鸡尾酒会效应”。


说的是,在一场嘈杂的鸡尾酒会上,一位优雅的女士似乎正在听她的同伴吐口水,她平平点头,让人觉得她听的很认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对面同伴的吐槽,她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而是把身后那两个人聊得娱乐八卦听的清清楚楚。


为什么呢?


这就是因为,在多个声音流里,她选择优先处理来自身后的那个声音流,而不是同伴的声音流。


当然啦,除了外部刺激,人的注意力还会选择心理过程,也就是内部刺激,而这个过程要比选择听谁说话要复杂的多。


那么,为了让人把这与选择性注意区别开,科学家们就把大脑优先处理某些内在现象的能力,起了一个新的名称,叫“执行性注意”。


而在心理学里有个经典实验,叫“斯特普鲁任务”,实验是这样的,屏幕上随机出现一些表现颜色的词,这些词的颜色各有不同,有的和字的颜色是一样的,比如“抹红”这个词,可能就是红色的。


而有的和字和颜色不一样,比如黑这个词,颜色可能是白色的。


因此,被实验者要做的就是快速说出字的颜色,为了执行任务,被实验者看到白色,黑字的时候,必须抑制阅读发射,不能脱口而出说“黑”,而是需要优先处理另一个心理过程,也就是辨认字的颜色,然后说出“白”。


这种集中精力,优先判断颜色而非异色的能力,就是典型的“执行性注意”。


因此,无论是“选择性注意”还是“执行性注意”,注意的本质都是优先处理某个信息,放弃其它信息的能力。


那注意力如何选择能够优先处理的信息呢?


大脑如何利用理性指挥注意力先处理哪一条?


2

带着以上这些疑问,接着再来看第二大部分:


注意力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呢?


而注意力在处理信息时,始终遵循一个四字原则,那就是:要事第一。


这是在说,你周围不管同时发出多少刺激信号,注意力都会自然而然转向大脑,专注于重要的事物。


你可能会问,大脑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东西是否重要呢?


而这个依据就是,第一:外部刺激,第二:任务需要。


先来说说外部刺激,人的注意力会主动被外部刺激所吸引,比如窗外打雷下雨,就会引起你注意。


此时,你可能好奇,难道这种人类大脑的机制是天生就独有的吗?


不是的,大自然中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一样,花与果实都是红色的,因为只有和绿叶形成鲜明对比,动物与昆虫才能注意到它们,传播种子与花粉帮它们繁衍生息。


就像变色龙都在拼命伪装,不让外表暴露的太明显,让捕食者注意到。


不过呢,外部的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注意力到底会被那些刺激吸引住,又是怎么被吸引住的呢?


大脑处理简单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


一是前注意阶段,二是注意阶段。


在前注意阶段,也就是注意力还没有转向一个具体的感觉或刺激时,那人的大脑中有无数个探测神经元,就像随时在巡逻的哨兵,已经从周围环境中提取与分析大量信息,比如这边是蓝色,那边是向右移动的物体,在远处是一张人的面孔,或者一个小动物。


因此,前注意分析随时都在人的大脑里自动进行。在这一阶段,所有触达人感官的信号,不管是颜色、声音,还是形状,方位,气味等信息,都会通过一条上升的通道,与大脑后部的低级机制传递到大脑前面额叶里面的高级机制,而这种信息传递被称为“前向反馈”。


这个过程怎么描述呢?


其实,它就像侦探电影里,刚发生时,在区里巡逻的警察被马上通知探长。


接下来,这些尤其特殊的特征与元素就会引起注意,引发第二轮更加详细的分析,这时,就进入了“注意阶段”。


如果在前注意阶段发现了有原型,比如马路上红色的路牌,那你就会立马辩认出限速多少。


再比如在你前注意阶段,有一个笑脸向你靠近,那你就会立马辨别,这个人你认不认识?对方叫什么名字?


而在这个阶段,大脑前段与后端两者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不同级别的脑区会进行对话交流。


比如在侦探破案电影里,发生了案情,巡逻的警察立马通知探长,这时探长一个抽身坐上警车,赶到案发现场,询问发生了什么?以及具体情况是什么样?


而在这个过程能引发的元素,特征就比较多,比如一些常见的,颜色,声音、亮度等物理特征。


比如一群白天鹅中,突然出现一个黑天鹅,那立马会引起人的注意。


人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有个跟人一样的特征,就是喜新厌旧,一个神经元反反复复面对一个场景,人的注意力就会减弱。


而出现新的事物也会引起人的注意,比如公司重新安排的活动,手机里出现新的游戏,新的软件等。


这些新的事物也会勾起大脑中神经元的注意,从而引发人的注意。


看完以上,接着来说说,大脑判断是否重要的第二个依据:任务需要。


虽然注意力总是转向外部世界最鲜艳,最明亮,最吵闹,最让人愉悦的刺激,但是人类经过长期以来的进化,已经拥有了一套自主控制的系统。


不再需要依靠本能去注意什么?而是根据任务的需要,选择要注意的对象与感觉,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啊,这主要依赖人大脑中一个叫“执行系统”的东西,那你可能会问,这个系统是干嘛的呢?


它主要作用就是抑制习惯性的行为,根据环境与任务需要,灵活做出反应。怎么给你描述呢?


它就像你大脑中的一个广播员,拿着一个大广播,然后分析,要达到什么样目标?需要哪些信息?然后通知对这些敏感信息的大脑神经元和别的脑区,让它们赶紧活跃起来。


还记得前面说的“斯特普鲁任务”吗?


一般来说,人看到屏幕上的文字,马上下意识认出来,在这个实验里,目标是说出字的颜色,也就是说,需要抑制辨认字的行动,转而对颜色的高度敏感。


这就需要运用“执行性系统”了。


当你在执行一项任务时,执行系统就像是在广播这样一条指令:


视觉系统请注意了,如果侦测到文字,那就抑制辨认意义的活动,识别字的颜色,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出现A,那就去做B。


就拿开车来说,让你去执行开车这个行为,那对你执行有帮助的标志就是,道路,标志牌,车速,方向盘,如果右转,那就要把方向盘向右打,如果前面车出现刹车灯,那你就要踩刹车,减档。


因而,执行系统除了要面对外界刺激与反应,还要安排各种刺激的优先顺序。


比如,开车要注意红灯,大脑就会在这段时间发出一个超级敏感的信号,告诉视觉系统,来监控对红光,发光等物理现象,让人的大脑时刻保持注意,从而做出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开车时不要喝酒?


因为酒精会对大脑中执行系统有损害,导致接收不到大脑传来的敏感信号,失去意识,沉迷,从而无法辨别红绿灯等一些物理性质的标志,行为失常,就会出现意外事故。


对于开车这一行为,至于桌椅是否舒适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察道路情况。因此,执行系统会把视觉通道放在触觉和其他触觉的前面,首先关注眼前的情况。


不过,当一个任务涉及到很多规则时,需要同时处理好几个任务时,仅仅靠执行系统就会力不从心。


这时就需要大脑的另一系统来帮助,那就是“控制系统”。


它就像一个随时在大脑后台运行的防火墙,会随时对刺激,进行评估,反应,侦测的一套系统。


比如,你正在吃早餐,手里拿着面包,刀叉,你需要往面包上抹黄油,还要拿着刀切面包,你还要在大脑中警醒自己,不要让刀划伤自己,不要让黄油弄脏自己衣服或桌子,这个过程,你的注意力是分散在不同的或多个目标之上的。


如果过程中进展不顺利,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或者哪一个目标没有做到位,那此时,控制系统就会立马侦测到并且做出反应。


比如,刀叉的刀口离你非常近,那控制系统就会发出危险的信号,让你马上停止工作,通过学习经验,控制系统还会发出超强的预测信号。


比如,你上次去公司突然迟到了,那个时间正好是早上八点半,第二天,当你还在啃着面包时,马上接近八点半了,那大脑就会发出信号,提醒你赶快放下手中的面包,赶紧出门。


因此,你看,有了控制系统与执行系统这两位黄金搭档的相互配合,再来结合你自己所设立的一系列目标,来提醒你该注意什么?该关注什么?


好,就此第二部分,来简单做个总结,大脑的运行机制主要有2种。


一是基于人的本能,注意力会自动的被外界刺激所吸引,另外人的理性根据人的任务需要,调动执行性系统与控制性系统,对注意力进行控制。


3

那请你接着再往下看,说说,人如何去训练注意力?


人们经常觉得很难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大脑出现很多混乱的指令,把好几项指令都掺和在一起,打包给你。


比如,你正在电脑前写文章的同时,在等待一个重要的电话,但是你不知道电话什么时候会响,只知道电话打来时,你要有条有理的进行对话。


你看,写文章与接电话,这2个任务需要不同的目标,那需要保存在记忆工作里的信息也就会不同。


你担心讲不好电话会丢失客户,就没办法高效的写文章,脑子里会自觉的准备一会要说的内容,此时,你的大脑一会注意这个,一会注意那个,结果就是2件事都做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一个任务时,反应就会迟缓,大脑需要中断第一个任务的神经元的活动,以便激活第二个任务指令的神经元,这就会出现切换成本。


那怎么能避免互相干扰的情况呢?


第一:在两个活动之间划分清晰地边界。


比如,你可以大致估计对方什么时候会打来电话,或者约个明确的时间,然后提前几分钟离开电脑准备一下。


然后把节省下的时间用于第二项任务,看一下文章写到了哪里?罗列一下接下来的思路或框架,然后放心的中断第一个活动。


有了清晰地边界后,你的执行系统就不用老是为了电话忧心忡忡,耽误你写文章了。


第二:把其中一项任务替换成更简单的任务。


比如,写文章是一个复杂但是确定的任务,因此,你可以把它分解成很多小任务,比如构思小标题,查找一个资料,把数据做成图标。


这样等你电话铃声响起时,你就能轻松的放下手上简单的任务,花掉比较小的切换成本,你也能迅速上手下一个简单任务。


第三:安排主题相近的任务,降低注意力在各任务之间来回切换的成本。


如果多个任务是围绕一个相同主题的,那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收集的信息,记忆等都是相似的,不容易产生严重的干扰。


如果这段时间接客户电话重要,那就别急着写文章,可以安排整理客户信息,为接电话任务做准备。


最后呢,总结一下,第一部分,讲了注意力是什么?不管是哪种形式上的注意,你必须要明白,注意本质上是优先处理某条信息,放弃其它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第二部分,又从认知科学的视角,了解了注意力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一方面出于生物本能,外界刺激会吸引人的注意,另一方面,运用执行性系统与控制性系统,然后根据任务和目标的需要,对注意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行控制。


最后,在第三部分,讲了合理训练注意力的方法,第一:划分任务之间的边界。第二,把其中一项任务替换成更简单的任务。第三,安排主题相近的任务,降低注意力在各任务之间来回切换的成本。


如今,注意力是一项非常稀缺的资源,了解了它的原理,可以帮你打败焦虑与分心,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最后,我想说的是,注意力不仅是你一项稀缺的资源,更是你的命,希望你好好善待它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时间   神经元   美文   控制系统   注意力   大脑   信号   颜色   阶段   目标   过程   能力   简单   电话   人生   系统   资源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