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输就输在了聪明上

毛泽东曾说:一个政党要引领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


的确,政党如此,个人也是。


在我们家乡,有句谚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这句话有毛病吗?


没有,但是欠一点火候。


在后面还得在补充一点就完美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最终呢,还得靠自身实力。


在我看《孙子兵法》后,我更加坚信,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很多人以为《孙子兵法》是讲靠技巧取胜的书,但其实它说的是靠实力取胜的书。


当然呢,这里不是说朋友不重要,借力不重要,而是你要实现个人成就,自身实力起码占了六成。


之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你自己不牛逼,认识谁都没用。这句话,你千万不要当作玩笑话,确实是这样。


即使是你认识再牛逼的人,他只能作为你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指导你,但你的人生路,还得你自己一步一步走,饭还得自己一口一口吃。


因为没有人有责任或有义务帮助你一辈子,替你走路,即使是你的父母,也没有。甚至也没有人会愿意与没有价值的人来往。


别难过,这是现实,你得学会接受。当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那就埋头努力,傻傻坚持,提升自身实力,才是你取胜的关键。


因为,赢得自己,你才能赢得江湖。


1:自助者天助


自助者天助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大概意思是,自己帮助自己的人,老天爷也会帮助ta。


其实,说好听点就是自助者天助。


那说不好听点就是,傻人有傻福,因为牛逼的背后是傻逼的坚持,我始终坚信,聪明人都在下笨功夫,而那些愚蠢的人才想要走捷径。


而很少有人考虑,为什么傻人有傻福呢?


因为聪明人呢,往往自尊心很强,遇到一点挫折就说,我不干了,我受不了了,关键是面子上过不去。


而傻子不是,他在想,我就是这么个人,智商也不高,受点挫折很正常,别人看不惯也很正常,他早就对这种挫折习以为常了。


所以呢,正因为习以为常了,等着等着,人家等一年,你等十年二十年,这样的机会就算轮也轮不到你身上。


你看,在《西游记》中,唐僧就很明显,他说他是佛祖二弟子,西天取经有观音尊者安排他,真的要是到了最后过不去的坎时,往往各路神仙来帮忙。


就说唐僧背后有人有后台,这一点不假,但是,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神仙帮唐僧,还真不是说观音尊者、如来佛祖,太上老君安排的,而是说,你孙悟空,猪八戒,不管怎么样,都有来头和本事。


而里头唯独唐僧手无缚鸡之力,最没能耐。


可就是偏偏看起来最没能耐的唐僧,是这个团队里面内心最强大的人,孙悟空呢,闹点脾气,要回花果山,不干了。


猪八戒呢,时刻想着回高老庄找高小姐洞房花烛,沙僧呢,自个做不了,反正是谁要坚持取经,我就跟着谁,死不回头。


但是他绝对不是那种主动向前的,这里面唯有唐僧,百折不挠,永不回头,只要我不死,我就要前往西天取到真经。


所以,他的这种意志精神很感动人。


有些神仙,可能会说,你说啥,就这能耐照我差多了,他都能这样坚持,真的难能可贵啊,有点事儿,能帮咱就得帮,是不是。


因此,唐僧在离开女儿国,让蝎子精抓住,要吃他肉,当孙悟空跟妖怪斗时,昴日星君就下来帮忙了,而且呢,他也没说自己是如来派来的,而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


他看唐僧这么努力,岂有不帮之理呢?


所以,唐僧让我看到的是他在奋斗路上的持续不断地努力与坚持,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说,哎呀,我天分不如人,我不行,干不了这个。


还有一些人,说我天分就比别人高,但最终这两类人都不会成功。


为什么呢?


因为认为自己天分不如人的这类人,他们做事不能持续坚持,就开始否定,我不适合做这个,不想干了。


而认为天分比别人高的这类人,他们自认为自己天赋很高,这件事看不上,那件事看不上,最终导致一样都干不好。


而天分是什么?


天分是只有我们把天分放入到自身努力当中,把这件事做成了,那说明你就在做这件事方面很有天分,只有你努力了,天分这个东西才会显现。


2:人的成就,六成来自自己,四成来自“借力”


曾家有个笨小孩,就叫曾国藩。


曾国藩出生的前一天,几只蚰蜒爬上房梁,俯瞰下面昏昏欲睡的他的曾祖父曾竟希。


曾竟希也老眼昏花地看着它们,当确信没有看错时,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喊道:龙,龙,有龙。


老人的喊叫震荡着整个房间,搅开了粥一样的光阴。


房门被轻轻推开,明天就要当父亲的曾麟书走进来。他看了眼这位末世老人,嘀咕了句,又做梦了。


曾竟希猛地睁大眼,目光如锥子,死盯住孙子说:我没做梦,房梁上有龙。


曾麟书下意识地仰头去看房梁,他看到了那几只蚰蜒,正在快乐地玩耍。于是他帮爷爷掖好被子,说:是蚰蜒。


曾竟希语音含糊却异常坚定地说:龙,是龙。


这是1811年冬季最普通的一天,也是湖南湘乡白杨坪村曾家最普通的一天。但第二天的11月26日,无论对曾家还是对中国历史而言,都非同凡响。


因为就在这天,大名鼎鼎的曾国藩来到人间。


和历史上很多大人物不同,曾国藩出生时没有神仙送子,没有天象奇观,只有最普通不过的婴儿啼哭。然而老人曾竟希却固执地认为,此子必非凡品,因为此子出生的前一天,他看到了龙。


他嘱咐曾国藩的爷爷和父亲,这孩子有些来历,好生养着,将来必光大我曾家门楣。


很遗憾,曾国藩直到四岁时仍没有光大门庭的迹象。他不是天才儿童,没有强大的记忆力,没有举一反三的领悟力,有的只是和他年纪不符的端重状貌和从未哭过的不可思议。


如果从记忆力高低来评判智商,那曾国藩就是个如假包换的笨小孩。


某年酷夏最热的一天,一个小偷钻进了曾国藩的卧室,正当他要席卷贵重物品时,曾国藩夹着书本回来,小偷只好钻进床底,见机行事。


当时天色已晚,很多人已就寝。可曾国藩却挑灯诵书,要命的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读了两个时辰都没有背诵下来。


小偷在床底热得浑身发汗,又过度紧张,几乎晕厥。又一个时辰后,曾国藩还在那里磕磕巴巴,把文章背诵得缺斤短两。


小偷忍无可忍,从床底下滚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朗声而诵,势如流水。


曾国藩开始看到床底下钻出个人时,大吃一惊,当对方把文章流利地背诵出来后,就惊愕得张大了嘴巴。


小偷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就你这头脑,别读书了,种地吧。说完,小偷扬长而去,走进茫茫的夜色。曾国藩望着小偷的背影,愣了一会儿,又拿起书,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


天才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资质平庸之辈。但这并不证明资质平庸之人就不能做出绝伦的事业,因为世界上有“勤能补拙”这句格言,同时它也是真理。先天不足,完全可以靠后天努力补足,“勤奋”就是诀窍。


就连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或许,曾家人也注意到了曾国藩的先天不足,所以拼命地为他补足。


在家人,特别是他父亲曾麟书的严格管教下,曾国藩的勤奋令人生畏。


自认字开始,他常在睡梦中被父亲叫醒,背诵四书五经。


一遍不成就十遍,十遍不成就百遍,百遍不成就千遍,直到背诵下来为止。


后来他的父亲不再充当他的闹铃,他就自己制作闹铃:在床边放个铜盆,铜盆上用一根绳拴了个秤砣,把燃着的香用绳子系在秤砣拴着的绳上。


十字交叉插在这里,香在那里点燃,当点到这根绳子的时候,把绳子燃断……于是他就这样被叫醒,黎明即起,开始读书。


读书必定是苦事,如果不苦,那你读的书肯定有问题。人的天性是趋甜避苦,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读书是考验意志的一件事。


曾国藩意志力顽强,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倔强,他厌恶懦弱无刚的人,所以绝不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他讨厌胸无大志的人,所以给自己立下宏图大志,向着这个目标迈进,无论流多少泪,无论洒多少汗。


对于资质平庸的人而言,流汗是肯定的,流泪也是必须的。


16岁那年,曾国藩开始考秀才,他老爹也跟着考。这并非他老爹喜欢凑热闹,而是他老爹已考了多年,始终不过关。


第一次,曾国藩意料之中的落榜。他老爹安慰他,你才考一次,不要灰心。


第二次,又落榜。他老爹说,事不过三。


第三次,再落榜。他老爹说,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四次,照样落榜。他老爹说,下次爹还陪你考。曾国藩热血沸腾,更加倍努力读书。


第五次,运气好像来了。曾国藩的试卷虽然被考官评为“文理太浅”,不过还算说得过去,于是湖南省学政(教育厅厅长)发布公告,曾国藩获得佾生资格。


所谓“佾生”指的是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好,选取其充任孔庙中祭祀礼乐舞的人。


获“佾生”资格后,下次考试可直接院试,不必县试和府试,所以时人称佾生为“半个秀才”。


如果这是第一次考秀才而获得的荣誉,曾国藩一定心花怒放。可他已考了五次,这个“佾生”资格就不是荣誉,而是耻辱。


曾国藩在家里踱步,咀嚼着无声的愤怒。他认定这是奇耻大辱,发誓一定要获得秀才资格,洗刷这个耻辱。除了拼命读书外,他找不到捷径。


第六次考试,他和老爹再次落榜。


曾麟书捶胸顿足道:我已考了16次,你这又考了6次,就是瞎猫,也该碰上死耗子啦!咱曾家就是一个陪考的命啊。


曾国藩对老爹的抱怨说道,他认为,科举考试还是公平的,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


这是毅力,也是气度,他不但未对屡次落选而动心,反而将其作为鞭策、激励自己更加注重磨练文章的动力。


1833年,老天爷终于开眼,23岁的曾国藩在第七次秀才考试中入围,名列倒数第二。他老爹也入围了,名次也不怎么样。


曾家沉浸在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喜悦中,这更让曾国藩坚信了他的看法:人蠢不要紧,只要努力坚持,就能成功。


同时他也笃定了这样的人生观:既然我是笨人,那将来做一切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笨方法去做,不投机不取巧不走捷径。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我只走那条看上去最笨、实际上最踏实的路。


3:唯有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在《孙子兵法》中讲到:以镒(yi)称铢(zhu)和以铢称镒。


它说的是一种绝对的优势或绝对的劣势,反映到社会人生,则是指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凭优势获得成功。


而所谓优势,主要指个人学识、技能上优于他人的实力。


它既包括生理上的特长,如个子高,姿色好;同时也包括心理上的优势,如性格佳,适应性强,有接受能力。


又包括技能上、学识上的优势,如学识深,善交际,有口才,身怀绝技等。


一个人如果具备其中的一项、两项或更多项,就可能形成自己的某种优势或综合性优势,这样一来他在事业上的竞争力就大大地增强了。


所以,为了捕捉机遇,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要有目的地发展优势,培养强项。


当自己拥有多项优势时,也不能全面出击,面面俱到,应对自己进行设计,抓住重点优势,在最可能出成绩的项目上下苦功夫,以形成真正的优势。


嘉芙莲女士原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电话接线员,天赋加上长期的职业锻炼,她的口齿伶俐、声音柔和动听以及态度热忱,在当地很有“口碑”,受到用户的普遍赞赏。


嘉芙莲是个胸怀创业大志的人,她不想一辈子就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电话接线员,她要当老板,要开创自己的事业。


她知道商场如战场,任何不着边际的空想都只能是画饼充饥,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自己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从这里起步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从这种观念出发,嘉芙莲回头审视自己的生活,主意就来了:利用自己的天赋条件成立一家电话道歉公司,专门代人道歉。


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摩擦,如果不妥善处理,磨擦所造成的伤害、裂痕会越来越大。


有时候互相之间有点小小的误会,话不说不明,误会会越闹越大,但是不管是摩擦也好,还是误会也好,当事人担心自己在关键时候不能保持冷静,都希望有人从中代为疏通,既不丢自己的面子,又能给微妙的人际关系加点润滑油。


既避免了当事人面对面的尴尬,又能够有效地化解人们之间的不愉快。


因此,嘉芙莲的电话道歉公司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嘉芙莲的道歉开场白是这样的:哈罗,我是嘉芙莲,是电话道歉公司的,我受某某的委托向你转达歉意……口齿伶俐,声音柔和动听,加上她诚恳的态度,使她的道歉大都能为对方所接受,平息当事人的怨气。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对自己的优势都应进行一番设计,真正认清了方向,加以精心培养,就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早日成功。


最后呢,想要取胜,靠实力才是王道,有实力了,借力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闹铃   蚰蜒   孙子兵法   唐僧   房梁   聪明人   老爹   秀才   天分   美文   小偷   聪明   父亲   成就   实力   优势   努力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