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哲学是崇尚笨拙:办事笨拙,才靠的住

1

今天不讲干货,跟你聊聊曾国藩的7次科举之痛: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个笨拙的奇才,道光十二年的春天早晨,一对父子从普通农家小院走出来。


去干嘛呢?


去参加科举考试,应对第一关,考秀才。


你应该知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分三个阶段:秀才、举人、进士。而秀才是学位最低的层次。


而在那时曾国藩父子可能是村上出了名的,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屡考屡败。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从十几岁开始考试,考了十六次,年近四十,考到头发都白了,竟然连个小小的秀才都考不上。


考不上也还好,但在当时如果一个读书人连秀才都没考上,就会被视为“异类”,觉得是不正常的。


当然呢,不是说那些读书人个个都是绝顶聪明,其中不乏也有不开窍的人,但多数读书人三两次考不中,怕丢人,结果就不干了,放弃了。


只有曾麟书,40多岁的人了,头发斑白,考不中就不下场,只要有考试,就参加,第一个进场,最后一个出场,但是依旧名落孙山。


你说,父亲多次考不中就算了,那曾国藩呢?


也是连续考了5次,就是不中,你说气人不?


当时周围的人对他们父子的评价就是,祖坟没冒青烟,你再折腾也没用。但他们父子就是不信这个邪。


2

在他们那个年代,家世比较看重当官,大部分有家世的人家,在各自家谱都能找到当官,有功名之人,然而翻到曾氏家谱,一眼望到头,竟然找不到一个做官的人,甚至连一个读书人也没有。


那时曾玉屏,也就是曾国藩的爷爷,他是一位普通农民,没读过什么书,整天游手好闲,捏花惹草,偷偷买了一匹马,天天骑着马往城里钻。


突然有一天,被路上的一个老头教训了一顿,老头说到:你家里一没有矿,而没有钱,还整天往城里跑,装有钱人,你们曾家迟早败在你手里。


结果一顿臭骂后,曾玉屏反倒没有生气,像是受了刺激,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立志,每天早睡早起,兴家立业。


于是35岁开始务农,每天租长工下地干活,扩大田地,提高产量与收成,就这样幸苦奋斗十几年,置换百亩田地,才得以让曾家变成小地主。


这时,他才琢磨着送儿子曾麟书读书,为什么要送去读书?


因为在当时,看一个家族是否飞黄腾达,不是看这个家族拥有多少田地,而是看家族中有没有读书做官的人。


他说干就干,花大量金钱请名师,但是儿子曾麟书太笨,就在他失望至极时,又把希望放到了孙子曾国藩身上。


在曾国藩5岁时,曾玉屏对曾麟书说到,替曾国藩开蒙,那时曾国藩才年仅8岁,就读完“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而这5本书非常难懂。


9岁开始学习创作“八股文”,14岁就开始科考生涯。


但是曾国藩简直就跟他老爸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笨手笨脚,怎么也不能给爷爷争气,但曾玉屏没有放弃,凡是他定下的事,不要说九头牛,就是十头也拉不回来。


以至于曾国藩后来在文章中写道,爷爷一生“三不信”,不信风水的地仙,不信医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人定胜天”。


他这个比较倔强,并对自己说,凭什么别人家能培养出进士,我们曾家就不能,儿子培养不出来,我还有孙子,孙子培养不出来,我还有重孙子....我就不信,曾家没有翻身的那天。


3

对曾国藩而言,他们那时生活幸苦是一方面,并且读书也非常幸苦,去考试时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还要徒步到考场。


篮子分为2层,一层放笔墨纸砚,第二层放食物和水果,加起来就有二三十斤重,而且那时考场离得比较远,他需要步行300多里去参加考试。


对曾麟书来说,是他第十七次踏入考场,按单程计算350里,说明他为了考试,走了一万一千九百里路,而曾国藩少则走了5000里。


现在我们觉得读书人很伟大,但在那时,读书人是受尽世态炎凉与屈辱,考试全身上天,脱掉衣服进行搜查,搜查完让他们进入一个小舍,里面狭窄,个子稍微高点的人腰都伸不直。


当然,这还不是另曾国藩痛苦的事情,而令他痛苦的事情是落榜后被周围人嘲讽,这对于从小自尊心很强的曾国藩来说,比死亡还痛苦。


他是没办法容忍自己连续失败的,这一年43岁的曾麟书中榜,但曾国藩还是榜上无名。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文章由于文理不顺,文笔不佳,道理不清被当作范文,一个典型,被主考官点名批评。


此举,让他很是难堪,比斩首示众还难受。


就是因为他的人生受到了太多的刺激,也就是那时他开始刻苦读书,发奋图强,要为曾家长脸。


4

对于人生第一次受批评,而且还是全国出榜点名批评后,他后来回忆道,这是我人生第一大挫折。


回家后,一头扎进书房,再也没出来过。


你是不是很好奇,他在书房干什么呢?


嗯,在书房,一没看书,二没一哭二闹三上吊。


而是坐在书房,反思自身读书经历,分析失败原因。


他说道,我是很笨,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就不睡觉,那笨到什么程度呢?


就连爬在房梁上听他背书的小偷都倒背如流了,他还背不下,说完又在哪里摇头晃脑背起来......


但事实上,曾家确实没有给曾国藩留下一个好的基因,而是非常普通的基因,他们父子二人科考之路非常吃力,因连续6次考秀才失利。


这也让曾国藩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他自己虽然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呢,没有给他安装一个与雄心相媲美的大脑。


但是呢,曾国藩继承了爷爷的优良传统,身上有一股不放弃的韧劲与倔劲。他的祖父经常谈到一句话是: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大概意思是,在困难面前表现懦弱,被失败击倒,是一个男人最大的耻辱。


因此,他的一生可以说“倔强”二字贯穿他的一生,为了解决雄心与大脑之间差距,他认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的确,努力只能及格,超人的努力才能优秀,于是决定洗心革面,忘掉过去的失败,重新开始。


他认为自己不能再走老路,要从过去的学习思路中找到突破口,来寻求改变,找到自己往年的考卷,在与现在的模拟试卷做对比,看自身差在哪里,弥补缺漏。


最后发现,曾国藩之所以接连落榜,笨是其中一个原因,而最重要的是父亲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就知道死记硬背。


而死记硬背一个好处是学的慢,但是基础打得牢固,正是因为这样,把曾国藩个人的灵性没有发挥出来,写的文章太过于拘泥,不自然,很难打动主考官。


经过一番分析后,他决定在自己弱项上下功夫,经过一年苦学,他自信找到写文章的门路,通过一番苦思后,领悟到,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把道理讲得通透。


拿到一篇文章考题,不再像以前一样下笔就写,而是先在大脑中思考整个文章的脉络与框架,然后一气呵成,最后再加上细细打磨,一部经典作品就闪现了。


这一次,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高潮,考中秀才,替曾家光耀门楣。


他比父亲早中20年,然后接下来又进军考举人,但是举人要比秀才难的多,有多难,假如8人参考,只录取1人。


但曾国藩一考就中,这就是为什么之前考秀才如此艰难呢?反而现在举人要比秀才难考,但他却很轻松拿下呢?


就是因为他之前考秀才的艰难之路,让他掌握了考试诀窍,写文章一气呵成,没有一点瑕疵。


其实,不难看出,考试是这样,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人这一生最难的是前半场,当你前半场扛下来了,那人生后半场就非常容易能拿下。


就好比,跟你赚钱是一个道理,刚开始从0到1,你想要赚10万,肯定非常艰难,但当你跨过那个坎,赚到10万时,那你在赚下一个20万就非常容易。


道理就是个这么个道理,关键看你如何理解呢。


当他中举人后,就开始筹备考进士,但这次进士可不同往日,也就是说大清朝全国读书的人有几百万,况且进士每三年考一次,一次只录取三四百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啊?


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年才出来一百多个进士,根据研究,在清代考个进士有多难?


难到进士占总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请注意,小数点后4个0,也就是概率是百万分之0.48。


因此,这就成了一个概率问题,不光要靠自身实力,也存在运气成分。


比如左宗棠才华横溢,文章写的很溜,但是没有考运,也注定走不通科举路。那年曾国藩再次出京,决定背水一战,拿下进士后,又参加朝廷考试,进入大清王朝,成为翰林。


因为按照当时的选拔制度,你不是翰林出身,就没办法做到“人臣”,也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想要成为翰林又谈何容易?


必须进翰林院,但就当时的曾国藩是没有机会的,依照清朝惯例,一甲进士也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些可以直接进翰林院。


二三甲必须通过朝考才能进入,那次曾国藩因发挥的非常出色,受到道光皇帝的亲自表扬。


就因为这次人生转折,让曾国藩一路高歌猛进,这漫长的九年秀才求学之路,成为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痛苦回忆。


是痛苦与艰难的经历,也是对曾国藩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与宝贵财富。他虽笨,但是却走通了99%的人走不通的科举路。


因此,只要你在正确的路上努力,行动,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


他的一生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每一次都能在挫折中再次奋起,那跟他同时代的人才不在少数,为什么时代选择了他而不是别人呢?


比如洪秀全,被称为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比曾国藩小三岁,他也出生在普通工农家庭,全家人算是全力以赴供他,让他走通科举路,但是他的抗挫能力太弱,曾经考秀才三次失利后,受到刺激,甚至晕倒,第四次,失利,就放弃了,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那为什么是曾国藩?


正是因为艰难的科举路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崇尚笨拙。很多人认为,越走捷径,当然越好,办事上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


但曾国藩不是,并且说到: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大概是说,笨拙胜于机巧,办事笨拙,才靠的住。


在读书上父亲教授于,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本书,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睡觉。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曾国藩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与踏实精神。作为一个笨人,他发现了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更比别人虚心,更愿意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的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扛打击能力特被强,能扛事。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道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他考秀才考了7次,举人与进士考的容易,就是他开窍后,一通百通,一顺百顺的结果。


相反呢,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恨不得绕着走,基础松松散散,像一盘散沙,这样注定走不远。


这跟盖房子一个道理,房子的地基没有打好,那房子就不可能盖得高。而曾国藩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天生愚钝,那就发挥自己笨拙的优势,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


积沙成塔,积水成河,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做人方面,讲究拙诚,人以虚伪来,他以诚接待,不玩心眼,而且带兵打仗也非常有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不凭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


这就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也是他警醒世人的道理。并且在他的《送郭筠仙南归序》写道:


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持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既其纯熟,则圣人之徒。


什么意思呢?


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一旦成功就是大的成功。


梁启超曾经评价曾国藩,并说到,自古以来的名人,在科举第一步上如曾国藩捷足先登的人不多。


但与曾国藩同时代的左宗棠十四岁名列第一,胡林翼22岁中秀才,李鸿章17岁中秀才,比起比他们都晚的梁启超天资过人,十一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在这群人中,曾国藩是最笨的,但他取得的成就是这群人中最大的,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境界。


而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缺少曾国藩的人生哲学,“笨拙”精神。


5

最后,你会发现,回顾曾国藩的科举之路,我发现他是把“杠杆效应”与“飞轮效应”两者融合并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典范。


那什么是“杠杆”呢?


答案是:借力。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这就是杠杆效应。


而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一是快,二是慢,并将两者融会贯通的做到极致。


这里“快”指的是杠杆效应,那曾国藩通过杠杆效应借谁的力呢?


想必,你已猜到,嗯,没错,是时间。


他借用时间这个杠杆,让自己跨越生命周期,发挥并放大自身天生笨拙的优势,造就了平凡到非凡的穿越。


那什么是飞轮效应呢?


指的是,当达到一个很高的速度后,飞轮所具有的动量和动能会很大,使其短时间内停下来所需要的外力也会很大,便能够克服较大的阻力来维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举个例子,当你在骑自行车时,刚开始脚蹬起来很吃力,但当你不停的踩,自行车的轮子动量与动能会越大,一旦轮子高速运转起来,你蹬起来会越来越轻松,假设这条路没有尽头,那自行车会永远运动下去,而且越来越快。


因此,飞轮效应是指越是聪明的人,越要下笨功夫,脚踏实地的积累,不投机不取巧,不是机会主义,只求打一仗胜一仗。


因此,你看曾国藩一生,他就是将“杠杆效应”与“飞轮效应”融会贯通,并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笨拙   孙子   举人   科举   人生哲学   进士   读书人   杠杆   秀才   飞轮   美文   父子   效应   艰难   道理   人生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