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才是中国最顶尖的创业教父兼产品经理

1


最近一段时间我非常沉迷于对毛泽东的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

毛泽东才是中国最顶尖的创业教父兼产品经理

在中国这片黄土地上,你想要闯出一片天地,获得巨大的成就,连毛泽东都不懂,真的,你很难做到。


这里不是说,做不到,而是异常的困难。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江山的基础都是毛泽东打下的,可以这样说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多高,那毛泽东的影响力就有多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据我所知,现在你能知道的那些中国创业大佬,包括互联网创业教父马云等,都在研究学习毛泽东。当然,不止于中国,毛泽东在国际上都被很多国家,很多人研读学习。


华为任正非就曾说:我的精神领袖是毛泽东。


其中马云受毛泽东思想影响颇深。他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对比其在建国前与建国后、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后的变化,从中得到的重要启示就包括:我不能让自己脑子短路了还在运营这家公司。


此时,有人可能会说,你是不是把毛泽东过于神化了,我说,你太严重了,这不是神化不神化的问题,毛泽东的领导才能,不需要我来神化,而这是一个本身就存在的事实。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大佬,企业家,创业家,创始人去学习他的原因。


如今很多创业者,公司企业管理层,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创始人经营一家企业或公司就是运营一批人去做一件事。


但是很多高管管理层,创始人,创业者在这个运营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这些所有出现的问题最终都会指向同一个方向:


第一:相似且基本的问题老是一犯再犯,总是纠正不了。


第二:前脚刚解决完一个问题,后脚立马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


第三:老板在为员工打工。年轻人说不得,人家都是爷,万一弄不好人家耍性子就走了,哼,走的好,我就喜欢有性格的人,哈哈。中年人那就更说不得了,你说上有老下有小的,也不容易,说嘎子心里太脆弱,万一出事咋办。那咋办,还能怎么办?当然老板亲自出马,所有杂事,烂摊子,就连员工的情绪问题也要去安抚与收拾。


结果就是老板每天忙的昏头转向,导致没有时间为公司想战略,方向等布局,而员工下属闲的无聊,导致没有成长,于是公司出现停滞不前问题。


那以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原因无可厚非,第一,创始人的领导能力出了问题。第二,公司或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的管理出现问题。


于是很多人就被公司或企业的管理问题搞晕了,整天以泪洗面,管人好难啊,成天哭喊,发脾气。


我说这才哪到哪,往大了说,大的企业或公司需要管理成千上万员工,往小了说,小的企业或公司也就管理几十,几百人的团队,你就撑不住了?


于是,很多人为了解决这个管理问题,找啊找啊,找各种管理秘籍,参加各种管理培训,学习各种管理知识,希望可以习得一招把“管理问题”治的服服帖帖的方法。


由于长期这种习惯让很多人陷入了走直线解决问题的循环路径里:


遇到问题-找方法,找解决方案-遇到问题-找方法,找解决方案……


这就导致,问题永远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多,没有从问题的本质上对问题斩草除根。


这就跟农民在地里除草一样,有的人为了偷懒,省时省力,除草图快,用锄头只把草叶给除去,看上去地里干净就以为自己把草除干净了,结果过几天下了一场雨后,地里长满了草,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除草问题,连根拔除。


导致这一次看上去地里除干净了,结果下次又长出来了,再除了,下下次又会长出来。


因此,解决管理问题不能向除草一样,解决表面问题,出现了问题,然后找方法与解决方案,再出现问题,继续找方法,找解决方案……


这些问题就成了管理者的天花板,领导的痛点。其实,要解决问题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呢?


答案就在《毛选》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你对领袖风采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你就会彻底顿悟:


最本质的不是升级或找方法,而是升级思维;不是管理,而是领导。


此时,我们就可以归纳,真正重要的是升级思维与领导力。


我发现,很多人经常性把领导与管理者混为一谈,甚至还认为领导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于是,你很快会发现,往往说这样话的人,公司或企业一定管理的不咋的,一团乱麻,会经常性出现我以上说的问题。


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管理与领导完全就是两码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不在一条线。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就是原则。也就说,管理的本质,最为本源的东西,就是:标准化、流程化、格式化。


所以,管理是原则,是门科学,而领导是门艺术,是哲学。


首先,之所以说管理是原则,是因为管理讲究标准化,流程化,格式化。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讲究实践与方法论的。


其次,之所以说领导是艺术,是因为艺术讲究文化的,说它是哲学,是因为它讲究思想的。


相信,看到这,你已经明白,到底管理与领导哪个更重要呢?


答案已经很明显,肯定是后者:领导。领导要比管理更重要;文化与思想要比原则,方法与实践更重要。


更确切的说,真正优秀的组织甚至不需要管理,只需要领导就行。


很多人应该听过毛泽东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那是至高的。而且你不要忘了,毛泽东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拓者,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基本原理的。


再者,很多人都不喜欢读历史,觉得历史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没有什么用,但恰恰你错了,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而规律与真理就藏在历史中。


而《毛选》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即使你能参悟一点点,那对你而言指导你人生成事都已经绰绰有余了。


那毛泽东之所以被称为最伟大的领导人,那他一定有着过人的领导才能,他到底靠什么思维领导中国共产党团队呢?又靠什么打造“中国共产党”这款产品的呢?


2


第一:在对待打造产品与管理组织时的思维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中国掀起了创业大热潮。


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最近几年,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崛起的故事,而我身边也涌现出无数的创业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创业路子非常野,那叫个热情高涨啊。


在我看来,人人都是创业者,你自己就是产品,是组织,那你作为自己的领导者如何去运营自己这家企业去做一件事呢?如何打造自己这款产品呢?


啊啊,这就有意思了呢。我认为很有必要讲讲毛泽东是如何创立“共产主义井冈山分公司”的呢?


先来说道说道古田会议是什么呢?


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井冈山朱毛会师“,一方面,正是在1927年8月1日那个炎热的夏日,三万多北伐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人民军队就此诞生。


而朱德带领军队去打广州,想着打败蒋介石的国民党,但是不料,当时的蒋介石实力太强,国民党都是正规军,有枪有炮还有钱,因此,朱德吃了败仗,革命军队也被打的稀巴烂,那怎么办?只能往井冈山上跑。


另一边,毛泽东领导与参与的湘赣边界正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后,无奈下还得像被逼上梁山的梁山好汉那样,毛泽东被逼上了井冈山,也只能在山上躲着呗。就是毛泽东说的,咱不能硬拼,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呗。


南昌起义是在八一,而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后才决定的。


那为什么朱毛要在井冈山会师呢?为什么要把革命根据地,也就是共产主义这个公司建立在井冈山呢?


这肯定不是毛泽东坐在房间里闭门造车的构想,而是经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也就是在革命斗争中,经过大量调查后并结合中国革命当时的实情与需要,做出了的一项比较长远的考虑呢。


当时的朱德的军队在南昌起义后,人数也就大概一千多人,而在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后的人数只有一千八不到两千人,加在一起都没有很多企业或公司的人多,顶多算两个小公司的合并,前期非常脆弱。


而且这两家小公司,都各有各的特点,两个创始人也有各自的性格,你不来我公司视察,我也不去你公司那边视察,基本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干着干着,毛泽东突然宣布:“我要辞职“,我不干了。而朱德呢,他还是继续运营这家公司,但是在他运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实力方面真的堪忧,对公司的全局把控有点力不从心。


于是他大胆提出,我非常愿意接受毛泽东回来领导。


占领龙岩以后,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不是毛泽东领导的,而是陈毅领导的,他没有搞出什么好的结果来,对形势的分析也有问题,后来跑到上海去请示周恩来,问周恩来咋办?


这时恩来同志展现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才华横溢,按常理来说,周恩来跟毛泽东没有什么交际,唯独他与朱德,陈毅,那关系贼铁了。


当恩来同志听完陈毅的反馈后,一把拍下桌子,发现没有毛泽东公司还真运营不了啊,都别说了,这个分公司要想运营的好,老毛必须回来领导。


于是毛泽东成了分公司的CEO,立马召开著名的古田会议。


毛泽东教导公司干部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宣传毛泽东思想,是一项极其严肃认真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慎重,极端负责,一定要做好,决不可乱讲或疏忽。


毛主席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教导干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还说:“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进了一步。又说: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其中古田会议上最重要的是第一次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这一理念。


如果没有这个理念,也就是在古田会议以前,朱毛的革命军,他们本质上都是“流寇思想”,走哪里打哪里,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保命要紧。


一直到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讲到红军创建初期存在的“不良倾向”时,还特别强调了这种“‘流寇思想’——不愿意安心做建立政权的认真工作,喜欢流动、变换环境以及新奇的经历和事件。


简单来说,流寇思想有这么三个特征:一,不愿意做艰苦工作建立根据地,建立人民群众的政权,并由此去扩大政治影响,而只想用流动游击的方法,去扩大政治影响。二,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三,不耐烦和群众在一块作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正是深刻把握住了游民意识与流寇思想在精神内核上的一致性,毛泽东准确地抓住了红军中流寇思想产生的根源。在后来他在《给林彪的信》,《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给流寇思想与反流寇思想进行了批判。


在古田会议没有召开之前,朱毛的革命军依旧是缺枪少粮的军队。他在古田会议召开后,革命军在精神上已经完全蜕变,让革命铁军都清晰一点,那就是:我们为什么打仗?我们的终极方向去哪?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这些问题不断在革命军的大脑里深化,革命军也在一步步把这些问题去落实在行动上。一旦发生这种改变,那瞬间流寇就变成革命铁军了。


对企业与公司来讲,领导要永远雕琢两样产品。一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产品,售卖顾客的,二是这个企业与公司的组织,这是领导需要不断雕琢的产品,打造铁军组织。


这两样产品的雕琢必不可少,产品想要销量好,必须精雕细琢与竞争对手具有差异性,不可取代性。而组织想要强大,充满持续的激情与动力,也要靠精雕细琢才行。


所以,顶尖的产品经理都是双管齐下,两个产品都抓。你看,所有流寇,土匪以及军阀,也是抓打仗,抓军队,他们每天都在认真干这件事。


但是真正的领导者,顶尖的产品经理都在抓思想,抓政治,而这些只有少数天才才能做的出色呢。


比如,毛泽东,现在的互联网战神创业教父马云,他的阿里铁军这个组织是怎么练成的呢?他的十八罗汉是怎么找到并且打造的呢?


就两点,企业使命与文化。而使命与文化又是哪里来的呢?肯定是企业领导人的思想产生,而这些思想,使命,文化不断深化企业组织,给组织灌入鲜活的灵魂,不断推动组织向前发展。


那毛泽东呢,他在打造与雕琢“革命军队”这款产品上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为何废除肉刑?如何团结农民?出现逃兵该怎样处理?给老百姓卖红军债券该怎么卖?每个月军饷发多少,该怎么发?等,其中最为用功的就是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写的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他在打磨产品时,自己亲力亲为,展开调查,最为著名的寻乌调查,写了近二万多字的报告。


当然啦,毛泽东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不光是对企业而言,对个人来说也有很大启示,人人都是创业者,产品与组织就是你自己,那如何来雕琢你自己这款产品呢?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政治与文化。这些往往并你的能力更重要,它是你的领导哲学,这样你才能领导你自己走向胜利。


如今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也就是不缺产品产品的时代,消费者去买哪家不是买,为什么就偏偏买你家的呢?


那就是你企业,公司,个人有限公司的价值观、使命、愿景等这些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十分重要的东西?


消费者为什么买?之所以买,就是特么冲着这些去的,就是使命啊,一个企业与公司,或者个人如果没有使命,那就没有灵魂,早晚会失败,走向极端。


那使命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或公司,或个人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意义呢?


第一,激发工作内驱力与工作激情。二是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问题。


比如,当时的张学良,蒋介石的军队都是正规军,从外表到整体形象非常利索,装备方面,有枪有炮还有钱,而实际上这些正规军的性质还是土匪,军阀,流寇流氓,为什么打不过外表惨不忍睹,表面乞丐,瘦骨嶙峋的毛泽东的革命铁军呢?


原因就是这些革命军都是经过了爬雪山过草地的两万五长征训练的,而且革命军都有强烈的使命感。而蒋介石的军队没有使命,流寇思想盛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打。


也因为这些革命军有共同的使命与愿景,所以,他们的认知,思想以及行为都是同步的,所以能更好的协作与沟通,人人都愿意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牺牲自身利益,保全集体利益,为大局着想,把劲往一处使,那这样的军队与组织将是战无不胜的。


那毛泽东为何提出,“把支部建在连队上”。就是为了把每一个局部与全局建立联系,相互统一起来,相互协作,共同前进。


企业与公司就像一个生物体一样,免疫系统要渗透到生物体的各个地方,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生物体就会出现毛病。


而好的使命的特征是:宏达,感召,形成反馈闭环


比如,红军长征虽然辛苦,但每到一个乡村一个镇,可以打土豪分田地。这时每一个革命军,都能亲眼看到底层穷苦农民分到田地的喜悦,想起乡亲父老,今天的生活虽然穷苦,但迟早有一天解放了全中国后都会大变样的。


这就是反馈闭环系统,不断对人产生反馈,条件反射,那这个系统就会持续的运行下去,这时,使命的价值也就出现了。


相信以上你已经看出:


普通人在打造实体产品与团队这款产品并管理团队时的思维是:制定大量制度与规则,抓打仗(执行),抓军队(产品),也就是抓执行,抓产品本身。


而毛泽东的思维是:抓思想,以思想为前提,抓政治,只有进行革命这群人的思想,政治正确,在这个首要前提下,用思想与文化来驱动激励组织,注入灵魂与活力,让自动自发主动去抓执行,抓落实。


那团队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靠毛泽东以身作则。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提出“自己动手,生产自给,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


连那些军阀,蒋介石他们,即使是死也没有想到,每个共产党员,包括毛泽东都会下地干活。


就是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文化,即使没有任何制度监督,也没有人去偷过懒。


3


第二:正确看待解决问题时的思维。


首先,高手与普通人在看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普通人看问题的思维:停留在表面现象,看问题表象。


一般而言,路径都是这样的:遇到问题--找方法--解决问题.....下次出现问题继续循环这个路径。


这个看表面现象去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往往就会产生负面效果,因为没有根除,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别的问题,然后就陷入了这种死循环中,这就是很多职场人会陷入低级勤奋,低水平重复的原因。


而毛泽东的思维是:抓问题本质


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节指出: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在遇到问题时,会从问题的多个方面思考与分析,比如问题的背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何时何地,当时我在做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它的本源,本质是什么?


于是,他就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与分析,把自己的思路总结为:有问题--正确认识与界定问题--分析出现问题原因(调查)--抓问题本质--解决问题。


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大大削弱,剩下的力量像火苗快要燃尽,此时,大多数人心里开始慌了,变得颓废,还非常悲观,搞得人心惶惶。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些人仅仅就看到1927这一场革命失败的是个事实,就因为一次的失败的表面现象,就认为革命不行了,干不下去了。于是就开始悲观起来了。


甚至有人还问“革命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这就是只看到表面现象,就像很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旦这个人在一方面犯错,做的不好,就会彻底否定这个人的所有。看到一个人表面光鲜亮丽,就感觉此人好牛逼啊,一味盲目的崇拜,却从来不去分析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变厉害的?牛逼的背后的实质是什么?


回到正题,那当时对毛泽东而言,即使别人再悲观,唯独自己不能,他总是能从实质抽丝剥茧,让他想起了老祖宗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的是即使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而且在当时的中国环境里不仅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简直就是必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那毛泽东是从哪里看到解决即使当时的主观力量削弱,革命依然有胜利的可能性,而且还是必定会胜利呢?


是因为他进行了科学分析,在加上五四运动实践的证明,结合当时中国处于的环境是英国,美国,日本在中国的斗争已经到了十分惨淡的地步,反革命高潮在滑落。


在当时引起革命高潮的矛盾日益尖锐,国际上,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与它们本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而帝国主义争夺中国越迫切,那帝国主义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就越迫切,这就造成中国各派的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混战。


于是造成赋税加重,就加深赋税者与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伴随而来的就是帝国主义与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激化,从而又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那中国的工人肯定不答应,肯定会起来反抗。


而中国商业资本的剥削和政府的赋税加重,又导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化,这让士兵群众经常处于痛苦的环境中,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不得不走上求生的道路。


一方面没有钱开学校,让学生为失学担忧,生产落后,导致学生看不到就业希望,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惶惶不可终日,混乱的局面下,那农民势必会造反,会起来反抗,这是必然。


比如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呐喊,学生罢课等。


因此,毛泽东早就分析出,一切反帝国主义,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不仅会到来,而且会很快到来,而且必然会胜利。


因为当时的中国到处布满了贫民起来反抗的火种,而且这火种会很快被点燃,迅速燃烧起来,谁也不能阻止。


所以,看到了吗?


毛泽东看待问题总是能从问题实质入手,采用科学调查与分析,然后做决策,引导走向胜利。


不是遇到问题去做一些看似正确,高大上,花里胡哨的表面工作,那这样,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出现。


而直接对问题的本质击溃问题,进行斩草除根处理,一次性解决。


那对你来说,你是想从表面看问题,解决问题?还是从问题实质入手,解决问题呢?


4


第三:确立方向与实现目标时的思维。


先来说确立方向时,普通人的思维是:我未来要做什么?


这就跟问:我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性质。


而毛泽东的思维是:既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那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你发现了,也就是他们相信未来不可避免要到来,却不相信未来会很快到来。


所以,他们也就不确定未来做什么?总是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一步看一步呗,反正未来离我还远着呢,即使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


今天干干这个,明天干干那个,青春与时间都彻底荒废了。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者,普通人,带有这种思维也很正常,但是作为一个领导,创业者一旦这样,那随之而来就是陷入僵局。


而毛泽东就不一样了,他的思维是:抓大前提,大方向上的首要问题。


他在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看到了吗?他总是站在实现未来革命成功的首要问题上,站在未来看现在,我现在做什么?枪杆子打哪里?才能实现革命成功。


牛逼的人的思维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看全局,我现在做什么才有未来或者在那个未来里有我现在做的事情吗。


其次,在实现目标时,普通人的思维:我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大概路径是:有目标--计划,努力,勤奋--实现目标


你说对个人来说,这个思维也还可以凑合,但对创业者,领导者而言,如果这样做,那将会输得一塌糊涂。


变成了老板为员工打工,啥事情都要老板盯着,跟在屁股后面催着,那结果就是老板忙的像条dog,而员工整天闲的蛋疼。那老板就没有时间想或处理公司方向与战略等重要问题,那公司肯定会出现问题。


在职场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埋头苦干,各干各的,却不知道把自己的想法,能力经验传授给其他人一起干,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大局限性。


你想想,如果领导几百万红军革命队,只靠毛泽东一个人实现革命成功的这个目标,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因此,毛泽东的思维是:如何让所有人都干,都实现目标。


毛泽东作为军事家,一个只摸过一次枪,没有摸过炮,也没有跟敌人正面交锋上过战场的人,怎么能打赢有枪,有炮,有钱的蒋介石与军阀的呢?


太令人震撼了,原因就是毛泽东清晰与摆正自己的位置,既然是领导,那肯定只抓革命问题的大方向,大战略,大目标,大路线,所以,对一些零散的小事与具体细节的各个事务,他不会插手,而是把权利下放。


所以,毛泽东的思维是:抓大前提,大方向,大目标--理论与实践调查结合验证---形成具有规律性,可操作,可验证,实效性的方法论--将这个方法论传授革命军---让所有革命军都实现目标。


比如在《实践论》中,提到,人类正确的认识与发展过程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实践哲学,一切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会促进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又通过实践上升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又通过实践上升到本质认识,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


而且他不仅提出了实践哲学理论,他还将这些理论运用在战争中,比如提出的: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于是,他将实践的理论方法又进行升华,总结并演化出很多方法呢。就像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就可以变出好多猴子猴孙。


比如他根据不同环境,背景,地理,军队实力,敌人实力,自身优劣势,敌人优劣势,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开展速决战,消耗战,歼灭战,阵地战,运动战,地道战等战术。


看到了么,普通人的思维是怎么让自己干,而毛泽东的思维是如何让所有人都干,都实现目标。


前者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方法,而后者是一个哲学思维,哲学问题。


而两种不同的思维,造成的结果也往往是不同的。


那既不会打仗,又不会拿枪,又没有在战场上杀敌能力的毛泽东,到底是如何让众多革命军听从自己指挥与领导的呢?他又如何做传达的呢?


答案毋庸置疑:毛泽东的思想武器,也就是笔杆子


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笔,二是剑,而笔比剑更有力量。


比如他起草的《反对本本主义》,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批评指导党内存在的只知道做本本工作方面的指导,却忽视调查重要性的党员。以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对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进行批判教育,给出修改建议,等等。


至于毛泽东这一生到底写了多少字?多少篇文章?估计都数不清,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的一生从没有放下过笔杆子,即使到了老年时期,生命最后的一刻,还在写东西,看文件。


也就是说,他用笔杆子讲自己的思想,战略部署,目标实现,存在的首要问题等等传达给下面的军队与党员。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思想战略目的,让下面的人为结果负责,那就放权。


你看,毛泽东并不是这个共产党团队中能力最强的,专业能力可能也没有下面的人强,但是他可以领导比自己专业能力强的人,与他们达成共识,共同实现目标。


那下面的人为什么愿意跟着可能比自己能力弱,不如自己的人,并愿意为ta以及结果负责呢?


答案只有一个:除了文化与使命驱动外,靠的是领导人的思想,思维,格局,见识及态度,以身作则。


5


第四:面对各种各样复杂问题时的思维。


普通人的思维:问题错综复杂,太难了,我怎么解决呢?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不管是生活与工作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有,而且这些问题是一个接一个,有时是成群结队的向你铺开。


此时,很多人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也就是相互矛盾状态。


尤其是是创业者,做企业,市场,产品,精准用户,营销布局,活动安排,团队管理,财务,成交模式,商业模式等,哇,头好大呀。


因此,普通人思维是:遇到复杂问题--无从下手--东找西找,东干西干。


而毛泽东的思维是:调查,分析,定位问题--抓问题主要矛盾---找到问题的本质解---解决问题。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指出:


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一个组织与团队,或者企业与公司难免遇到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令人难以捉摸,但是再复杂的问题,与当时毛泽东建立新中国的初始遇到的整个复杂问题情况相比,真的不值得一提。


在当时的国民党与共产党,为什么会造成两党的联合,又造成两党的斗争,而且还出现在联合时期也存在又斗争又联合的复杂情况呢?


这个关系特别复杂,普通人遇到估计头快爆炸了,而毛泽东就眼光独到,高瞻远瞩,一句话一针见血般指出解决该问题的本质:


而要研究两党的种种特点,更根本的就必须研究这两党的阶级基础以及因此在各个时期所形成的它们和其他方面的矛盾的对立。


你看,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被毛泽东一句话解决。


比如,在当时他就进行了分析,国民党在它第一次联合共产党的时期,一方面有和国外帝国主义的矛盾,因而它反对帝国主义;另一方面有和国内人民大众的矛盾,它在口头上虽然允许给予劳动人民以许多的利益,但在实际上则只给予很少的利益,或者简直什么也不给。


在它进行反共战争的时期,则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合作反对人民大众,一笔勾销了人民大众原来在革命中所争得的一切利益,激化了它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现在抗日时期,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有矛盾,它一面要联合共产党,同时它对共产党和国内人民并不放松其斗争和压迫。


共产党则无论在哪一时期,均和人民大众站在一道,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在现在的抗日时期,由于国民党表示抗日,它对国民党和国内封建势力,也就采取了缓和的政策。


所以,看到了吗?


毛泽东在面临错综复杂的问题时,只抓问题的主要矛盾,把时间与精力都花在解决问题核心本质上,这就会让任何复杂问题都迎刃而解。


6


最后:


我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创业者,人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者,而产品就是你自己,你如何让自己这款产品脱颖而出呢?


那靠的就是你的哲学思想,思维,文化,格局,态度与见识,激活你的组织,燃烧你的激情,只有这样你才能走的更远。


记得呀,毛泽东再一次告诉你:你心里撑着多大的事业,那你思维的视角与维度就有多大,毕竟要把一个领导百万,千万,亿万人的智慧及才华传达给那些心里只容下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只有自己的人,你要让ta参透与领悟并知行合一,那就是做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南昌起义   古田   中国   流寇   革命军   产品   帝国主义   教父   美文   使命   矛盾   思维   思想   领导   组织   经理   公司   企业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