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之规律:自然,社会,思维的根本法则(深度)

最近,就《矛盾论》而言,我和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啦。


这么个亲密法呢?


我们一起经历了三个亲密规律探索时期,分别是:


如果说我第一篇写的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是我们的规律初恋期,那第二篇文章写的矛盾特殊性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就是我们的规律热恋期,而今天第三篇要写的矛盾中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就是我们深恋的规律高潮期。


而且这三篇文章写的矛盾规律都是层层递进的,希望你好好吸收与应用啊。这篇比较偏向于实践性哦。你也可以把《毛选》与我文章一起对照着来看,效果会更好呀。


接下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地思考致富啊。


追求真理,看清真相,掌握规律,持续进化,是我人生的信条。


你的信条是什么呢?能跟我说说嘛,哈哈。


1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我的对象矛盾的第一特点,它是什么呢?


哈哈,不瞒你说,首先,它第一吸引我的特点就是矛盾的同一性。


它究竟具体怎么理解呢?


一句话总结:矛盾着的事物的两个方面,以相互对立的前提存在,与此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又可以相互转化。


这句话中又2个层面意思:


第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呢?是因为事物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面,所以产生了矛盾。


正是因为事物有了对立面才有了矛盾,有了矛盾才会有矛盾的同一性,所以矛盾的对立面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中,这是前提。


又因为矛盾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中,所以矛盾又具有同一性,相互联系。


一句话总结就是:矛盾具有对立面(不同一性),所以,相互对立,因矛盾又具有同一性,所以,相互联系。


所以,这是矛盾同一性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矛盾着的事物以相互对立面存在为前提,又存在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矛盾的对立双方相互联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体。


这是不是就结束了呢?


不是的,同时矛盾着的事物共处一体,既存在对立,又相互联系,同时又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它相反或对立的一面相互转化。


所以,这是矛盾同一性的第二层意思。


为什么事物中会出现矛盾同一性呢?


给你举个栗子,你在职场中,你是不是和你所处的这个公司的所有人都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也就是你们公司呢。


为什么你们都处在公司的统一体中呢?肯定需要一定条件的,那就是“雇佣与被雇佣”这个条件,让你们处在公司这个统一体中。


既然处在统一体中,那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对立的两个方面,此时也就产生了矛盾。


因此,在这个共处的环境中,有矛盾这是人处在共同环境中必然出现的前提。


那有哪些矛盾呢?


比如,由于人与人之间思维,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一个公司有强的人,那势必就有弱的人,有勤奋的人,那肯定也就懒惰的人等。


于是,在这个前提下,人与人,人与公司各个职级,各个部门的人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就是我们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实现共赢。


看到这,有的人可能要问了,那是不是公司这个共同的一体环境中,一方面存在矛盾,也就是两个对立面,一方面又存在统一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这就完了呢?


想啥呢,这样公司肯定不行啊,此时,在一定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同一,又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转化。


什么意思?


刚进公司的实习生可能就对公司业务掌握不够,刚进入社会能力也还不强,在公司处于弱势群体,也可能刚毕业,在习惯了学校生活后,突然进入职场陌生的环境,多多少少产生一些学生思维,也是年轻嘛,有点贪玩,工作上不是很勤奋,有点偷懒。


于是,老板看到,这样可不行啊,就找你谈了话。


就在那次谈话后,你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那时,你决定自己要改变了,也就从那时起,每天你下班后去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经过一年时间,你从公司的实习生,转化成为一个部门经理了,在公司有了自己的一个阵地,此时,你由一个弱者,变成了强者,一个懒惰的人变成了勤奋努力的人。


同样的,一个公司,有人由弱变强,那肯定有人由强变弱,有的人在年轻时,还能拼,好不容易爬到管理层,由于年纪越大,越感觉身体,记忆方面都在下滑,而年轻人敢想敢拼,他发现自己实力不行啦,也只能被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取而代之,面临裁员或职位下降的危险。


那你看,人由弱变强,肯定是你做对了什么,有条件的,或许是你的勤奋与别人的指导,团结合作,人需要沟通学习等就是让你转变的重要条件。那人由强变弱,那也肯定有条件的,或许你做错了什么?或能力不足?不喜欢团结合作,总是喜欢单干等。


同时,需要提醒你一点,如果没有那个“一定条件”的存在,就没有任何同一性,当然啦,人之所以矛盾双方,也就是强弱之间相互转化,不仅需要那个“一定的条件”,还在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双方的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比如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等。


而这就告诉你,人千万不要把事物矛盾的对立双方看成是一成不变,死的,固定的东西。


这是不对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着的,运动着的,有条件的,是活的,不是死的。


就此,你是不是发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把对立的事物不是当做变化的,有条件的,运动着的,相互转化的看待,而是当做一套死的东西,无条件的,死搬硬套来看待,还到处宣传这种思想,制造假象,迷惑别人,达到圈人,圈财的目的。


告诉你,ta这里有一个可以通往成功的地图,以及捷径,或者一套不变的方法论,就跟你死板硬套公式,你只要跟着做,就能成功,怎么怎么样……


这就跟过去的反动派与统治阶级一样,到处宣传这种流寇思想,错误思想,迷惑人民大众,最后达到统治的目的都是一个逻辑呢。


永远记住一句话,天堂的背后是地狱,同样的,捷径的背后恰恰不是捷径,而是深渊。真相,真理就往往藏在深渊背后。


这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极少数人能看到真相,找到真理,大多数人注定一辈子活在表象里,就像煮熟的鸭子,只能任人宰割了。


为什么呢?


大多数人都喜欢寻求捷径,在找一种像大力丸一样的东西,吃了后就能迅速功力大增。他们不愿意面对真相,因为真相往往太过于残酷,他们宁愿相信这世上有鬼,也不愿相信这世上有经世之学,通往大道的真理。


而只有少数人愿意沉下心,追求真理,看清真相,掌握规律。


不过,这里还需要重点强调2点:


一方面是关于事物矛盾着的双方之间相互转化的这个“一定必要的条件”。


为什么这个“一定必要的条件”很重要呢?


因为没有这个一定必要的条件,那矛盾着的事物就不能相互转化。


举个栗子,为什么鸟蛋可以转化成小鸟,而人却不能呢?又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同一性,而人与鸟蛋却没有同一性呢?


原因就是人跟鸟蛋与人鸟之间没有任何同一性可言。首先,人与鸟,人与鸟蛋之间不存在对立面,不存在对立面也就不存在矛盾。其次,没有矛盾,也就没有矛盾的同一性,所以,人与鸟,人与鸟蛋之间不存在相互联系。最后,人与鸟,人与鸟蛋,不存在任何条件让人与鸟,人与鸟蛋处在统一体,而且也不存在任何条件,让人与鸟,人与鸟蛋之间相互转化。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不可能生出鸟,也不可能孵化出鸟蛋呢。


好,这是强调的第一点:任何事情矛盾着的双方的同一性需要在“一定必要条件”下才能达成,否则,任何事物矛盾着的双方都没有同一性可言。


另一方面,说的是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同一性是指客观,主观,现实中具体的矛盾,而且矛盾着的事物的双方之间的转化也是在客观,主观,现实,具体下进行的。


举个栗子,很多人喜欢看一些被神化过的偶像剧,泡沫肥皂剧,科幻电影等,把电视中出现的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事物之间产生的矛盾,看起来这些事物之间的矛盾联系的非常紧密且凑巧,以及事物之间的转化与变化,堪称完美无瑕,太感动了,太羡慕了。


这就是很多人电视剧,肥皂剧,泡沫剧看多了,引起了人在客观,主观,具体现实中存在的一种幻想,不切实际,就跟白痴做梦是一样的。


因为那些肥皂剧,电视剧,泡沫剧中上演的完全是脱离客观,主观,以及现实实际情况的,给人营造的一种假象罢了,所以,顶级优秀的人从来不看那玩意,我只知道他们只喜欢看书,而一些幼稚的人却把这当生活精神食粮一样来投喂自己。


所以,人不要存在幻想,不切实际,否则你只能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


好,以上说的就是矛盾的同一性,说的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以相互对立的前提存在,与此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又可以相互转化。


2


好,说完矛盾同一性,接下来再来说说矛盾的斗争性。


谈到斗争,我想没有人应该不清楚吧,可能大多数此时的心都回到战争年代了吧,哈哈。


嗯,的确是,提到斗争,大家会想到战争,争吵,打架斗殴,竞争,战场上的厮杀等等。


其实,以上这些都只是斗争的一些表现形式,斗争的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不要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以上仅对于斗争的理解呢。


毛泽东有一句话就体现了他一生的特点:跟天斗,其乐无穷,跟地斗,其乐无穷,跟人斗,其乐无穷。


我再补充一句,跟自己斗,也其乐无穷。


那每个人的一生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所以,斗争是每个人一生的主旋律,你要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那你可能会问,矛盾斗争性如何具体理解呢?它有两个性质。


第一个性质:相互对立的任何矛盾着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具备“相对静止”与“明显变化”的两种状态,且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方向相反的性质。


举个古代的例子,有句古话说得好:邪不压正。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那邪恶与正道就是存在着相对立的一对矛盾,首先,邪与正就是相互对立的双方,此时就会有矛盾产生,而且有矛盾,那必然存在两个状态。


第一种状态:同时,刚开始,邪恶相对正义来说,它又是相对静止的,相当于一杆秤,右边正义,左边邪恶,此时是保持平衡的,也就是相对于双方而言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种状态: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对立的双方肯定存在着斗争,它会因因外界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的影响等,一旦这种平衡或静止的状态被打破,也就是一方失败,一方取胜,那必然会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邪恶通过斗争打败正义,那此时邪恶就成了正义。二是正义通过斗争打败邪恶,那此时正义依旧是正义。


所以,一个国家,社会,想要维持两种“相对静止”,也就是相对平衡以及“明显变化”的两种状态,一方面既要相对平衡,另一方面还要明显变化,向好的方向发展,就要制定这些制度规则,也就是法律法规来约束人的行为言行,也就是来维持相对平衡。


其次,国家与社会还要不断发展壮大,从科技,文化,文明等各个方面发展,提升国家与社会的综合实力,才能应对第二种状态,也就是“明显变化”,保持相对稳定,让正义永远凌驾于邪恶之上,尽可能消除一切邪恶。


如果当一个社会,国家,甚至个人,邪恶大于正义的时候,那这个国家,社会、个人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如果一个国家,社会,正义永远大于邪恶,或彻底消除邪恶(当然很困难,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这个社会,国家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家,社会是这样,那个人也是一样的,一个人身上肯定存在善良与邪恶的矛盾,一旦人的邪念大于善念,那这个人就会变坏,很有可能危害社会,他人。


当一个人的善念越来越强,不断压制自己的邪念,尽可能的消除,那这个人身上就会有一种力量,发善心,立正念,这个人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人只能通过修心来应对第一种状态,也就是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心中波澜不惊,遇到任何事不慌不忙,面如平湖,但却胸中有惊雷。


而人也只能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用自我原则,价值观,个人文化,精神,心灵等一些深层次的认知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呢,不管是个人,社会,国家,你都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


不过,斗争不光是我上面讲的例子哦,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人与工作斗争,人与生活斗争,人与人之间竞争,也就是斗争,甚至人的一生都在斗争,有的人放弃了,所以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没有放弃斗争,因此,有所作为。


矛盾的斗争性的第二个性质:不可对抗性质。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矛盾对立的双方,要么一方胜利,一方失败,不可能存在打成平手。第三种情况就是同归于尽,这是很少的。


就拿战争来说,要么胜利,俘虏敌人,要么失败,被敌人俘虏,就这两个选择,当然也不排除存在同归于尽的可能。


就生活而言,你要么向生活低头,一生碌碌无为,低头了就不要后悔,也不要抱怨。要么你选择与生活做斗争,去努力奋斗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所作为。


当然啦,在这里需要提醒一点:无论何种斗争,最终的目的是以保住自己为前提,其次才是消灭敌人。否则任何斗争就失去了意义。


看到这里,最后再多问一句,既然斗争具有不可抗拒的性质,那为什么人还要继续上班斗争,继续生活斗争呢?


这就又回到斗争的同一性,虽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但在生存的条件上,人人必须工作,才能获得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在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以及职业划分的不同的条件下,又把工作中的人人汇集在一个共体中,也就是公司,这样人与之间就能相互联系,相互链接,相互协作与之产生价值。


然后,又因为人与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所差异,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转化,弱者转为强者,强者转为弱者被裁员等等。


所以,即使人与工作之间存在斗争,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有着不可抗拒性,但人还是无法避免要上班,要工作的事实,因为要生存。想要实现梦想,人生的意义,就要与人打交道,与人相互联系,相互联结,才能创造价值。个人力量还是极其有限的,当然啦,何况,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一个共体而独自生存,工作不可能,生活就更不可能。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也许是每个人最好的宿命吧。


斗争吧,后浪,前浪们。


3


好,看到这,相信你已经对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所了解了吧。


接下来,你可能会产生疑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不过,说到它们的区别与关系,真的还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有必要好好跟你唠唠叨叨一句。


在第一部分我跟你聊了任何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它指的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个方面,以相互对立的前提存在,与此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又可以相互转化。


在第二部分,我跟你聊了任何事物中矛盾的斗争性,它指的是相互对立的任何矛盾着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具备“相对静止”与“明显变化”的两种状态,且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方向相反,而且具有不可对抗的性质。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还记得前面我跟你聊的矛盾的同一性吗?就是在说矛盾着的事物双方在相互对立的前提下,才会有矛盾着的事物双方的同一性,同时,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又得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让相互对立着的矛盾着事物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共处一体。


因此,你也就不难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中的,这是第一点。


其次,发生事物矛盾的同一性,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共处一体,相互统一都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缺少这个条件,是万万不能的,也是构不成矛盾一说的,那就更不能共处一体,甚至相互转化了,所以,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它是有条件的,相对而言的。


这是第二点。


再其次,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处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性的。

《矛盾论》-毛泽东


比如,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国家的发展,这个漫长的过程,从一开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矛盾的斗争性存在,同时,正是因为这个过程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所以,它促进了,也在推动人,社会,国家的不断发展与变化。


不管你是人,还是社会,还是国家,只要你存在,就避免不了存在矛盾的斗争性,它存在于人,社会,国家发展过程中,甚至一切过程的始终。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是第三点。


最后,你还要记住更重要的第四点。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性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矛盾论》-毛泽东


说的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也就是事物矛盾的法则,即是说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也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而矛盾的同一性也称为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称为对立。这就是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这是第四点。


最后,综合以上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区别与关系就四点:


第一: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中。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三: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四:矛盾的同一性也称为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称为对立。这就是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或规律。


在这里,理论上就说完了,此时,你也知道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因此,当你在面对任何事物时都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一起应用,既要看到矛盾同一性,也要看到矛盾斗争性,这样效果更好。否则就会吃亏,吃败仗。


具体怎么理解呢?举个很简单的栗子你就明白了。


国家一直以来倡导“求同存异”,关于“求同存异”,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现着中华人民的智慧。


这里的“同”就是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各个国家自身矛盾的同一性,“异“就是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各个国家自身矛盾的斗争性,求同就是说国与国之间,在允许“存异“,也就是存在矛盾的对立前提下,国与国之间可以存在不同,但在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国家都处于地球这个共处的大环境中,同时又在各个国家需要发展壮大的条件下,各国应抛开各国自身的利益与矛盾斗争性,与之相互尊重,相互联系,互帮互助,和谐共处,共谋发展,实现共赢,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目标为重。


因此,在处理和面对各个国家之间的问题时,你不仅要看到各个国家之间矛盾的同一性,也要看到各个国家之间矛盾的斗争性,而且还要看到各个国家自身矛盾的同一性,也要看到各个国家自身矛盾的斗争性。


当然啦,以上只是拿国家举例而已,其实,不光是处理与面对国家与国家,连处理与面对社会与社会,社会与国家,甚至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相通的呢,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呢。


以上只是我举的一个事物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也是事物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简单应用呢。


那你如何更加灵活具体的去应用呢?有没有方法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4


这里你必须得注意两条原则:


第一:面对任何事物时,既要看到统一,也要看到对立,也就是对立统一就结合起来。撇开矛盾同一性只看矛盾斗争性,或撇开矛盾斗争性只看同一性,都是大忌。


为什么呢?


如果你只看矛盾同一性,撇开矛盾斗争性不看,那你势必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什么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呢?


事事妥协退让,受人操控,喜欢迎合别人,俗称拍马屁,宁愿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渐渐失去独立思考,让别人实现圈人,圈财的目的,慢慢彻底沦为别人的精神奴隶,受别人宰割,欺压。


比如,在职场,只看到同一性的人往往都会吃亏,走很多弯路,受别人摆布,为人方面为了迎合别人,为他人方便,生怕得罪别人,慢慢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东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与不喜欢的人来往,然后贴上别人的东西。


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时常会受伤,反而还得不到别人的好。


如果你只看矛盾斗争性,撇开矛盾同一性而不看,那你势必会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什么是左倾错误呢?


就是盲目主义者,头脑发热,只只知道一死相搏,跟敌人死拼,讲求用武力解决一切,事能不能成,先干一架再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比如,工作与生活中是个盲目者,遇到事情或者别人的鼓动,虽然不去迎合,也不擅长拍马屁,别人说什么就干什么,从不思考,为什么要干?干的意义何在?就是连这件事的性质都没有搞明白,就一股死脑筋地去执行,跟困难与挫折硬碰硬,到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挫折困难没有打败,自己也打的半死不活,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基于以上,你在面对与处理任何事物时,既要看到事物矛盾的同一性,也要看到事物的矛盾斗争性,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效果才会更好。


第二:既看对立,又看统一的同时,又有主次之分。


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我们说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呢,就是说事物矛盾是一个运动的状态,一个过程,所以,事物的矛盾在其运动的过程中,因事物的性质不同,导致的矛盾也就不同,同时,事物的矛盾在各个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也是不一样的。


此时,可能很多人就懵逼了,因为事物运动发展的这个过程太复杂了,让ta无从下手了。


真的是这样吗?


你还记得我之前写的一篇矛盾之法的文章吗?它就是你刚好研究复杂过程,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呀,其中就提到一个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你还有印象吗?哈哈。


那同样的,你要研究事物矛盾运动的复杂过程与规律,在其发展与运动过程中,依性质,条件,各个阶段的不同,对应的抓各个阶段对应的主要矛盾。


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统一与对立,那就肯定存在一个在一定条件下占主导作用,另一个占次要地位。


这一环非常重要,不管是对你工作,还是生活而言,你就能很好的处理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关系,抓大放小,抓住实质,解决问题呢。


具体如何做呢?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的静止的状态和显著的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1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2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的变化的面貌。

《矛盾论》-毛泽东


在教员这种话中,主要两个关键:


关键一:提到的任何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一是相对静止,二是显著的变动状态。


关键二:当事物的运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只存在量变,不存在质变,所以看似静止无变化;当事物的运动处于显著变动状态时,事物的量变达到一个至高点,引起了事物的质变,所以看起来事物有明显变化。


这里也因此给你2点启示:


第一点:当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发展阶段处于量变状态或阶段时,那事物的矛盾同一性就占主导地位。


此时,你应该尽最大努力让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发挥最大效用。


举个栗子哈,刚开始写作的小白,ta在写作的前期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矛盾,比如,想写但又怀疑写不好。当然啦,不止这一个矛盾,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啦。


其实,刚开始学写作的人都是处于事物矛盾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量变阶段或状态,这个阶段主要发挥矛盾同一性。


也就是允许存在对立的矛盾,也就是想写但害怕写不好,也就是知与行的矛盾,懒惰与勤奋的矛盾都在。然后在喜欢写作这个条件下,加入一个写作的组织,与写作人群共处一体。然后又因为有了自己努力写作与别人帮助的条件,你与写作伙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你写的文章发出来让别人点评,挑出毛病,你继续优化,别人写的文章发出来,你又去点评,帮助别人提升写作优化,然后又通过写作与别人相互联结,慢慢地,从写文数量上不断增加,当你写的越来越多,训练越密集之后,长时间积累,可能就一下子达到了质的飞跃,从写作小白转化为写作大神。不是说有多么牛逼,至少你要比刚开始写作能力提升有很大进步,超过了60%的人了。


再举个例子,在职场上,刚毕业参加工作或者毕业工作两三年的人,都处于一个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的量变阶段或状态,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事物矛盾的同一性作用。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同一性占主导作用,因此你只有不断的去多做一些对你成长有利的事情,与人合作,相互协作,相互联结,也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不止上班在公司多做事,下班在闲暇时间,也要利用起来多做有助于成长的事,先从数量上的增加,慢慢试探出自己擅长,热爱的事情,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后,然后又可以接项目,带团队,这时你可能更加的忙,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但也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当然啦,这个阶段也存在事物矛盾的斗争性,比如你与其他员工都是竞争,也就是斗争关系,只不过在这个阶段斗争性占次要地位。


经过几年的磨炼后,你发现你的带团队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以及综合素质都提升了,于是你开始折腾,想要自己创业当老板,那此时,你从一个普通员工,经过三四年的打拼,转化为一个创业者,老板,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啊。


当然啦,在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过程中,事物不可能一下子从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呢。必须要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同样的,你刚开始写作就不可能一下子就写成大神,这是不可能的。你也不可能从一个刚毕业的人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即使你说你有很强的底子,那底子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而成。


第二点:当事物中的矛盾运动发展阶段中处于质变状态或阶段时,此时,矛盾的斗争性占主导地位,你应该最大的发挥事物矛盾斗争性的效用。


再继续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当你从写作小白,逆袭成为写作大神,那此时你的性质就变了,也就是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占主导地位,而事物矛盾同一性占次要地位,因为你已经在写作方面找到了自己的领域与擅长,所以,此时,写作的矛盾同一性变得次要,而写作的矛盾斗争性占主导地位,你要打造独特的标签,在写作领域做到与别人不同,也在写作提升,底层逻辑,如何写做?等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那此时,你与其他那些写作的人都是竞争,也就是斗争的状态或阶段了。


因此,在这一阶段,你主要狠抓矛盾斗争性,在一个独特的领域不断斗争,不断深耕,做专做精。


比如你要在文学创作方面做斗争,ta要在职场写作方面做斗争,其他人又想在商业写作方面做斗争,等等。


再比如,还是拿上面的例子说吧,当一个普通员工逆袭成为创业者,老板,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后,这个阶段身份一变,性质也马上改变。


此时,你应该发挥事物矛盾的斗争性效用。在这个阶段,事物的矛盾斗争性占主导地位,而事物的矛盾同一性占次要地位。


当你是普通员工时,你可能想得更多的是多做事,多实践,多学习,多与人相互扶持,相互交流,相互联结,多做事等一些局部细节问题,说白了就是在工作中多做事,与人相处,联结与协作,积累工作经验。


就是在这个阶段,可能你做的事情大多是与同一性有关的,当然也不排除有斗争性,比如你与其他员工,只是这时还不显著,很次要,是因为在这时,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占主导地位,而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占次要地位。


但一旦你从普通员工变成老板,创业者,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此时事物的矛盾运动就进入第二种状态,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占主导位置,而事物的矛盾同一性占次要地位。


此时,你的竞争,也就是斗争对象,是老板与老板之间的斗争,也称竞争了。因为员工只跟员工竞争,或斗争,而老板只跟老板竞争,或斗争。


所以,你不能再要求自己还是一个员工一样,多做事,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老板处理,那会把你累死的,迟早被别的老板打压下去。


你需要抓你所斗争性的一切事物的矛盾斗争性,你的斗争对象是老板,那肯定是抓公司大战略,大前提,大方向上做战略战术布局。


其它一些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等事物矛盾同一性的细节性,琐碎的事情,把权利下放,管理团队,让下面的人为结果负责。


你只需要抓大放小就可以了。只有这样你才能活下来,避免饱受别的老板打压。


所以,在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发展阶段中,在什么阶段?什么位置?什么身份?就要抓什么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解决难题,立于不败之地。


5


最后总结一下,看到这里,关于《矛盾论》的所有篇章都写完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特殊性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矛盾的同一性(相对性)与斗争性(绝对性)。


尤其是矛盾的统一(同一)对立(斗争)法则与规律,这一点要牢记。


还有就是在研究矛盾特殊性与相对性时,你要提醒自己区别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当你在研究矛盾普遍性和斗争性时,要提醒自己注意各个不同的斗争阶段的区别,否则就会犯主观性错误。


最后的最后,用教员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矛盾论》-毛泽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斗争性   矛盾论   矛盾   鸟蛋   社会   量变   条件下   美文   对立   法则   深度   事物   规律   也就是   思维   状态   阶段   条件   自然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