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俗语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一些我们经常使用,却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买东西,为什么不说是买南北?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上厕所,下厨房。为什么一上一下两个字。为何上下有别,为什么不能反过来用:下厕所。上厨房呢?

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第一种说法:跟中国古代风水建筑息息相关

古人是非常相信风水的,尤其是在建筑方面。古人建筑房子,必定是按照风水学来建筑。古代的房子一般是四合院的形式来建造,讲究要坐北朝南,南北通透,冬暖夏凉。

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它的格局和方位设置,最早决定了“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

古人建房子,大到宫殿寺庙,小到穷巷陋室,都是按照《周易》中的“五行学说”来修的。“五行”分别应对着“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所以在房屋建筑来说,厕所总是修建在北面偏东的位置。俗话讲“肥水不流外人田,粪便在古代可是上好的肥料。北是水位,东是木位,水生木,厕所建在东北侧。表达了人们希望庄稼丰收的美好愿望。

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而厨房就建在南面偏东的位置。风水说:东为木,而南为火,木生火。正适合生火做饭。所以在古代,厕所和厨房在民居里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厕所在东北,厨房在东南。
根据上北下南的原则,就是厨房走就是向南走,厕所往北走。所以上厕所、下厨房也就由此得来。

第二种说法:文字引申含义

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汉字词义的演变同人们的认知实践、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征都有密切的联系。

上,高也。—《说文》。

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上”本义是“位置在高处”,通过隐喻可以表抽象观念的“高”,进而又可以表示处于最高领导地位的国君等,于是人们对“上”产生了“主观移情”现象。人们对“上”怀有“敬畏”之“情”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上”作为动词时的各种引申用法随之受到了影响,后来,人们就常常在主观上认为重要的地点前用“上”。相对应的就是下。

下,底也。—《说文》“下”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引申为底下的、卑微的。

中国古代都城多在北方,因为北为尊。最南都城南京,也没过长江,大部分在北方。所以在人们心理主观上认为南方应该称臣于北方。

下厨房。厨房是仆人和女眷进出的地方。传统观念认为“君子远疱厨”。在这种观念下,作为女人,就应该在厨房做饭伺候一家人,还有就是古人有使用丫鬟仆人的习惯,她们就应该呆在厨房。认为是又脏又累的,侍者应该做的事情。而正房比较高大,厨房比较矮小,正房去厨房是由上而下。

“上厕所”

“圂,厕也,从口,象豕在口中会意。”-《说文》

“圂”“厕”说明当时的厕所和猪圈是结合在一起的,从各地汉代遗址出土的猪圈模型可以看出,猪圈与厕所是连在一起,圈厕结合为积肥提供了方便。茅厕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猪圈和人方便的入口,下层是个大粪池。故,因厕在上层,所以成为上厕所。

这就是上厕所下厨房的另一个由来。

第三种说法:尊卑地位体现

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在古人的观点里,上是代表尊贵的,而下代表卑微的,男尊女卑,比如皇帝就是最为尊贵的,所以称为皇上。而皇子、皇后是比较低姿态的,所以称为殿下。而在厨房里,大多数都是由女人来做饭的,即便是富贵人家也会找下人来做,所以女子去厨房就会用下厨房来表示了。

而到厕所方便需要本人完成,为表示自己尊贵身份就用“上”厕所了。

南宋学者朱熹在《蒙童须知》当中记载:“上则去外衣,下则必盥手”,由此看来,古人有身份的上厕所是需要有人伺候脱外衣的,身份地位可想而知,所以用上厕所来体现这个人的尊贵。

结语

总的来说,从古至今,上厕所下厨房主要原因是我国古代风水学中的上北下南以及我国总体地势。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制度森严,对一个名称的命名也非常有讲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小一个被大众所忽略的寻常名字也包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深刻的寓意在其中。

长知识了,俗语:“上厕所”“下厨房”为何上下有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都城   厨房   正房   生火   猪圈   俗语   美文   尊贵   主观   古人   风水   厕所   说法   观念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