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马的马拉松长跑谁会赢?远古人类狩猎:先跑废你,再近身猎杀

马拉松赛跑你应该见过不少,甚至参加过,但人与马赛跑的马拉松比赛,你可不一定见过,甚至不一定听说过。

人与马的马拉松长跑谁会赢?远古人类狩猎:先跑废你,再近身猎杀

01

每年6月,在英国的拉努蒂德维尔斯小镇上,都会举办一场人与马的马拉松大赛。

这是当地的一项传统赛事,非常出名,至1980年第一次举办后,已经有整整40年的历史了。

当然,这并不是纯粹的人与马的赛跑,因为在马背之上,还要负重一名骑手,以便指挥奔跑方向。

即使如此,许多人也认为,以人的体力,怎么能跑过马呢?

刚开始的比赛,每年都是马和骑手获胜,这是在预料之中的,然而,在2004年的比赛中,人类却首次获得了该赛事的胜利,图中的这个帅小伙,就是第一个跑赢奔马的男人,来个掌声吧!

人与马的马拉松长跑谁会赢?远古人类狩猎:先跑废你,再近身猎杀

三年之后的2007年,人类又获胜了一次,尽管在40年中,人类仅仅获胜两次,但纵观整个比赛历程,其实人类和马之间的成绩差距并不大。平均下来,最快的马也只比最快的人领先十几分钟。

而且这里要注意,该比赛的全长并不是普通的马拉松的42.195公里,而是仅有35公里,因为超出这个距离,马在比赛中就可能受伤。

但对于人类来说,世界上最顶级的马拉松赛,全程足足有4345公里,完赛时间是51天。

所以,如果把赛程加长几十公里,人与马的长跑对决,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02

那么,我们人类的长跑能力真的如此出众吗?

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学家从进化学的角度提出过“耐久奔跑假说”。

在大众的认知中,人类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很羸弱的动物,速度比不过猎豹羚羊,力量干不过狮子老虎,游泳不及鱼类、爬树不比灵长类,也没有鸟类的飞翔本领。

我们之所以最终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凭借的就是极度发达的大脑。

但是,人类学家们在考古研究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大约250万年前,我们祖先的食谱里就出现了大量的肉类,包括那些跑得很快的羚羊,兔子,鹿,野狗的肉。

人与马的马拉松长跑谁会赢?远古人类狩猎:先跑废你,再近身猎杀

可是,人类最早使用火种是在120万年前,而比较锋利的,可以远程攻击的武器,例如石制的长矛,更是在20万年前才被发明的。

也就是说,在25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除了能直立行走外一无是处,他们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就是削尖了一点的木棍,但这也只能近距离防身。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肉是如何获得的?

早期人类的狩猎生活就像是一个谜团,一度困扰着许多人类学家,直到“耐久奔跑假说”的提出。

人类学家们认为,早期人类狩猎的唯一方式就是耐力奔跑,简单说,就是靠着长距离的奔跑先把猎物跑“废”,然后再近身猎杀。

03

当然,这种说法是有理论依据的。

首先,从体表特征上,人类是最适合长跑的哺乳动物。

体表无毛,汗腺发达,可以边跑边呼吸,这些综合起来就造就了一个非常发达的散热系统,而散热可以说是长跑中最大的障碍。

人与马的马拉松长跑谁会赢?远古人类狩猎:先跑废你,再近身猎杀

反观其他动物,因为体毛茂盛,汗腺也不发达,在奔跑中散热效率极其低下,随着体内温度不断飙升,最终倒下不是因为劳累,而是因为过热。

其次,从身体构造上,人类发达的颈部韧带,在奔跑中可以保持头部稳定和平衡,极短的脚趾、利于减震的足弓、较窄的胸腔与盆骨、发达的臀肌等,都在长跑中占尽了优势。

最后,人体特有的神经机制在人类长跑中,还会释放大量的内啡肽,这种物质被称为“脑内鸦片”,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奔跑中的劳累,为跑者提供愉悦感,并且不会上瘾。

综上由此可见,我们人类可是天生的跑者。

另外,如今的一些原始部落里,当地的居民仍旧还保留着耐力奔跑的狩猎方式。

例如非洲的布希族人,他们经常在40℃的高温下,连续几个小时追捕大捻角羚,直到后者四肢发抖、呼吸急促地倒地。

还有墨西哥的原住民塔拉乌马拉人,每天能跑80~130公里,对鹿群穷追不舍;澳大利亚北部的土著,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当地的袋鼠。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追踪技巧,狩猎中完全可以跑跑停停,但最终,猎物因为先天上的长跑劣势,难以逃脱被缚的命运!

看到这里,你是否有种放下手机,奋力奔跑的冲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长跑   马拉松   奔马   人类   骑手   人类学家   汗腺   假说   体表   人类学   耐久   羚羊   耐力   远古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