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人来说,主食是越少越好吗?

说起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学问很多 …

有的人,经常出入于大酒店、大饭店,在酒肉菜之后,已经很饱了,主食吃得不多,当要求他饮食控制时,他就会说"我吃得很少"。也有一些患者,认为主食中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高,对血糖影响大,吃的越少越好。这些想法都有失偏颇。

对糖尿病人来说,主食是越少越好吗?

真的是"主食越少越好吗?"


纵观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史,最初阶段人们经历了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的"饥饿疗法",虽然在当时也取得一点疗效,但作用不持久,收益不大。


后来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也曾风靡一时,但由于血脂异常、心血管并发症高发、糖尿病酮症频发,最终被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所取代。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快速分解吸收后可以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这通常是患者的主要顾虑,因此,指南也建议可以适当选用富含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


升糖指数(GI)的概念我以前就介绍过了。根据GI值的高低,把食物分为高GI食物,中GI食物和低GI食物。


高GI食物 …

高GI食物是GI>75的食物,主要是主食类的食物。如粳米、大米、小米、精粉白面等,GI为90-100,属于高GI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大;像绿豆、燕麦片、荞麦面、玉米面等GI在80-89之间,虽然较精米精面稍低,仍然属于高GI食物。

对糖尿病人来说,主食是越少越好吗?

中GI食物 …

中GI食物是GI在55~75之间的食物,包括肉类、根茎类蔬菜、奶类、部分水果等食物。


低GI食物 …

低GI食物是GI<55的食物,包括大部分的蔬菜类、豆类、部分水果类食物。这些食物膳食纤维含量高,消化慢,在胃肠道中停留时间长,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小。


除GI外,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对餐后血糖的作用更加重要。对于部分进主食后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采取分餐或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等方法降低餐后血糖。


主食的快速消化吸收并非一无是处。如中老年人胃肠功能自然退化及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可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会部分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碳水化合物快速分解供能,有利于保证老年人能量供给的需求,并可以帮助其在药物治疗中发生低血糖。


另外,碳水化合物是公认的人体的清洁能源,在体内分解供能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增加肝肾的负担。


此外,如果主食摄入过少,会导致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代谢,产生营养不良、肌少症、免疫力低下等,不利于身体健康。


总之,主食该吃就吃,不能多也不能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主食   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酮症   膳食   血糖   胃肠   吃得   蛋白质   分解   患者   食物   指数   饮食   快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