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小承气汤证之第214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小承气汤证之第214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小承气汤证之第214条


三、里部病辩证

一、阳明病

1、纲领证

3、小承气汤证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脉经》、《千金翼》并作“承气汤主之”,无“小字”。赵刻本,转矢气并作“转气”,今从成本补。《玉函》作“转矢气”。

尾台氏云:阳明病云云,脉滑而疾者,是大承气汤证也。《脉经》、《千金》俱无“小”字,为是。“因与承气汤”以下,后人之注文,当删。

山田氏云:字衍文,当从《脉经》、《千金翼》删之。“腹中”上,脱“汤入”二字,当从前二百十七条文补之。“明日”以下十七字,别是一章,承前文发之。“明日又”三字当作“阳明病”,盖以阳字省文作阳,一讹为“日明病”,再讹为“明日又”已。“不可更与承气汤也”八字,古注文掺入,亦当删之。承气汤不言大小者,要在随证辨用也。言阳明病谵语、发潮热,不大便,脉滑而疾者,此为里实,承气汤主之。本文虽不及不大便,脉证既已若斯,则其不大便者,可从而知也。因与承气汤一升,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是有燥屎,可更与一升以下之。若其不转矢气者,是无燥屎,不可更与之。如是者,宜与柴胡加芒硝汤辈以和之也。阳明病不大便者,其脉当滑疾,今反微涩者,此为里虚,故为难治也。前举谵语、潮热而略不大便,后举不大便而略谵语、潮热,本论错综之妙若斯。尝考古今诸注传,并皆随文作解,而不知其有错误,是其所以愈辨而愈不明也。

渊雷案:

因与承气以下二十七字,毕竟后人注文,删之为是。若如山田所释,服汤不转矢气,当与柴胡加芒硝汤辈,则潮热、谵语,脉滑而疾者,不必是承气证,胸胁不满者,亦可服柴胡汤。如是则仲景审证用药之法,根本动摇,无往而非,以药试病矣。

其改明日又三宇为阳明病三字,以为別是一条,识见甚是。脉微涩者里虚难治,即二百二十条之脉涩者死也。若如原文不改,则服承气汤,不大便,脉之滑疾者转为微涩,此种病变,虽非绝无,亦属仅有,义反隘矣。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承气汤   山田   前文   衍文   谵语   注文   芒硝   识见   伤寒论   柴胡   小字   大便   后人   千金   腹中   明日   中医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