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调胃承气汤证之第70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调胃承气汤证之第70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调胃承气汤证之第70条


三、里部病辩证

一、阳明病

1、纲领证

4、调胃承气汤证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玉函》云:与小承气汤)

程氏云:汗后不恶寒反恶热,其人大便必实,由发汗后亡津液所致。病不在营卫,而在胃矣,法当和胃气。

丹波氏云:阳明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二百五十三条正与此条发矣,

渊雷案:

发汗后,因虚恶寒者,如干姜附子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皆由误治、过治而传为少阴者也。若汗后不虚而实,则不恶寒但热,是太阳已罢而传为阳明者也。

三阳皆属实,皆为机能亢进,太阳实于肌表,阳明实于胃肠,少阳实于胸胁间。实于肌表者,汗之而愈,实于胃肠者,下之而愈,实于胸胁间者,和解之而愈。今实于胃肠,而为实犹轻,故与调胃承气汤。

以上十二条,皆论太阳之传变。结以调胃承气证者,明太阳传变而虚者,多是误治之逆。其实者,为自然传变,非误治也。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承气汤   伤寒论   干姜   附子   津液   芍药   茯苓   甘草   纲领   胃肠   机能   大便   卡片   客户端   中医   医生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