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10来年一路打拼,非常的辛苦,陷得很深,突然有这样一个机会来重新认识自己,是很奇妙的一个事情。原来生命,还有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追求的东西。”

“我为什么学中医”系列讲座,第5场由大师兄王东明,带来了“归途·皈依·归宿”主题的分享。

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

东明师兄是百草箱国医班一期毕业学员,也是百草箱的资深讲师,曾经是一位电台主持人,后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因得遇南怀瑾老师,全心专研生命科学与修证,先后追随古国治老师研习佛理,追随赖世伦老先生系统学习古典中医,跟随五代中医世家李永健博士临床实证。拜道门大德谢国仲老师门下,学习道医、命理,是一位内外兼修,蓄德载物的先行者,对于出世入世都能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两者之间。

他是如何学习和认识中医,研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生活和生命中?将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迪。我们将东明师兄讲述的文字版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大师兄 的中医学习之路。


十年事业打拼,身心遇困境

我在30出头的时候来上海,在上海生活了12年,青壮年时光都在上海度过,我自己感觉上海是一个对个人成长非常有帮助的地方,我很多的学习、成长都是在上海,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传统文化。

缘起说起来,还是很心潮澎湃的一件事。有一些因缘是自己都觉得很奇妙的,我这个题目是“归途·皈依·归宿”。我想大家看到这个题目都能够感觉到,是自己能够找到心灵的皈依。

年轻的时候创业打拼,每天拼命的干,晚上熬夜也很晚,没有两点是不睡觉的,脑子里装满了事。

那时候也不是自己有多厉害,2000年初,我们国家处于发展的一个最高峰期,各个行业都欣欣向荣,经济GDP增长将近两位数。只要你敢干,所有的行业都有大把机会。

我一头扎进去以后迅速就发展壮大了,遇到很多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也不怕,也敢干,过程中慢慢发现水很深。然后往里面不停的投资,不停的砸钱,仍然很难达到所谓专业的程度。

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部分都是靠机会赚钱,往后大家都想要自动升级,然后靠专业赚钱。很多的领域,像我们现在的华为,全球都知道这样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因为它的科技能力已经超过了欧美的发达国家,他的5G技术已经领先了。

而回头来看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大部分都是拿来主义,所有的技术都是拿来用,在用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机会能够被我们创造出来,能够赚到很多钱,但真正想要成为领域的专业者,要补的课太多了,要重新投入的精力资源、金钱太多了,等到好不容易有一点专业能力的时候,发现竞争又太激烈,这个时候又要靠实力来赚钱,靠机会和专业都不够了,要看你的品牌,整个平台的专业控制能力。

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然后再往下发展,靠综合实力了,光靠实力也不够,任何一行都有很多专业的企业在干,且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都参与进来一起干。蛋糕越做越大,埋头进去的人、队伍、品牌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足够大,竞争者足够多,然后发现还是不行,要靠什么?最后冒出来了一个共享经济、共享时代,要靠平台来赚钱,因为靠自己一家的专业已经不够,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办企业发展的心路历程。

整个20年的时间,前10年都处在快速的变动中,整个社会形态、心态、理念通通都在变革。那时候我还特别的崇洋媚外,因为我们所谓的高科技,国家的专业人才确实是太欠缺了。到今天为止20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还是非常的薄弱,我们很强大、很厉害的都是应用技术水平,所以那时候我请了好多人,包括我们的顾问总裁很多都是外国人,发现他们的经营理念来管我们,团队是有问题的,理念冲突太大。

总而言之那个阶段我就是每天一头包,天天晚上焦虑、失眠睡不着,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永远在调整。那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儿子读书成问题,结缘太湖大学堂

后来遇上小孩要读书,老大要上小学了,幼儿园时让他随便玩,上小学得给他找一个好的小学,父母都是这种心态。

托了朋友,好不容易进了上外双语小学,进去以后发现这招实在是太臭了。他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参加各种补习课程,因为他小时候身体也不大好,我们不愿意给他增加太多负担。

上外双语小学当时的面试,大部分小朋友都有一些吹拉弹唱的专长,还有的人民日报可以读80%,识字量太吓人了,他完全跟不上其他三十几个小孩,就倒数第一或者倒数第二。一年下来,我们每天都在接各科老师的电话,我老婆简直是压力山大,要崩溃了。

所以在小学一年级还没读完的时候,我们就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再这么读,会把他读废了,我们自己也得废了。那时候我们开始到处去找,哪里有比较轻松的学校,那种状态下我老婆身体也不大好了,然后到一所中医诊所去看诊。

那位黄医生诊所里面放了很多南老师的书,然后我问他为什么有那么多南老师的书摆在诊所里。黄博士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就跟着南老师,一提起南老师,眉飞色舞讲了好多。

最后我们也聊到小孩的事情,他说南老师在太湖办了一所太湖大学堂,学校没有考试,这个关键词刺激到了我们的神经,马上很激动,赶紧联系。

我记得开学前办了正式的第一期家长禅修,三天,一年要办好几次,我们参加了好多次家长禅修,白天有好几位老师带着我们学打坐,跟我们讲一些关于修行的基本原理。

有一些家长已经是南老师的粉丝了,就是冲着南老师把孩子带进去的。我们是纯粹因为孩子不会读书,为了偷懒然后去的。所以第一次家长禅修是懵的。

之前为了给自己有一点装潢,镀个金,在复旦大学读过总裁班,也有很好的老师讲了两年的传统文化,包括佛法、道家等等,没听进去,那时候学这些东西纯粹想让自己看起来好像有点文化,并不是真的想要学。

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打破执着退出企业,重新认识自己

但去了太湖大学堂,参加这个禅修活动后,禅堂八九十个人一起,虽然腿疼得简直是没地方放,但内心非常的不一样,突然觉得非常平静。10来年一路打拼,非常的辛苦,陷得很深,突然有这样一个机会来重新认识自己,是很奇妙的一个事情。

南老师在下午会出来讲四五十分钟课,晚上在大食堂一起吃饭,会继续在餐桌讲课。三天下来,我看到好多人会流泪,无缘无故的流泪,氛围非常的特别。我自己也非常的激动,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觉得原来生命,还有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追求的东西。

心在外面奔跑了很久,突然那几天,让自己深深的觉得还有另外一种活法,回来以后就疯狂买南老师所有的书,其实在那之前根本没有读过,所有能买到的全部买了,回家开始狂热的读。

把沙发、茶几全部撤了,铺上垫子,装模作样的拜佛打坐,因为那三天都有在太湖大学堂跟着以前的少林寺总教头学易筋经,回去就开始照葫芦画瓢的练,每天觉得内心特别的平静,对企业也开始萌生了退意。

以前觉得这个企业离了自己肯定不行,可能会垮,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个阶段就发现不行,觉得远远比不上往内去追求不一样的东西,萌生一种强烈的愿望。然后就开始慢慢把企业放下了,交给我们的管理团队,成立了一个决策小组,由他们自己做主。

半年以内接到的电话投诉,各种事儿我都非常耐心的听,但不给答案,不回复我的想法是什么,你们自己决定,你们要唠叨我就听,半年以后一个电话都没有了,真的没有人找我了。

从那以后七八年时间,企业真的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偶尔回去一下,有事稍微交流一下,完全是置身事外的。这个过程他们也办成了好多事,发现其实离了我更好,并没有离了我就出大问题,都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执着而已。

蒙受南老关怀,走上心灵皈依路

关于我10年学习的过程。大家看到这个图,是我跟着赖老,还有当时百草箱的教务主任肖老师,就是最边上这一位女士肖老师。

肖老师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是我们百草箱早期的创办者之一。肖老师是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边远地区西藏带孩子,在云南贵州做了很多公益活动,而且把西藏的孩子从小一直带到20多岁,甚至到他们要去读大学或者读专科,帮他们找适合学习的方向,一直到参加工作,是很了不起的一位社会公益人士。

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我们那一次是以百草箱工作组的名义去拜见南老师,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觉得没有资格坐上那张桌子,那一桌全部都是知名人士,或是很重要的一些人士,像南老师身边坐的教授,当时中科大的校长,这些位置是排好的,我们是百草箱工作组,所以让我也坐下。

我内心非常的激动,以前参加好几次禅修活动,一个大食堂好多桌,远远的能看到南老师,听他讲课已经很满足了,坐上一个桌肯定是无比的激动。

南老师对于年轻人也是很关心的,就问了我好几个问题,问在做什么、学什么?我赶紧报告,南老师还竖了一个大拇指。那时候赖老师继续说,现在我专心在学传统文化,好好修行,好好看南老师的书,南老师就突然间不讲话了,冷了一会场以后叹了一口气,说又害了一个。

这句话很重要,我那时候真的觉得非常的羞愧,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作为一个初学者,远远谈不上什么都放下了,开始修行,开始学佛,开始学传统文化,南老师语重心长,其实也是对我那时候狂热的状态一个非常大的警醒。

我们这种刚入门级的人连学生的学生都谈不上,所以也谈不上敲棒子,只是一个那样的叹息而已,但是对我后来的改变意义非常重大。回去以后时时的就在琢磨这句话。慢慢就从那种狂热的状态跳出来了。

当然这个心路历程是很长的,而且后面也有很多的其他学习的过程,对我自己是一个帮助和提升。我回忆的是我学习传统文化过程当中的,对我很重要的老师、师父。南老师,是一个因缘,激发了我想要学习传统文化的因缘。

未完待续

预告:

我的中医学习路(二)|明师敲打,剥离,再造自我

我的中医学习路(三)|跟随行者赖老,深入中医学习

我的中医学习路(四)|拜师识道,认知中医的另一番景象

我的中医学习路(五)|跟诊李博士,实证实修

我的中医学习路(六)|永远在路上,我的职业学徒之路


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

学中医就是学一切

国医十一班欢迎你

(点击)国医十一班招生|学点中医,领取你的哆啦A梦百宝袋

王东明:我的中医学习路(一)|归途·皈依·归宿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东明   复旦大学   中医   国医   百草   归途   因缘   传统文化   学堂   归宿   公益   过程   老师   发现   机会   专业   企业   王东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