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餐桌上的百科知识(39)

说完了芹菜,再接着说说在分类上与芹菜有亲缘关系的另一种蔬菜:香菜。

香菜学名叫芫荽,与芹菜、茴香、孜然等同属于伞形科。芫荽又名胡荽、香菜、香荽,是伞形科芫荽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地区。希腊爱琴海岛上的一处古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过约9000年前的芫荽种子,这是人类食用芫荽的最早记录。最早给芫荽起名的希腊人,可能并不觉得它香。芫荽的英文名“Coriander”源自希腊语“Koris”,意为“臭虫”,形容的是它茎叶的味道。

芫荽这东西很有意思,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深恶痛绝。我周边的人中这两种人都有,弄得每次大家在一起吃饭时,如果由我点菜,我都会先问一句:“有没有不吃香菜和葱的?”据研究,芫荽的特殊气味中,含有一些醛类物质,一些人鼻腔和舌头上的感受器天生对其敏感——他们嗅到的芫荽味就像是“臭大姐”的味道。讨厌芫荽的人,可能对此有不同程度的共鸣。不过统计显示,对此气味敏感的人不多,欧洲人中占3%,东亚人的比例略高一些。总之对大部分人来说,芫荽还是很受欢迎的香草。

闲侃餐桌上的百科知识(39)

至少在两千多年前,随着波斯帝国版图扩张,芫荽就传入印度,被记载在早期的梵文佛经中—因其气味浓烈,被列为“荤腥”(与葱、蒜类似),修行者禁止食用。如今不少印度教和耆那教的信众,依然要守此戒律。经由印度,芫荽传到东南亚一带。大航海时代,欧洲殖民者又把它带到了新大陆的各个角落。中国最早记载芫荽的是西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上面说:“张骞凿空,得安石榴、胡桃、大蒜、胡荽。”芫荽刚刚传入我国的时候,也是按照西来的作物称“胡”的传统,被命名为“胡荽”,后来到了十六国时的后赵石勒不准人们说“胡”这个字,芫荽一度被改名为“香佩兰”,后来又按照波斯语的音译改名为芫荽。

闲侃餐桌上的百科知识(39)

欧洲人吃芫荽与我国不大一样,他们主要不是吃芫荽的茎叶,而是主要用芫荽籽做调料,这种香料与其他香料如鼠尾草、孜然等搭配起来使用,可以产生各种融合的香气,令食物更有味道。

不过,我个人还是像多数中国人一样,非常喜欢吃芫荽的茎叶,不仅仅将它当做一种香草或调料,而且会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的蔬菜来吃的。一般的炒菜、做汤、凉拌菜,我经常会用芫荽做点缀,这时用芫荽多数是茎叶同用,而且是在菜基本上做好了之后再撒上去,然后立即撤火,这样才能保证芫荽的青绿,同时也能确保香味不散。另外一种做法就是让芫荽唱主角了,比如芫爆肉片、芫爆鸡丝、芫爆肚丝等等,都是我喜欢吃也喜欢做的菜。这种“芫爆”的做法主要是使用芫荽的茎,将其切段后与上浆滑炒过的肉片、鸡丝、肚丝等烹在一起,旺火快速翻炒,做出来的菜肉片白嫩,香菜翠绿,味道清爽。

闲侃餐桌上的百科知识(3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佩兰   印度教   梵文   胡荽   芫荽   鸡丝   肉片   香菜   印度   欧洲人   芹菜   香草   调料   餐桌   气味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