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一劳动节想到“加班文化”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一个公共假期,更是一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

我觉得,在欢度这个佳节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这个节日的由来,不要忘记设立这个节日的初心。

19世纪的欧美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以最大限度地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到16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忍无可忍,于1877进行了第一次全美工人总罢工,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出台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某些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到这一天,以芝加哥为中心,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使得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Haymarket Riot)或“干草市场屠杀”(Haymarket Massacre)。

为了纪念这次抗议行动,全世界各地的工人先后举行了一系列抗议活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正式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我们回溯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其实是想提醒今天的人们,不要忘记八小时工作制是一百多年前的先辈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付出了沉重代价换来的,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八小时工作制”是写入我国劳动法的一项职工基本权益。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对这一权利是忽视的,至少是不能严格遵守的。远的不说,就说现在在一些“大厂”中几乎普遍存在的“996”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更何况还有一天奔波远远超过八小时的出租司机和快递小哥等社会底层劳动者,对于他们的权益,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于普遍存在的加班文化,我从心底是极为厌恶的,因为我本身就是加班文化的受害者。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我过去领导的部门曾经长期处于经常性的加班状态。曾经的我,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是例外。翻看我那二十多年的工作日志,绝对是“五加二、白加黑”,平均每年通宵加班的次数不少于25天,几乎没有完整地休过一个节假日,每年除夕全家人都不等我回家吃年夜饭已经成为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无休无止地加班,最后把身体彻底干垮了,等到失去健康、住在医院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所谓的“奋斗”是多么的不值得。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不应当仅仅作为一个公共假期,更重要的是要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职工的合法权益,让“996”乃至“五加二、白加黑”这类词汇早日成为历史的陈迹。

从五一劳动节想到“加班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恩格斯   小哥   美国国会   芝加哥   国际劳动节   干草   工作制   劳动节   资本家   美国   劳动者   由来   抗议   工人   节日   警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