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那些先驱们(1)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忽然有了一种冲动,想讲讲当年那些先驱,那些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从今天起,争取每天一人,逐一介绍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只有58人,分属于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以及旅法、旅日几个小组。1921年7月23日,由上述几个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共13人参加了在上海和嘉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我这个专题,就从上海小组的陈独秀说起吧。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谱名陈庆同,官名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中共一大到五大担任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的一生跌宕起伏,曾五次被捕入狱,累计关押时间达5年以上。在大革命后期,他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被撤销领导职务。1942年5月27日病逝于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享年63岁。

百年前那些先驱们(1)

陈独秀自幼丧父,由祖父教他学习四书五经。1896年,陈独秀以第一名的身份考中秀才。1897年入浙江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触西方近代思想。1901年因进行反清宣传活动被通缉,逃亡日本后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在此期间结识了黄兴、邹容、陈天华等人。清廷为了管束这些学生,向日本派遣了学监,陈独秀和张继、邹容等人偷偷跑到学监那里,强行剪掉学监的辫子,事发后清廷要求日方抓捕几人,陈独秀于是跑回国内。

回国后,陈独秀在上海、安徽各地参加反清运动,先后办过数十个报刊。1913年协助安徽都督柏文蔚参加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要枪决他时,他毫无畏惧,说:“要枪决就快点吧!”多亏柏文蔚及时赶到才救了他。1914年他第四次去日本,开始以“独秀”为笔名发表文章。1915年9月,他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举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917年1月,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来到北京。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为主阵地,发表了大量文章,成为向往新思想的青年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后来毛泽东曾经回忆说:“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陈独秀为此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他的鼓动下,北大和其他院校的学生秘密组织了一个小组,于5月4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对内政外交提出五项要求。11日晚,他到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宣言》时被军警逮捕。他的被捕在全社会引起极大震动,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反动政府不得不于9月16日释放了他。

1920年2月起,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两人初步商定,陈独秀在南方、李大钊在北方共同建立党组织,这就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0年4月,俄共(布)远东局全权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分别会见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其帮助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成立,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陈独秀担任书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陈独秀因故未能出席,但他写信给与会代表,就党员发展与教育、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用、党员的纪律和群众路线提出了四条指导性意见。大会选举他担任中央局书记。这一年,他42岁。

从1921年7月到1927年7月,陈独秀一直是一大至五大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在这段时间中国革命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与陈独秀息息相关,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国民党内形成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集团。由于受共产国际的影响,陈独秀从维护国共合作的愿望出发,对国民党右派一味妥协退让,致使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窃取了大革命的成果。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半个月后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80多人,陈独秀在会上做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众多代表对这一报告表示不满,针对报告要求发言的多达38人。最后,五大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否决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指出了其危害,陈独秀也做了检讨。

五大之后,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跌入低谷。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了改组,停止了陈独秀等人的工作。7月23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抵达武汉,宣布中共中央犯了严重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要改组中央。随后罗明纳兹又来到长沙召集会议,要求与会者签名“打倒陈独秀”。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上罗明纳兹做了报告,并通过了罗明纳兹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在陈独秀的领导下,执行了“客观上出卖革命的机会主义”错误方针。与会的李维汉等人提出应当邀请陈独秀参加,给他自辩的机会,被罗明纳兹回绝。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

陈独秀为此对共产国际非常不满。1928年7月中共六大召开,共产国际要求陈独秀出席,他拒不出席。此后,他越走越远,组织成立了反对派小团体。有鉴于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9年11月15日开除了陈独秀的党籍。一个月后,陈独秀召集了一群立场相近的人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一方面表明拥护托洛茨基、反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另一方面又创办《火花》等杂志,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

1932年10月15日,国民党政府逮捕了陈独秀,并准备将其处死,经过国内外人士多方营救,改判为有期徒刑8年,直到1937年8月,因抗战形势紧迫,共产党和爱国民众要求释放政治犯,陈独秀才得以获释。

出狱后,胡适劝他去美国,王文元劝他去香港,董必武劝他写一个书面检讨回党工作,都被他拒绝。1938年8月陈独秀来到四川江津,深居简出,与妻子潘兰珍过着清贫的生活。

1942年5月12日,陈独秀听信偏方,喝了发霉的蚕豆花煮的汤,引起腹胀,13日包惠僧看他,他一高兴又喝酒并吃了许多四季豆烧肉,夜里呕吐不止,最终于27日病逝。6月1日,陈独秀被葬于江津县大西门外鼎山山麓康庄,1947年由其子陈松年将灵柩运回故乡安庆市郊北关重新安葬,碑刻“先考陈公仲甫之墓”。

1979年10月,陈松年征得当地有关部门同意和资助,以延年、乔年、松年、鹤年四个儿子的名义重修了墓地。新立的墓碑上刻有“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碑后面是一个不大的土堆。安徽省政府于1998年5月批准陈独秀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同年中央领导对陈独秀父子故居和墓地的问题作了批示,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计划投资1300万元,对陈独秀墓进行全面修缮,开辟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供后人瞻仰。陈独秀墓是在原墓的基础上升高扩大,用汉白玉包盖为半球形,墓基是用汉白玉铺砌的两层平台,四周有雕石栏杆,墓前有宽阔的石阶和通道,两米高的黑色花岗岩石碑,这已是第五次为陈独秀的墓立碑。碑上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大字。2001年经保护性维修后,总面积1058.85平方米。2013年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前那些先驱们(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新文化运动   全国代表大会   江津   中国共产党   学监   共产国际   中共中央   右派   安徽   武汉   先驱   国民党   上海   党员   中央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