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晾”你可听说?秋季养生贵防“燥”,虽凉未寒仍须“冻”


夏去秋来,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肃杀意境,一片“燥”情,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缩增多。“秋燥”的特点是在一般感冒症状的基础上,伴见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表现为发热,有点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唇裂等。

这类病症虽不是大病,但如不及时治疗,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出现发烧等风险。如果及早药物介入,预后都较为良好。

“春捂秋晾”你可听说?秋季养生贵防“燥”,虽凉未寒仍须“冻”

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推荐各位看官认真读完,感觉讲得还不错的加个关注,点个赞,收藏、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家人。您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动力。

预防秋燥伤人

第一:首先要加强锻炼。秋天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大好时光。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爬山登高、冷水浴、跑步、散步、做操等。

坚持锻炼,养神强身,能提高机体的耐受能力,有效地抵御秋燥之气的侵犯。


第二:要注意精气的收敛护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由长转向藏的收敛过程,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的变化,体质也随之发生“收”的改变。

因此要特别注意体内精气的收敛护养,注意劳作与休息的科学安排,活动量不宜过大,不要劳累过度,更不能经常搞得大汗淋漓,以免着凉,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春捂秋晾”你可听说?秋季养生贵防“燥”,虽凉未寒仍须“冻”


第三:注意饮食调摄。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芝麻:有良好的润燥作用。“润燥”是秋季养生方法,并不是仅局限于芝麻,还可多喝些开水、清淡茶水、豆浆、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萝卜、番茄、梨、柿、百合、银耳等润肺清燥的食物。

“春捂秋晾”你可听说?秋季养生贵防“燥”,虽凉未寒仍须“冻”


这里先介绍几则简便汤饮配方:

1.:大鸭梨3个,带皮洗净后,切成碎块,凉水熬汤,食梨饮汤。

2.木耳芝麻汤:黑木耳若干,温水泡发,黑芝麻若干,置于锅内,大火炒香。加水煎熬,加白糖调味,分多次食用即可。

3.荸豆浆汤:豆浆1000毫升,荸荠汁100毫升,加白糖适量,煮沸饮用。

4.菊花汤:将白菊花10克放入杯内,加白糖适量,倒入沸水,加盖泡3~5分钟,当茶饮用,每天1泡。


虽凉未寒仍须“冻”

初秋,夏日暑热未消,“秋老虎”肆虐,气温仍然较高。就节气来说,立秋以后还有个处暑,过了处暑才表示暑热天气的结束。中秋,常有暖空气活动,出现温和天气,谚有“十月小阳春”之称。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秋凉来得迟,直至立冬以后才有几分凉意。

一般说来,秋天的温度差变化不是很大致每隔四五天日平均气温下降1℃,而且一日之内气温变化的幅度也较小。

“春捂秋晾”你可听说?秋季养生贵防“燥”,虽凉未寒仍须“冻”


秋风拂面不冻身,虽凉尚暖还当冻。“秋冻”,这是古今养生都十分强调的秋天养生方法。

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着急添衣服”。秋天气候转凉了,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穿衣也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这一冻,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大量出汗,以免着凉。

“秋”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不忙添衣,也不至于伤寒受病,而且能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激发,使机体能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御寒耐受力增强,有利于避免伤寒等病症的发生。我们知道,冬天严寒气候常常会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秋天坚持“秋冻”锻炼,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无疑对这些病症的发生会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春捂秋晾”你可听说?秋季养生贵防“燥”,虽凉未寒仍须“冻”


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健身,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不同的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打球、爬山登高、冷水浴、跑步、等;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身体微热,尚未出汗,即当停止。所以,爬山登高不求多远多高,跑步宜进行有氧慢跑。

尤其是冷水浴,用冷水来对人体产生一种冷刺激,是符合“秋冻”的养“收”原理的有效方法,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秋冻”也有个科学对待的问题。衣服的添加与否,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决定,只不过不宜添得过多,裹得太紧,以自己感觉不过于寒冷为准;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对待,以汗液将出未出为好。

“春捂秋晾”你可听说?秋季养生贵防“燥”,虽凉未寒仍须“冻”


既要“秋冻”,又要不使受寒,就应多预备几件外套、秋衣、薄毛衣等秋装,及时增添。尤其是深秋季节,由于强冷空气的影响,有时气温会骤然下降,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气温有可能从10℃以上陡然降到0℃以下。冷空气还会带来雨雪,给阔叶树的绿叶披上素装,出现“白雪压青枝”的奇妙景象。这时如再偏执“秋晾”,不添衣服,那就有违“秋冻”的原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处暑   冷水浴   暑热   伤寒   精气   大汗淋漓   病症   机体   豆浆   芝麻   秋季   气温   气候   寒冷   秋天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