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降压的基础之(钾,钙)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不知道饮食应该怎么搭配才好。

我们知道,有些食物对高血压是有好处的,有降压作用,如新鲜水果、蔬菜、粗粮等。而有些食物对高血压有害,如腌制食品、肥肉、油炸食品等。那么,降低高血压的食物有哪些到底有哪些呢?

饮食是降压的基础之(钾,钙)

1.钾

(1)钾的生理作用:

◇参与糖类、蛋白质的代谢。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功能。

◇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酸碱平衡。

(2)钾在高血压中的关系:钾可对抗钠升高血压的作用,对血管的损伤也有保护作用。钾可抑制钠在肾小管的吸收,促进钠的排泄。

人体钾缺乏可造成体力减弱,易疲劳,容易出现易怒、烦躁、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钾严重缺乏时会出现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水肿等症状,最终导致心脏停搏。

(3)钾的推荐量:钾的生理作用对高血压非常有利,推荐患者饮食中钾含量达到每天3.5~4.7g,建议摄入的钾钠比值为2:1。由于新鲜食物中钾含量丰富,是钾的最佳来源,不建议通过药物或补充剂获得。

(4)补钾需注意安全:一般而言,身体健康的人,会自动将多余的钾排出体外。钾的生理作用依赖健康的肾功能和保持理想的血钾水平。如存在肾功能不全或血钾异常时,慎重调整钾的摄入量。钾的健康效应基于高钾食物,食补为佳,这是长期生活习惯的累积效应,除非出现低钾血症等临床适应症,否则使用含钾的膳食补充剂甚至药物是舍本求末,静脉补钾可能会危及生命。

(5)常见高钾食物: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钾,蔬菜水果的食用量大,是钾的最好来源。菜类烘干后或其他含水量少的食物钾含量也非常丰富,缺点是食用量较少。

饮食是降压的基础之(钾,钙)

2.钙

饮食是降压的基础之(钾,钙)

(1)钙的生理作用:

①99%的钙分布在人的骨骼和牙齿中。35~40岁,人的骨密度达到峰值,40岁以后骨钙逐渐流失(对老年人将加快骨钙的流失,导致身材变矮,出现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

②1%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保持血钙的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有一套机制来维持血钙的浓度。血钙的来源有两个:通过消化道吸收的钙以及骨骼中的钙(骨骼是人体钙的大仓库,当摄入钙不足时,则动用仓库应急),这一切通过甲状旁腺分泌升血钙素和降血钙素来加以调节。

饮食是降压的基础之(钾,钙)

③缺钙会降低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皮肤缺乏弹性显得松垮、衰老;眼睛晶状体缺乏弹性,易近视、老花;血管缺乏弹性易硬化。

④钙能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缺钙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对于婴儿会引起夜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多动症。

⑤钙能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比如说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别热,很快就放下,这中间就有一个神经系统的运作过程:感受器(皮肤)-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其中感受和冲动怎样传递给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怎样传出去?这中间有一种物质叫作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

⑥钙能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如血钙增高可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当血钙低于70mg/L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可出现抽搐、肠易激综合征、痛经。

⑦钙可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缺钙易导致过敏、水肿等。

⑧钙可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缺钙时,腺细胞的分泌作用减弱。钙还是酶的激活剂。

⑨钙能维持酸碱平衡。

⑩钙可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血液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步骤是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需要有钙来激活。

(2)缺钙会导致血压升高吗?是的,缺钙会导致血压升高。

缺钙也会造成异常的钙内流,导致钙在血管内壁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反常积贮,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异常升高。持续的钙内流,促使血管壁弹性纤维和内皮细胞钙化、变性,甚至出现裂痕、断裂,外周阻力进一步增大,血压持续升高。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又激活补偿性生理反应,促使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反常增生和内膜下移位,致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于是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了,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研究表明,对于某些高血压患者来说,不用降压药物而是增加钙制剂的量,也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3)常见高钙食物:

推荐钙的摄入量:成人每天应大于800mg,老年人(年龄为50岁以上者)每天应大于1000mg。

饮食是降压的基础之(钾,钙)

多食用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芝麻酱、豆腐、松子、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有些植物性食物虽然含钙量较高,但由于鞣酸、植酸等植物酸的存在,其钙的吸收率很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兴奋性   神经细胞   高血压   骨骼   血管   肌肉   弹性   血压   含量   生理   细胞   异常   神经   食物   作用   饮食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