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大家好,我是隐形人,一个普通的住院医师。距离大年初一还有两天,在这里跟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春吉祥,健康快乐,阖家幸福。上一篇文章已经跟大家聊过胆结石,它的发病与长期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有关,那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个病也是跟饮食有关,它就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图片来自网络

过年过节,大家最难避免的事就是吃喝玩乐,今天亲戚来了—吃!明天朋友聚会—吃!后天去走亲戚—还是吃!各种美食令人难以抵挡,可是,有很多人在吃这个事情上完全是来者不拒,最终把病给吃出来了,每年春节期间,医院接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较平时大幅增多,近年来胰腺炎患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能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新年,我们一定得学会科学健康地吃。首先我们还是按顺序来,先看看什么是胰腺,什么又是胰腺炎,怎么降低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哪类人又要特别注意,下面隐形人就带大家走进胰腺的世界。

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胰腺,胰腺有什么作用

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图片来自网络

上图这位小姐姐面容痛苦地捂着肚子,看手捂的地方你是不是觉得这是胃痛?其实我们胰腺的位置与胃的位置基本是一致的,胃的位置与进食有关,它大部分与胰腺重叠。看下面这两张图你就明白了。

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图片来自网络


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图片来自网络

从上图可以看出,胰腺就像圆锥形一样,一头尖一头扁地躺在我们的上腹部,尖的那头叫胰尾,扁的那头叫胰头,由于解剖原因,胰头的壶腹部是胰腺癌最容易发生的部位。头和尾之间还有胰颈、胰体,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长约14-18厘米,里面有胰液、胰腺腺泡、组织液,胰管以及胰导管、胰动静脉,胰管从胰尾一直通到外面的十二指肠降部。其间有很多胰导管与它相连。仔细看树叶,对,它就像树叶上的分支一样。胰腺位于人体上腹部,部分在右上腹,它有两大功能:内分泌和消化功能。大家都听过糖尿病和胰岛素吧?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对血糖和激素的调控起到重要作用,它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来维持着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如果胰腺出问题,胰岛素分泌出现障碍,胰岛功能受损,久而久之糖尿病就来登门拜访啦。另外一个是消化功能,胰腺每天向肠道排出1500ml左右的胰液,胰液内含有大量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等消化酶。这些与胃、肝胆分泌的消化酶共同作用于肠道内参与食物的消化。

胰腺炎是怎么发生的

上面说过,胰腺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消化功能,它是不长眼睛的,除了会帮助肠道消化食物,还会消化胰腺自己,真的,它发起狠来连自己都杀。《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对急性胰腺炎是这样定义的:“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情较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通俗点讲就是瞎折腾,胰腺分泌出来的胰液把自己给消化了。具体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下它的发生机制。

在胰液众多消化酶当中,最重要的是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人体结构就是这么奇妙,这两种酶在胰腺中是处于“睡眠”状态的,没有活性,要参与肠道消化就必须得有个东西来激活它们,这个东西叫肠激活酶,它主要存在于十二指肠降部,这里顺便说一下,其实十二指肠也属于小肠,它上面连着胃,下面与小肠相通,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及升部。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从胰管出来到达十二指肠后,肠激活酶立即激活它们,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被激活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如果返流回胰腺,就会使胰腺腺泡破裂释放出被激活的消化酶,然后在组织液作用下分解出蛋白质,大量蛋白质使胰腺不断充血、水肿,这时候就发生胰腺炎了。大量的水肿渗出液、坏死液给细菌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基地,最后胰腺发生脓肿、坏死,然后细菌产生的“毒素”会流遍全身,使身体各重要器官出现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正常情况下被激活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是不会返流的,那么是哪些因素使它们返流呢?看看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病因和诱因就知道了。

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图片来自网络

1、胆道疾病。在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最重要的因素是胆道疾病,其中胆结石是最主要的病因。要讲清楚这个,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胆道系统。之前我们讲过,胆道系统有好几条胆管,从肝脏出来连接胆囊的叫肝外胆管,而从胆囊出来的是胆囊管,下来后与肝外胆管汇合形成胆总管,胆总管再下来与胰管连接,胰管在胰头的位置。如果这时候有胆结石的话,石头沿着这条管道掉到胰管位置,胰管出口被堵住,胰液就出不去了,它只能返流回去,这时候组织液可不会区分它是什么东西,一旦识别有外来物质就会跟它发生反应,胰液中的胰蛋白酶等在组织液作用下分解出蛋白质,从而导致发病。

2、大量饮酒与暴饮暴食。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量饮酒与暴饮暴食,你想啊,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和酒精,可以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是个正反馈系统,它使胰腺大量分泌胰液,突然增加的胰液使胰管内压力增高,胰蛋白酶等排泄障碍。本来这条通道只能通过三个人,突然一下子来了三十个人,那多出来的只能原路打道回府了。另外,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胰腺组织,长期引起胰腺器质性破坏。最后的结局是胰腺腺泡破裂而导致胰腺炎。

3、高脂血症。一般认为,血甘油三酯 >5.6mmol/L时,血清呈乳糜状,就有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 >11.3mmol/L时,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极大。这是由于过高的血脂使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会堵塞胰腺血管引起胰腺坏死,而且高血脂引发的急性胰腺炎通常病情比较严重、危急,往往会诱发重症胰腺炎。甘油三脂与饮食关系比较大,原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在节日期间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脂肪,比如一餐内吃很多油腻食物、油炸食品,使甘油三脂进一步升高,当甘油三脂超过 5.6mmol/L就有可能发生急性胰腺炎。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当高血脂与脂肪肝合并出现时,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明显增加。

4、药物、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也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这么严重我们该如何预防

1、不要暴饮暴食。别大吃大喝,应戒酒或饮少量低度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高胆固醇的食物。

2、积极治疗胆石症。在我国的急性胰腺炎中70%是由胆道系统疾病、特别是胆道结石引起。

3、另外,血脂过高不仅会堵塞脑血管、心血管引起脑梗死及心肌梗死,同样会堵塞胰腺血管引起胰腺坏死。降低高脂血症,积极防治动脉硬化,谨慎用药等对胰腺炎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春节期间这样吃能避免病从口入

图片来自“医学界”

得了急性胰腺炎到底吃还是不吃

传统的观点认为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需要禁食让胰腺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进一步刺激。但是2018年美国胃肠病协会指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建议在能耐受进食的情况下,发病后24小时内可经口进食,而不是禁食。这是因为维持肠内营养被认为有助于保护肠粘膜屏障以及减少细菌移位,从而降低了发生感染的概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是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早期还是要绝对禁饮禁食的!那么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应该怎么吃?

1、戒酒,忌饮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胰腺组织,长期引起胰腺器质性破坏。得了胰腺炎的朋友可以和酒类说byebye了。

2、忌油腻。得了胰腺炎的朋友一定要禁止高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g以内,以防止疾病复发。由于长期限制食用脂肪低脂饮食,要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如蛋黄、鲜牛奶、胡萝卜、西红柿等。忌油腻是指不能吃太过油腻的东西,肉类还是可以食用的,可以选择一下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虾、蛋、豆腐等,烹饪用油选择植物油。

3、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胃内短时间内充满大量食物,需要大量消化液来消化食物,可以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经,造成胰液过度分泌,排泄障碍,诱发胰腺炎。平时要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增加餐数,减少每餐的饭量,每日3-5餐,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每餐饭量及食物种类。平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在外就餐次数。

对于经历过胰腺炎的朋友们,出院后要记得回医院复查一下,如果出现持续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可能一些同行朋友会感觉讲得浅,涉及的知识点太少了。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既然是科普,就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个病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简单易懂地讲给大家听,可能还有朋友对上面提到的一些专业术语表示看不懂,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再详细地跟你说,有些词语它就这样,已经不能再形象地表达了,如果同行朋友需要进一步讨论,可以在评论区或私信留言,我们共同学习。好了,以上就是急性胰腺炎的全部内容,下一篇文章大家希望我讲什么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满足大家,以上内容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们一起讨论,最后再次祝福大家新年大吉、幸福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胰腺炎   暴饮暴食   胰液   组织液   胰蛋白酶   消化酶   病从口入   胆道   蛋白酶   胰腺   甘油   油腻   春节期间   患者   食物   发生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