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角膜激光近视手术的手术部位是眼睛角膜,是通过激光精确切削角膜组织。手术不进入眼球内部,因此术后除了角膜会在安全范围内比手术前薄一点,并不会造成眼球内部结构的改变,自然也不会引起或造成其他眼部疾病。
白内障手术部位是晶状体,是通过吸出混浊的晶体,置换一枚人工晶体,来恢复视力,手术的部位位于虹膜后,属于眼内手术
所以做完近视眼手术是完全不会影响老了以后做白内障手术的

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科技的发展让近视手术的技术日新月异,而现在正处在一个各项技术群雄逐鹿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专业名词,患者在选择近视手术时的确会挑花了眼。即便手术前已做了不少功课,看了很多科普,但还是一知半解。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近视手术到底该怎么选。


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屈光手术类别多


近视手术可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及晶体屈光手术。前者主要是指各类准分子激光及飞秒激光技术;后者则包括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术)及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此处我们重点讲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的原理就是利用各类激光技术在角膜基质内切削并去除一个凸透镜,以降低角膜的屈光力,达到解决近视的目的。其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板层手术,另一类是表层手术。表层手术通俗的理解就是在眼睛表面做手术,而板层手术则需要先做一个角膜基质瓣,而后在瓣下的基质层做手术。


下面我们先通过一张图来了解一下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史。

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从图中不难看出,屈光手术经历了表层(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RK)→板层(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表层(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板层(飞秒激光,全飞秒激光)→表层(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Smart)的反复过程,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若干年。
虽然反反复复,其实在手术的有效性方面,不管是表层还是板层手术,都有着同样精准的效果。因此,这些手术方式目前也都和谐共存着。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中,板层手术量仍占有一定的优势。相较表层手术而言,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无痛、恢复快,这也是板层手术占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而在安全性方面,表层手术由于无需制作角膜瓣,则可避免手术过程中制作角膜瓣时可能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同时由于表层切削的原因,术后具有更强的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这对那些需要大运动量的特殊人群无疑是更理想的选择。最后,表层手术过程中无需对眼球进行负压吸引,就会大大降低对眼内晶体及视网膜造成潜在风险。

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各类具体手术方式的原理与异同,揭开近视手术的神秘面纱。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 
应用稀释至安全浓度的酒精松解切削区角膜上皮,用特制器械使角膜上皮的基底细胞膜与角膜前弹力层分离后完整揭开,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之后,再将上皮瓣复位。


飞秒激光(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通过飞秒激光先在角膜上制作一个角膜瓣,然后揭开这个角膜瓣,再通过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削切一定厚度。其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差异就是用飞秒激光取代角膜板层刀来制作角膜基质瓣,相对更加安全可控。


全飞秒激光(全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 
通过两次飞秒激光扫描切割出一个凸透镜,然后在角膜上开个2~4毫米的微小切口,取出这个透镜状的角膜基质组织。


可以说,无论是表层还是板层手术,都有其特有的优缺点。对于任何一种手术方式,手术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对部分患者,一是自己有明确的需求,二是眼睛条件限制,可能更适合某一种手术方式,这就需要仔细地检查评估,并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来确定最佳的手术方式了。


哪些人群适合行近视手术


由于近视激光手术的高安全性,其实只要存在近视,年满18周岁,经过科学的检查无明显禁忌证,就可以进行手术。但事有轻重缓急,对于以下几类人群,可能只有手术才是矫正近视的首选。


屈光参差者 所谓屈光参差,就是双眼近视度数不一致。由于近视眼镜会将所视物像缩小,如双眼度数相差较大,超过250度,就会导致双眼对所视物像缩小差异过大,会导致大脑融像困难,从而引起视疲劳等不适。因此,这类人群是不适合佩戴框架眼镜的,其最佳的矫正方式就是进行手术。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 隐形眼镜的成像质量远远高于框架眼镜,特别是对中高度近视而言,隐形眼镜不会产生场曲、畸变,全视野范围内都有较为清晰的视力,物像也不会变形。但隐形眼镜有个很大的问题,即极易引起眼表并发症,特别是长期佩戴,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角膜上皮的损伤、角膜的变薄,甚至严重的角膜感染。这些问题都限制了隐形眼镜的长期应用。


对于视觉质量而言,也是由奢入俭难,如果我们适应了隐形眼镜的高成像质量,是很难再接受框架镜的佩戴感受的。此时的首选也就只有近视手术了。


长期不戴镜者 有些近视者可能已经习惯长期不戴眼镜,但所谓的习惯也仅仅是平常的泛泛用眼而已。如果碰到一些精细或特殊的用眼场合,对视力及视觉质量都要求较高,如开车、夜间视物等,要想看清就得佩戴眼镜,而长期的不戴镜习惯使其很难适应通过眼镜看世界,并常常引起头晕、眼胀等视疲劳症状。因此,这类人群也是应该首选近视手术进行矫正的。


一些“不明原因”的视疲劳者 视疲劳除用眼的强度过大之外,往往与屈光状态有关。这部分近视者可能就是对视觉质量较为敏感,普通框架镜的矫正又无法进一步提高视觉质量。也有可能存在超出生理性的外隐斜,平常调节不够,额外的辐辏量会导致视疲劳的发生。所以,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视疲劳人群,需到专业机构详细检查,明确病因,也许简单的近视手术就会解决这烦人的困扰。

近视手术后,老了还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近视手术后该怎么保护眼睛


我们知道,近视激光术后,一是改变了伴随我们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用眼状态,而且这种改变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在视觉适应上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这期间也就相应比较容易产生视疲劳表现。另一方面,近视激光术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存在干眼症状,也会引起眼部的不适及疲劳。


预防视疲劳 一定注意要在电脑工作及手机娱乐的时候,适时地让我们的双眼得到充分休息。这里提供以下两个方法参考。

“20-20-20”法则,就是看电子产品20分钟后,眺望20英尺(即6米)远20秒。


“30-10”法则,就是看电子产品30分钟后,眺望远处10分钟。当然,我们如果能够尽量减少用眼,就更好不过了。


防治干眼 要做好激光术后的干眼防治,要求我们尽量减少用眼强度。因为我们在用眼状态下的瞬目频率会大大降低,泪液蒸发流失会更加迅速。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瞬目操教给大家。就是“闭眼-再紧紧闭眼-睁开”,反复循环多次,可以有效地减轻干眼症状。同时,激光术后的人工泪液也是我们的好伙伴,一定得按时滴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近视   手术   基质   角膜   白内障   表层   隐形眼镜   术后   晶体   疲劳   激光   人群   眼镜   视觉   方式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