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说起泌尿外科,大家对它的认识或多或少都有些片面——不是对学科的认识不够清晰,还停留在前列腺、尿道等常见问题;就是羞于言语,唯恐避之不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王国民教授表示,不少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我们生活,如常见的肾结石、肾肿瘤、膀胱炎、膀胱肿瘤,以及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同时,泌尿外科是外科领域开展新技术比较多的学科,尤其是各种微创手术,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王国民教授


三甲天团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王国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学教授,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山医院副院长等职务。


现任上海市医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级荣誉会员、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终身顾问等。


担任十余本核心学术期刊编委或副主(总)编,担任《辞海》(第6、7版)外科分科主编、《外科学》(第6、7、8版)泌尿外科分编负责人等。


曾获多项国家、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上海市育才奖、中国内镜杰出领袖奖等荣誉,2016年获中国达芬奇机器人杰出贡献奖和奠基人的荣誉,2018年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盘古奖荣誉。


01

从医五十年,始终葆初心


走进王国民教授的办公室,一眼看到的就是堆积如山的书籍和资料,有各种专业书籍,还有很多患者的就医资料。
王国民教授说道:“近几年,药物的发展很快,很多新药的应用需要总结和积累经验。”说着,王教授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位患者的就医资料,里面满是他一笔一划记录的患者的疾病进展、用药后的疗效和反应等,“这样的记录本可以清晰地让我知道什么药对患者是真正有效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自我总结。如果我们医生对用药知识和新兴科学技术缺乏了解,那我们根本就无法对患者展开有效治疗。”


王国民教授自1963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即如今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至今,从未离开过母校,母校的一草一木他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当年开学时,老师在台上说的一句“要响应周总理号召,健康工作五十年”更是深深地影响着王国民教授:“我今年正好工作五十年,我做到了!”


王国民教授师从中国泌尿外科事业奠基人熊汝成教授,并深受其影响。从医五十年来,王国民教授始终秉持初心,且仍在不断钻研,“我一直跟我的学生说,一件事情如果你认准了方向,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02

开展“达芬奇”,是缘分也是坚持


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医学的进步。继第一代单臂手术机器人“伊索”和第二代三臂手术机器人“宙斯”后,属于四臂机器人“达芬奇”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中国达芬奇机器人奠基人”之一的王国民教授,回忆起困难重重的“达芬奇”推广之路,感触颇深。


1997年,王国民教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泌尿外科进修时,第一次见到了手术机器人,期间还参与了早期机器人手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2001年11月,王国民教授在国内率先引进、应用和推广了“伊索”机器人辅助的泌尿外科手术。
2009年6月,“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落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医院成为了国内最早拥有这一世界先进装备的地方医院之一。
王国民教授感慨:“技术的革新常让人有赶不上时代的感觉,好像在看一部未来电影,不过这不是电影,也不是科幻小说,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了!”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2009年7月,王国民教授开始在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团队领衔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包括肾盂成形术、前列腺癌根治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等。至今团队已经完成各种泌尿外科手术超过3000例。


但是,随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发展,正当王国民教授及其团队沉浸在新技术应用成功的喜悦中时,各方质疑也随之而来。


尖端技术,起步维艰


王国民教授谈起当时的情形,仍是严肃万分。由于当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上海方面使用机器人做手术的不够信任,2010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叫停了上海市所有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王国民教授在北京开会时,竟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领导这样质问:“你们外科医生难道没有机器人就不做手术了吗?”王教授当场反问道:“没有汽车也可以靠腿走路,那你为什么开车来呢?”当时会场气氛十分严肃、尴尬和难堪,会议不欢而散。


因此,中山医院的“达芬奇”机器人仅在泌尿外科完成18例手术后就被迫停用,在手术室闲置了将近一年之久。


直到2011年4月,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卫生计生委才允许上海市医院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


从不放弃,积极动员 


王国民教授表示,对于医生来说,由于初学者操作技术的不到位,有些人对机器人手术产生了恐惧。
对此,王教授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手把手带领科室医生进行模拟和动物训练,亲临现场进行手术指导。而对于患者来说,因对新科技没有信心,一些患者不愿接受机器人手术。为了推广新技术,王教授通过案例等形式,积极宣讲新科技的优势和益处。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达芬奇”的优势逐渐显现。机器人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其“内腕”较腹腔镜更为灵活,消除了人工手术中手部颤动现象,能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使手术更加精准。
此外,机器人操作便捷轻松,大大减轻了手术的疲劳程度。对于患者来说,采用“达芬奇”后创伤小,失血量少,减轻了疼痛,降低了并发症概率,有利于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王国民教授自豪地说:“判断‘达芬奇’手术效果的好坏,最明显的就是,以前是苦口婆心劝患者用‘达芬奇’,现在是患者自己要求用‘达芬奇’。”


03

治疗前列腺癌,适宜的手段就是最好的


前列腺癌,被称为老年男性的“头号杀手”。由于其早期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常常病程已至晚期,患者有“突如其来”“恐怖袭击”的感觉,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一旦患了前列腺癌,患者常问医生“用哪一种治疗手段最好”,或常参考其他患者的治疗方法“对号入座”。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主动监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局部能量治疗等。
王国民教授说道:“其实,重要的是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预期寿命,以及家庭和经济状况综合考虑,用适宜的手段就是最好的治疗。”


据王国民教授介绍,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患者的前列腺癌细胞为了支持其自身的生长需要也会产生雄激素,且癌细胞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增高,即少量的雄激素就可以促进癌细胞生长。

引领外科手术迈入“机器人”时代——访王国民教授


研究又发现,在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肿瘤组织中都表达一种CYP17酶,是合成雄激素所必需的酶。因此,如果有一种抑制此酶的药物就有了新的抗肿瘤方法,此类药物有阿比特龙。


在这里,王国民教授特别提醒药物要选对,也要使用方法正确。他举例道:“在临床上,我们给患者服用阿比特龙时,一定要联合泼尼松,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04

前列腺癌,预防有3招


王国民教授提醒道:“虽然性别、年龄、种族和遗传等是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但预防前列腺癌也有招。”


环境因素 包括生存环境、职业防护等,降低有害暴露水平,可防止致癌因子侵入人体。比如,重视环境污染(如重金属镉)的治理;提高接触化学药品、除草剂、化肥等人员的防护意识并采取相关措施等。


饮食和生活习惯 应注意合理饮食,使食物多样化,每天谷类、蔬菜、水果、豆类应占2/3以上,主食粗细粮搭配,荤素兼有,多喝绿茶;应多食鱼类、家禽,少食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


此外,还要摒弃不良生活行为,如吸烟、酗酒;坚持多活动,保持合适的体重;减轻心理压力,拥有平和向上的心态。


重视体检 大家应重视每年的健康体检,做到对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机器人   达芬奇   外科手术   复旦大学   教授   复旦   计生委   泌尿外科   上海市   中山   上海   患者   前列腺癌   手术   医院   时代   王国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