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寒易除,湿难祛。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气之所以这么难缠,就是因为它不分季节、不分体质、不分男女,随时趁虚而入,而“十人九湿”也是这个原因。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指大自然的湿气,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脾脏运化能力下降,水湿内停形成湿浊,也就是“内湿”。


内湿的根本原因是脾虚,所以我们常说脾虚生湿,就是这样的道理。


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而且有内湿的人,吃再多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体内湿气重,3个部位会“变大”


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等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形象的说,湿是我们身体的“垃圾”,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湿气过重的人,身体的这3个地方会悄悄“变大”。


01 | 肚子变大


中医讲“湿”是一种有形之邪,会阻碍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产生各种胀满、阻滞不通的症状


脾喜燥恶湿,与胃相表里,当湿邪阻碍脾胃之气,就会影响脾胃运化水谷饮食的正常功能,引起腹胀、食欲下降,甚至恶心呕吐;湿气停留下部,如膀胱、大肠,就会导致小腹胀满、小便不畅、便秘等


湿气太重的人,会导致小腹水肿变大,造成了肥胖的假象。所以当发现自己的小肚子突然长胖了许多,而又不是脂肪增多的原因,那么就要注意是湿气的影响了。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02 | 下肢肿胀


有些人发胖是从腿部开始的,但是假如你的下肢莫名就变粗了变大了,这其实可能不是长胖了,而是虚胖水肿,大都是体内湿气重而引起的!


由于体内水分太多,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反常,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会引发下肢虚胖,浮肿等。


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身体内的湿气太重,湿邪还会侵入到关节部位,让人整日感觉很疲惫,也会觉得腿脚关节酸重、四肢僵硬,损伤关节部位的健康。


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日常活动,甚至肉眼可见肢体的浮肿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03 | 舌头胖大


当你伸出舌头,观察下自己的舌苔和舌体,是否舌苔油腻或者舌体胖大。


如果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舌头边缘有锯齿,那么预示着你的湿气很重。


此外,皮肤瘙痒,大便黏腻、头脑昏沉、身体困重、也是湿气重的常见表现。具体分析是这样的: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此时湿气重,秋冬难滋补


体内湿气重,不仅会让我们身体变胖、身体状态不佳、生活幸福指数降低,长时间还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如果不及时祛湿、健脾,在接下来的秋冬季节则不能很好的滋阴进补,而且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也会频发。


01 | 不祛湿,秋冬季易反复咳嗽


《黄帝内经》中记载:“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当我们的脾胃被暑湿折磨了整整一个夏天,运化功能下降,脾失健运,水湿凝滞聚结成痰,堵塞管道,痰随气逆,犯肺而咳


尤其是肺脾气虚,容易咳嗽甚至有哮喘的人,如果立秋后不及时扫清湿邪留下的烂摊子,秋冬季就会咳嗽频发,甚至绵延难愈。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02 | 不祛湿,秋冬无法滋阴润燥


秋季燥邪当令,容易耗损津液,体内的津液流失,五脏六腑缺乏津液滋润,就容易出现咳嗽、大便干、皮肤干燥、上火等症状,因此秋冬季节滋阴润燥是必须要做的事。


但如果初秋没有做好祛湿,我们体内的湿气很重,再盲目地滋阴润燥只会越来越湿困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未湿先防,已湿自治


要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还需防止湿自内生。


01 | 做好预防


预防湿气的重点在于远离外湿、避免内湿。


【远离外湿】也就是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湿气进入机体,比如屋内晾晒潮湿衣物的时候注意开窗通风,不要穿没晾干的衣物,不要湿着头发睡觉,梅雨季节应用空调除湿功能帮助祛湿等等。


【避免内湿】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饮食调节,如不要过食酒肉、甜品等肥甘厚味,不要贪凉饮冷


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使机体正气充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点非常必要。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02 | 祛湿有方


如果体内已有湿气,上面提到的预防方法也同样适用。


除此之外,还要保持适度的运动,出出汗,让湿随汗去;饮食方面可以选择茯苓、赤小豆、薏米、芡实、玉米须、陈皮等煮水代茶饮,具有很好的健脾行气祛湿的作用。


其实,中医主治健脾除湿的方子非常多,每一个方子针对的湿气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让我给大家推荐一款人人都适用的祛湿方,那么当数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四神汤」


四神汤中的“四神”是指:山药、莲子、茯苓、芡实(或薏仁)。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约每味15克。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芡实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四神汤里面这4位“药食同源”的食材性质都非常平和,不管你是湿热还是寒湿都能用,对大家具有普遍适用性


体内湿气重的人,身上这3个部位会“变大”


原味“四神汤”


食材:山药,莲子,芡实,茯苓各15克,清水2000毫升。


做法:用小火煮30分钟,可加少许冰糖调味;再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


猪肚“四神汤”


食材:山药,莲子,芡实,茯苓各15克,猪肚,姜葱和半碗米酒。


做法: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猪肚、各种药材、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祛湿健脾和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湿气   体内   虚胖   芡实   津液   舌苔   茯苓   滋阴   脾胃   下肢   山药   莲子   大便   秋冬   部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