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医生谈,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死亡事件,几大疑点不可不问

安徽医科大学近期碰上事儿了,年仅31岁女性患者,就医后死亡,家属认定接诊医生漏诊,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那么翻开红星新闻的原文,医疗行业的人群难免有很多疑问:

疑点一:新闻中出示的急诊肝功能提示两项转氨酶升高明显,按照新闻中说法,第一次就诊时指标均正常,而且李先生多次明确是医生表示没问题,建议回家。那么是否可以请李先生出示病历,包括第一次的就诊记录和第二次的就诊记录,以及所有的化验报告。既然清者自清,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郑医生谈,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死亡事件,几大疑点不可不问


疑点二:化验单显示是今年三月份的事件,但是新闻是前天发布,既然称新闻,想必新鲜是第一要点,为何红星新闻甘愿发布3月前的旧闻。是处于无冕之王的社会责任感,还是说另有目的?何况事发安徽,红星新闻作为成都媒体,距离安徽可确实有点远。#哆咖医生超能团#

疑点三:医疗鉴定是符合医疗纠纷的流程,可能各省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期间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规范,有法律责任的,包括选择鉴定的地点。所以很难理解李先生为何舍近求远,即使担心安徽省内医疗鉴定机构医生之间相互包庇,那么近在咫尺的南京为何不行?而非要选择北京或湖南?更何况,每次鉴定的人员,都是在鉴定委员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基本上杜绝了包庇的可能。假设真的存在包庇,北京和湖南的医疗机构就能够完全避免吗?也并不见得。

疑点四:这件医疗纠纷根据红星新闻记者所说,是法院将案件移交至合肥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这里划重点:医疗纠纷并不是医疗事故。如果真如红星新闻话里话外所隐含的意思,那么这件事情绝对算是医疗差错以及医疗事故,而并非是医疗纠纷。所以如果真如李先生所说,赔钱没意义,就是要一个说法。那又何必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纠结于去哪里鉴定?以至于延误3个月之久。

郑医生谈,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死亡事件,几大疑点不可不问


疑点五:记者在预约挂号中发现张医生在急诊外科门诊未有排班?想说明什么问题?中国所有的医院,急诊科哪一个可以预约?可以预约的那还叫急诊?自己能够预见的疾病,还来急诊做什么?短短几句话,用心良苦,个中意味,得细品。

疑点六:急诊科张医生无论如何,至少是受过正规医学教育,同时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样的省级医院普外科工作,那么他的医学素养,无论如何都应该比红星新闻的记者和李先生要高出一些。为何见到了那么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并且家属反复确认的情况下,还能够多次告知无事可回家?可能可以做如下假设:1.张医生当时臆症发作。2.张医生当时疯了。3.张医生当时瞎了。4.张医生与李医生一家有仇。5.张医生故意杀人为乐。6.张医生可以从中获利。7.张医生愤怒影响理智,李先生无辜受到牵连。8.上述假设均不成立,张医生就是疏忽大意看走眼了。

疑点七:所有的新闻都是李先生的独角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没有官方回应。不知道红星新闻有没有去采访过该医院医务科或者纠纷办公室,如果有,为何不放出来?如果没有,为何不去采访?

郑医生谈,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死亡事件,几大疑点不可不问


以上,是郑医生关于这件事情的几点疑问。中国的医患关系,坦白说,只有更糟,没有最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无论哪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医患,本应是战友,却站在了对立面,奈何奈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疑点   安徽   红星   医生   医疗纠纷   肝功能   医疗事故   湖南   急诊   医科大学   北京   中国   鉴定   事件   医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