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通信》:在畅销书中“躺枪”,鲁迅给书店老板写信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今天我给大家拆解鲁迅先生写的两篇书信,这两篇书信分别写于1927年9月3日和9月4日,因为写的内容大致都差不多,都是因为自己躺枪而被误解,特意写信来说明真相的。我们平时看到的鲁迅作品,基本上都是从字面去理解,但到底他想表达的意思,跟我们理解的意思,有没有出入?这个我们无法确定。我们都知道,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理解起来也不尽相同。就拿我前天拆解的《三体》来说,我可以理解成为一个意思,但如果是你看《三体》有可能会理解成为另一个含义。因为,每个人的阅历、社会经验、所站的立场,都会影响着他对一篇文章的理解。

鲁迅《通信》:在畅销书中“躺枪”,鲁迅给书店老板写信


鲁迅先生写的这两篇书信,一篇是写给小峰兄的,另一篇是写给有恒先生。小峰兄是谁呢?就是一个书店的老板。为什么要给这个书店老板写信呢?因为这个书店夸大宣传了陈西滢的那本畅销书《闲话》,硬生生地把鲁迅拖下水,说这本《闲话》是他和陈西滢合作共同出版的。本来鲁迅跟陈西滢的观点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这样硬把他们撮合成为合作伙伴,真的好吗?所以,鲁迅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纠正这个书店广告词,警告他们不要夸大宣传。写第二篇是用来回应时有恒的回信的,时有恒看了他的著作以后,有一些问题向他请教,于是就这个问题给他回信。那我们现在开始详细展开解析。

1 《通信》

通过上述的简单介绍,我们都知道了,小峰兄就是北新书店的老板。在前面解析的《辞“大义”》和《革“首领”》,鲁迅先生都在吐槽自己“躺枪”的经历,正是因为这家书店的虚假宣传,说陈西滢和鲁迅是亲密的合作伙伴。试想一下,如果别人硬生生地把你和你的死对头拉在一起,说你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你心里面爽不爽?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在好几年前,360和腾讯的“3Q”大战中,要是周鸿祎出一本书,说马化腾和他是密切的合作伙伴,然后这本书在小峰兄这个书店狂销热卖,小峰兄当然能够赚到钱啊。但是,马化腾内心怎么想?是不是千万只马,在草泥上奔腾?

在书信的开头,写到他在中山大学讲课的一件奇葩事情,本来一场正常的讲座,没想到那一场演说,那些学生们都把他老人家推举成为战士、革命家,鲁迅都还没来得及说答应或者不答应,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哪怕想要拒绝,都没给到他机会。所以说,他老人家连选择权都没有,就这样无缘无故成为了战士。这里我说一句题外话:我们都把鲁迅先生当做思想家、革命家,但真的是他的本意吗?其实,这都是硬生生地强加给他老人家的!我们从逻辑上看,革命应该是在北京这个中心地带才对啊,那鲁迅在广州,都不在根据地,怎么可能会革命?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吧?

鲁迅《通信》:在畅销书中“躺枪”,鲁迅给书店老板写信

人怕出名猪怕壮,按照鲁迅的想法,他根本都不想有这样的称号,只想好好教书,这样不香吗?只是说,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即使这样说,也没办法啊,总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住吧?好啦,既然接了这个活,那要鲁迅做些什么呢?命题作文!要指定题材,给鲁迅写文章。这里其实更加荒谬,只要鲁迅随便写写什么,别人都把他的内容,跟这题材联系在一起,即使两者毫无搭嘎。鲁迅先生有没有写文章?当然有!但是,命题作文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其他人看了他的文章,想当然认为他是这个意思。诚然,我现在解析他的文章,也不能确定是不是他的本意,但我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能力还原他的本意而已。

鲁迅先生认为,出头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为什么写文章,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只是发发微博、刷一下朋友圈而已,根本没想过说能够得到什么。但是,他不较真,别人就拿他的作品来较真了。归根到底,就是他的内容非常接地气,只要肯写,基本上都都是10W+的阅读量!他的文章为什么这么火爆,说白了就是蹭热点蹭对了,说出了很多读者想说的话,尤其是很多青年的心声,他们不满于现状,看了他老人家的作品,都激情澎湃想要拼一把。所以,他跟书店的老板说,这些文章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大家不必较真,你怎么评论都可以,但是要把那些你认为是“鲁迅说”的话,把鲁迅这个词删除掉哈。

那个时候做自媒体,也分很多个派系,但鲁迅属于哪个派系呢?真不好归类,因为鲁迅先生他本人也是不太合群的,所以更多的人帮他老人家建了一个社群,叫做“鲁迅派”。怎么样,鲁迅先生躺枪也躺得够逗了吧?这事情还没完,鲁迅这个自媒体有不少忠实粉丝的吧,他们看了鲁迅的作品以后,大受鼓舞,那就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统治者不高兴了,因为他们的饭碗有被摔破的风险,于是就抹黑鲁迅,说他是什么学棍之类的,甚至还有人劝他:“兄弟,见好就收了吧,不要这么高调了!”

鲁迅《通信》:在畅销书中“躺枪”,鲁迅给书店老板写信

后来,陈西滢出了一本《闲话》,他这本书的销量可能很惨淡,因为陈西滢的个人IP当然没有鲁迅这么大啊,这个时候,又拿鲁迅来“借势”,说现在鲁迅跟他合作了,共同出版了这本《闲话》。诶,不是以前才说鲁迅的坏话吗,怎么现在忽然又说鲁迅改邪归正,变成一个权威的专家了?其实,鲁迅还是那个鲁迅,不同的在于怎么去利用他。对有关人员的利益有损害的,他就是小人;只要能帮他们赚钱的,他就是君子。 解析到这里,就我个人而言,都感觉特别地无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鲁迅,哪怕我们平时在自媒体平台写写文章,也会被水军们抹黑,尽管不是表达那个意思,但都会理解成为另一个含义。

2 《答有恒先生》

拆借完前面一封信,接着再继续拆解《答有恒先生》。在给书店老板写完信以后,第二天就给时有恒写了这一封回信。虽然说,两封信是写给不同的人,但我隐隐感觉到,这两封信都特别地连贯。前面讲到,我无论写什么内容,都是在躺枪了,所以我选择沉默!虽然我没有读过时有恒写给鲁迅的信,但我猜测出,有恒先生肯定是问他,最近为什么朋友圈没有更新啦,好久没有看到你的作品了,这样问候的话。因为,之前鲁迅在朋友圈很活跃的,现在突然断更了,是不是感觉到很不习惯?

为什么鲁迅的朋友圈要断更?因为他感觉这个社会太可怕,让他实在是无语了!怎么可怕法?他拿了醉虾作比喻,我们吃虾都知道,直接把它烫熟来吃,这样虾就不会太过痛苦;但吃醉虾就特别残忍,把虾放在黄酒里边,虾在酒里边越难受,越挣扎,人们看到这个虾的惨状,就越有食欲,吃起来就越香。当然,我没吃过醉虾,我也不敢吃,但我得知这是很残忍的。这说明什么呢?有的人跟你意见不合,并不是说直接就把你毙掉,而是故意把你激怒,让你情绪高涨地跟他辩论,其实辩论的结果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快感。你越是生气,他就越是高兴,有这样的人吗?多得去呢!

鲁迅《通信》:在畅销书中“躺枪”,鲁迅给书店老板写信

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厦门待不下去?跟这个也有一点点关系吧,我猜测。鲁迅在文中写到,在厦门的时候,开始给他安排的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做宿舍,这个还好;然后,原本有三张椅子,他还可以偶尔找学生上来聊聊天打发一下时间,然而没过多久,就要搬走一张椅子,过一段时间,又来搬走一张。看到这里,你也许觉得纳闷,不就两张椅子,至于这样么?但是,如果一次过把椅子搬走,有恰当的理由,还说得过去,但这样做的,就是把他原本有的利益,一步步削减,这是多么糟心的事情啊?换着是你,试试爽不爽?还不如直接不给他住,可能他还没这么生气。所以,这就是跟他说的醉虾无异。

如果说,只是鲁迅他自己一个人吃亏,那还没什么。但让鲁迅感觉到更扎心的,就是因为他写的作品,连累了更多人替他买单。他在女师大讲过课,在中山大学讲过课,他的学生们都特别认同他的风格,也会很积极地做作业。但是,因为听了他讲的课,这些学生就造反了,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血案,什么“三一八事件”还有在广州的“白色恐怖”,亲眼目睹他的学生因此丢了性命,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很多人都把鲁迅归类成为一个门派,但实际情况是,鲁迅根本没有站在哪一队,都是别人硬生生地把它归类而已,所以别人哪怕是学了他的文章,去搞什么事情牺牲了,他只能深表遗憾,但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信的最后,鲁迅还提出一个观点:为什么这么多人栽了,他却没有事?说白了,就是他的文章相关的人员没有看懂而已,他们顶多是看到字面上的意思,并没有站在这些学生们的角度去理解他的作品。段位不同,理解他的文章也不尽相同。文章还是那样的文章,但不同层次的人去看,理解不一样,看法也不一样。要是这些统治者,按照学生们的理解去看他老人家的文章,他都不知道领了多少份盒饭了!这几年来,鲁迅先生与其说是在批判别人,不如说他一直在自我反省,所以《野草》的23篇散文诗,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好了,关于鲁迅这两篇书信我就解析到这里了,我是@狂人先生 , 非常感谢你的关注和阅读。当然,我的解析带有不少个人偏见,如有不足之处,随时欢迎你留言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鲁迅   中山大学   老板   书店   较真   硬生生   书信   本意   闲话   朋友圈   椅子   畅销   合作伙伴   事情   通信   作品   体育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