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3 |“我知道”比“我不懂”更可怕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和一个会游泳的人,哪个更容易被淹死?凭我们的直觉,当然是不会游泳的人更容易啊!且慢,先别急着做判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这是很深的水库,两个人都掉进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都是在一个很浅的游泳池里,两个人都没有啥事。只要不出意外,在这两种情况下,两者都基本上是平等的。我们再看一下更有意思的结论,要是有一条河不深不浅,但水就肯定会过头顶,请问淹死的是哪一类人?按照我们的直觉,当然就是不会游泳的人嘛!

思考快与慢3 |“我知道”比“我不懂”更可怕


很遗憾,结果跟我们的直觉有很大的差别,是会游泳的人被淹死的概率大!此话怎讲?首先,不会游泳的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的能力,所以根本不会尝试下水;但是,会游泳的人,自以为自己能游过去,但没想到水底都是淤泥,一滑倒就溺水,领个盒饭上西天了!我想要说明什么呢?很多时候,阻碍我们思考的,并不是“我不懂”,而是“我知道的太多了”。包括会游泳的人也一样,因为他们会游泳,所以对水不屑一顾,自以为下水很简单,所以中招的都是他们了;相反,那些说“我不会游泳”的人,他们有自知之明,当然不会做太危险的尝试。这正是今天我解析《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第三节,“我知道”比“我不懂”更可怕!

1 不要被“我知道”蒙蔽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炒股的经历,在买卖股票的时候,你通常取决于什么样的因素?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业余的股民,炒股比那些所谓的专业股民玩得好。怎么评价他们玩得好不好呢?短期的得失我不说,毕竟短期的波动太大了,就拿一年的平均收入来说吧,那些业余的玩家即使收益不算太多,但至少亏也不会亏多少。相反,很多所谓专业的股民,他们在股市中赚钱,并不比大多数业余玩家多多少,但是一旦亏损,就亏得怀疑人生。这看起来有点违背我们的直觉哦,业余的股民都是不懂,凭运气瞎买,而专业的玩家,他们自称非常懂,还会有内部消息,为什么会亏钱呢?

思考快与慢3 |“我知道”比“我不懂”更可怕


专业的玩家,他们都会经常留意电视里边的财经频道,非常关心国家的经济走向等指标,当他们留意了这些信息,就觉得自己已经很懂了。他们听了某个股评家说推荐哪几个股票可以跟进,那就出于本能地认为:“对啊,我也觉得应该去买,凭我的知识,没错的!”然而,一旦买进,就有可能亏得你怀疑人生。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一个小白,那么就会看紧自己的钱包,绝不会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乱投资,一旦投入,哪怕亏了我也认了,所以基本上损失也不会太大。一旦赚到了自己的心理范围,我也不知道后续的情况,果断地卖出落袋为安,后面再涨都跟我无关了。所以,他们哪怕赚的不多,但不会太亏。

曾经有一句话说过:“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当你听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心情澎湃?这就对了,恭喜你成功被套路!假如今天雷军给创业者开一节课,毫无保留地分享小米这10年的成功经验,告诉你“哪怕你是一个小白,也可以复制小米模式,做出一个大米手机来。”你愿意相信他吗,你相信自己的能力吗?为什么雷军十年做得成功,其实并不是他的决策有多么英明,而在于他在每一个十字路口,选择的路都选对了。其实,任何成功的企业家,多半都是靠运气,是在选择的分岔路口,选择了对的事情。一次选对路很简单,但难就难在多次都选对!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道创业成功的方法,但选择哪条路,我们很难复制。

2 直觉和预测,多半都派不上用场

有这么一个传说:一对夫妇开了家烧腊店,生意非常地火爆,每天都赚到很多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个小伙子每天都经过他们店门口,恶狠狠地盯着他们店,说:“总有一天……”。一次两次还好,但每天如此,老板娘就慌了,跟老板说:“我们是不是得罪人了啊,为什么有个年轻人,盯上我们店了呢?”老板说:“这样吧,明天你请他进来,好好招待一下,看看他想什么?”第二天,小伙子如常经过店门口,被老板娘叫住了:“小伙子,进来一下。”然后,送上最美味的烧鹅腿,加上两大碗饭款待他。

思考快与慢3 |“我知道”比“我不懂”更可怕

吃饱喝足以后,老板娘跟小伙子说:“小伙子,我们经营的是小本生意,也不容易啊。不知道在哪方面得罪您了呢?”小伙子说:“没有啊,你们挺好的啊。”那就奇怪了,为什么你每天都会盯着我们说:“总有一天呢?”原来,真相就是:小伙子的家里很穷,尽管他很努力工作,但每天能吃顿饱饭都难。于是,他暗自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总有一天,要吃到美味的烧鹅!”所以,他就每天都盯着这家烧腊店,终于愿望成真了。说到这里,我再给这个故事收尾:烧腊店正好缺一个伙计,那就把小伙子招聘进来帮忙,他终于达成愿望,每天都可以吃上美味的烧鹅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我们的直觉,其实跟现实是有偏差的,尤其是揣测别人心理的时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一种直觉的偏差,因为自己的格局小,所以把别人想象成为小人,这当然是不对的;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们都很正派,但直觉去推测所有人都是正人君子,这也是不准确的。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一开始假设对方是好人,尝试合作第一次,但不要赋予重任;如果对方有不厚道或者不靠谱的,就立马终止合作,要是合作愉快的,再加码进一步合作。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做任何决定,不要请教你身边的人,而是要请教那些成功拿到结果的人。”这句话有意思,我差点信了。按照这样推理,如果我们想要买彩票中头奖,是不是应该去请教那些中过头奖的人呢?如果觉得不够的话,那就应该混进彩民的这个圈子才对了,只要他们任何一个人中了奖,向他请教经验该有多方便啊!按照这个逻辑推测,那些彩民们应该都飞黄腾达才对啊。但现实的情况,有的人甚至连安慰奖都没中过。其实,彩票都中奖都具有随机性,你请教再多人都没用。面对那些毫无规律可言的事情,你请教什么人对你都没有任何帮助。

但是,什么东西可以请教人呢?那些已经证实是可靠的规律,比如说“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有就是“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三倍”,这些都是在数学上已经证明过的定理,哪怕世界怎么变化,都不会改变的规律。如果你刚好不知道这些定理,那么你请教就是有用的,以后再看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秒懂。

3 别让“乐观主义”害了你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不知道你有没有出外旅游,感觉爽不爽?有不少人都向我诉苦:“哎,别提了,高速公路到处都堵车,10公里的路程走了5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景区,想看看景点,几乎都是人挤人,哪里还能愉快地度假啊?”难道你在出门之前,不会想到这些糟糕的情况吗?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知道的,但为什么还要出门,享受着这“人挤人”的乐趣呢?说白了,就是过分乐观了,总会觉得“我的运气没这么差,堵车堵人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回“墨菲定律”应验了吧?

思考快与慢3 |“我知道”比“我不懂”更可怕


什么是“墨菲定律”呢?我科普一下吧,假设你手上有一片面包,你在上面涂了花生酱,正准备开吃。一不小心,面包掉到地上了,没得吃了吧?请问,是哪一面掉地上了,是涂了花生酱的一面,还是没有涂花生酱的一面?如果你是乐观主义者,就祈祷着老天不会这么整我 的,花生酱那一面不会碰到地上;但“墨菲定律”告诉你,恭喜你答对了,花生酱和地面正是融为一体。

所以,有时候做人还是不能太过乐观,必要时都要想象一下,最糟糕的情况会是怎么样的,我们能否接受这个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万一出现了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这意味着,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要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撇除自己的偏见,客观地分析,这个事情如果我做了,最好的情况会好到哪里去,对我有多大的好处;最糟糕的情况,会差到哪里去,这个最坏的结果,我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接受?如果最好的情况,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者最糟糕的情况,会让你感觉到很扎心,那我的建议就是提前收工吧。不要抱有任何乐观主义,毕竟“墨菲定律”在关键时刻还是很灵验的。

好了,关于《思考快与慢》里边,关于“过度自信与决策失误”这一部分,我就给大家拆解到这里了,非常感谢你的阅读,我是狂人先生,下一篇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店门   烧鹅   都会   花生酱   头奖   老板娘   定律   股民   小伙子   直觉   游泳   事情   情况   玩家   体育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