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5 | 思维的框架效应,你中枪了吗?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今天继续给你拆解《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关于“框架效应”的部分。我们经常说过的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是,限制我们想象力的,仅仅是贫穷吗?先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我们先做一道测试题,也请你思考一下:

思考快与慢5 | 思维的框架效应,你中枪了吗?


摆在你面前的,有两个决策,每个决策,你都需要从两个方案选择一项:

决策1:从A和B中选择:

A. 肯定能赚到240元;

B. 有25%的概率得到1000元,75%的概率什么都得不到

决策2:从C和D中选择:

C. 肯定会损失750元;

D. 有75%的概率损失1000元,25%的概率没有损失。

按照直觉,你是怎么选呢?只要自认为智商没问题的人,都会在决策1中选择A;在决策2中选择D,你有同感吗?到底这样的选择是否明智,这正是我在本文要解析的问题了。

1 局部与全局的输赢

在决策1中选择A,因为可以妥妥的得到240元,没有任何悬念;在决策2中选择D,咱们也不一定会损失1000元吧,这只是最糟糕的情况才会损失1000元。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妥妥的赚到240元,没有任何损失;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收到240元,丢掉1000元,净亏损760元!我们再看被大家忽略掉的方案,决策1选择B,那有可能会得到1000元,也有可能啥也捞不着;决策2选择C,那就妥妥的损失750元。我们再分析最好的情况,那就是赚了1000元,损失750元,净赚250元;最糟糕的情况,分文不赚,净亏损750元!

诶,你发现了什么?我整理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大众的选择,最好的情况净赚240,最糟糕亏损760;大家都不认同的方案,最好的情况净赚250,最糟糕是亏损750。请问,哪个方案最优,但是我们都选择了哪个?你有顿悟了吗?

我们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同一个的等级的马,田忌的马都比齐王的马水平要低,如果按照直觉去比试的话,田忌是必输无疑的;但是,田忌就用了一个套路,他用下等马跟齐王的上等马比试,那当然是输得一塌糊涂,齐王大笑。接着,田忌再用上等马PK齐王的中等马,立马扳回一局;最后,再用中等马来PK齐王的下等马,哦豁,反败为胜!我们复盘这个过程,在第一句的时候,齐王是不是偷着乐了,但是整盘比试下来,齐王就笑不出了。这正应了《孙子兵法》里边“全胜”的套路。所谓“全胜”,并不是说你要赢得全部战斗,而是整体赢就行了,哪怕是局部输一点都没事。

思考快与慢5 | 思维的框架效应,你中枪了吗?


提起赌博,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十赌九输”,但真的是如此吗?当然,如果你是一局定输赢,那么你有可能就会输得彻底。我们可以怪赌徒不自律,赢了贪心输了就要翻本。如果我们撇除人的情绪,假如你有1万元,把你的本金分为100份,每次下注100元买“大小”,这会怎么样?如果说,你第一次买错了,这个不奇怪;但是你还有99次机会,继续买。如果你赢了,就有200元;如果输了,这100元就丢了。按照这么算来,先不说你能赢多少,我只想问,你100次全部都输掉的概率有多少?输掉一次的概率是1/2,输掉100次的概率就是1/(2^100),你自己算算账吧。

当然,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鼓励你去赌博,而是想要说明,我们要具备一种全局思维,不需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具备良好的全局观,把一件事情分拆成为若干个局的组合,在整体上把握胜负,只要全局不输就是赢。

2 影响我们选择的心理账户

张三和李四都有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其中张三的门票是花了1000元,而且是在网上盯了很久,好不容易才秒杀回来的;李四的那张门票,就是一个哥们因为被人放鸽子,就顺手送给他,所以并没有花一分钱就可以得到了。在演唱会开场的那一天,刮起了台风,他们会不会改变主意,不去看演唱会了?张三想:这张票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怎么能因为刮台风就放弃了呢?地球不爆炸,我也铁了心要去看。但是,李四就不是这么想了:这个天气不太对劲啊,看啥演唱会,台风来了,还是窝在家哪里都不去比较安全!

思考快与慢5 | 思维的框架效应,你中枪了吗?


同样一张票,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因为张三为了得到这张票,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这样都放弃,我脑袋进水了吗?李四得到这张牌,并没有耗费什么成本,所以他也并不在乎得失,反正我不去也没有任何损失。这就解析了,为什么现在很多的训练营,即使是免费,都要收挑战金的缘故了。如果分文不收,那么哪怕你不认真参与,也没啥损失;但是,如果收了挑战金,只有认真打卡参与才会退回来,你的钱已经上交了,如果不好好参与就损失掉,谁会这么心甘情愿送钱啊?这个交上去的挑战金,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我们的心理账户,它将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我再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体验:昨天下午忽然下起了雨,平时都是骑自行车的我,只能选择坐公交车了。说起来我的运气也真的太背了,当我好不容易坐公交的时候,路上就特别的堵车,于是我内心非常地不爽。同样的路程,我平时骑自行车只要10分钟就可以了,但昨天坐公交堵在路上,用了大半个小时才走完,不禁感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啊?但是,车上其他的乘客,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们都非常地淡定。这个问题值得我去深思,假如我平时也跟其他的那些乘客一样坐公交,对于堵车这个事情见怪不怪了,我还会这么烦躁吗?

因为,我从内心都是想骑车的,但因为下雨没办法,被迫转坐公交,就会觉得堵车这个事情本来不应该是我去面对的,而现在我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而跟我同一趟车的人,他们正常都是选择坐公交,所以哪怕再怎么堵车,都积极接受,所以他们对此都见怪不怪了。这说明了什么?就是心理账户决定了我们的想法。

3 情感的框架效应

我们都知道,现在全世界的新冠疫情有多么可怕。假如科学界发明了两种药物,对于新冠重症的人,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分别拿出1000人来做试验。使用第一种药物,它可以让200名重症患者存活下来;使用第二种药物,会有800名重症患者可能会死亡。如果让你去选一种方案,你选择哪一种?细心的你就会发现,其实使用两种药物,这个存活率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让20%的人存活下来,80%的人都会面临死亡。但是,表达方式不同,选择就不一样。从我们的情感来说,相对于所得而言,我们都厌恶损失,当然就不愿意听到“死多少人”的宣传,而是“确定多少人存活”就显得特别地好听。

思考快与慢5 | 思维的框架效应,你中枪了吗?


面对“获得”,我们都偏好于确定;面对“损失”,我们都偏好于尽可能降低概率,这就是我们的情感的框架效应。就比如说,两只股票有一只涨了很多,另一只正在亏损,这时你正需要用钱,会怎么选择?大多数人的做法,都是把赚钱的那一只卖掉,把赚到的钱妥妥的进账;有多余的钱,就用来再投资亏损的那一只,试图平摊购买成本。这个做法对不对,我就不予置评,但这充分地暴露了正常的人性,他们都会把损失看作是“暂时的损失”,至于能不能扭亏为盈,还具备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什么不能等等呢?这正是情感的框架效应,虽然知道这是不理性的行为,但在情感方面,我们却心甘情愿这么做。

如果你没玩股票,我再举一个实用的例子。假如你今天花3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到了电影院的时候,发现票不见了,这个时候你怎么办?你是花了钱的啊,票不见了,心疼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算了,我不看了”就回家;二是“我再花30元买一张票入场”。假设你的零钱足够的情况下,会放弃这场电影不看了吗?我想,大多数情况都不会。因为,在你的潜意识了,30元你已经花掉了,你正面临的选择,就是30元什么也捞不着,或者60元看一场电影,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其实,你的选择,取决于你对这损失的30元怎么看,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独立的事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沉没成本”,想法不一样,行动也不一样。

好了,关于“情感框架”这部分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我是@狂人先生,《思考快与慢》的拆解还剩最后的一个部分,下次给大家全部讲完,我们下一篇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框架   效应   都会   见怪不怪   概率   全局   台风   账户   重症   药物   思维   损失   公交   情况   方案   情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