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 | 在职场和创业路上谈谈鲁迅精神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已经踏入了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回想这一年来,也许很多人都感觉过得好艰苦吧?年初被困在家,甚至工作都丢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特别地珍惜,不得不被动接受996的生活。创业者更不会好到哪里去,甚至还有不少人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所以,今年能够存活下来,都很不容易了。所以,在最后的一个月,我们需要争取在2021年可以重启。如何能“重启”呢?当然不是空话说说而已,除了要对我们今年做一个自我反省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广泛吸取各种思想资源、精神资源。


走近鲁迅 | 在职场和创业路上谈谈鲁迅精神


鲁迅的《拿来主义》已经告诉我们,只要看得顺眼的,就先拿来再说,只要敢拿就是本事拿完以后,再去琢磨是否用得上,哪些地方可以用得上。我们都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一方面是要向顶尖的人学习,这个我相信已经没什么可以异议的了;另一方面是要学习传统文化。提起传统文化,这个范畴还挺大的,我们都一直认为,孔子、孟子、庄子等思想,都是传统文化,这个没毛病;然而,除此以外,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的传统。古代传统方面,你关注谁都是有道理的,但不是我要聊的重点;我主要的侧重点,在于鲁迅的思想。其实,鲁迅的思想归根到底,就是强调“个体”的“立人”精神。在本文,我将会从三个方面为你分享。


1 “集体强大”重要,还是“立人”重要?


在刚刚过去的感恩节,某一家企业搞了一场充值的活动,全天充卡业绩达到17万,这家门店非常地强大吧?如果能够跟着这样的平台混,是不是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呢?我们的直觉是这么认为的,正所谓“选择大于努力”嘛,只要跟对平台,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平台足够强大,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沾光吗?曾经有一句话说过:“离开了平台,你什么都不是。”我一直都认为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能够让他“飞速发展”的平台,是不是这辈子就永远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呢?


同时,我也有一个疑问,是不是不断地追求物质,那就一定能成功?正所谓“物极必反”,如果把追求物质推向极端,人就有可能变成物质的奴隶;我们可以追求科学,但如果极端的追求科学,就会让人的精神、想象力、创造力都被压抑了;我们可以追求”“少数服从多数”,但如果过分追求,就会导致少数人的思想被压抑,再也没有创新。我们回到当下,为什么会这么多的“奴才”?我们自己也成了房奴、车奴,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公司的奴才,比如承诺了目标,达不成就要在人格上的羞辱一番,但受罚者还觉得“愿赌服输甘愿受罚”,这难道不是奴才的思维吗?


走近鲁迅 | 在职场和创业路上谈谈鲁迅精神

所以,鲁迅在《文化偏至论》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鲁迅的立人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人、精神和自由。首先是“个人”,鲁迅说的个人,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一个个生命个体存在的。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人是家庭的人、社会的人,而缺乏了“个体的人”这个概念,所以就缺乏对生命个体的意义爱护和尊重。


有一次,我到某家商场买东西,服务人员的态度非常不友善,有意思的事情来了,他们的柜台最显眼的地方写着“为人民服务”。我是一个较真的人,当然要质疑他们啊,于是说:“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行的,不是说好的为人民服务吗?”结果得到的回复让我更加无语:“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但不是为你服务的!”诶,奇了怪了,难道我不是“人民”吗?原来,所谓的“为人民服务”只是一个口号,他们不会为某一个人去服务,更多的可能性,就是中间少了一个字,至于少了什么字,你懂了吧,我也不解释了。


第二个就是精神。人的生命,不仅是指生理上的生命,更是指精神上的生命。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人是会思考,而一般的动物不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有精神追求。鲁迅有一句名言:“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生存和温饱,这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需求,但是发展却是人他有的追求。在物质上没有安全感,在精神上当然会匮乏,所以就会有“心静不下来”之说。我们“双十一”囤货,真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需要的吗?其实,更多的是在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要的就是占便宜的这种精神快感。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看一本书,这同样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吧。


第三个就是自由。当然,在当下和平年代,也不会有限制人身自由这一说了,更多指的是有没有精神上的自由。主要表现在于,精神上有没有独立,有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我看到很多所谓的“自由职业者”,他们不需要上班,但每天都会被所谓的老大洗脑,让他们读《羊皮卷》,发朋友圈,每天要成交多少人……请问,他有没有自由?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是要听别人瞎指挥呢?这么说就明白了,真的简单听话照做,就一定能够获得你想要的财富吗?如果你恢复自由,不按照别人的套路,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呢?


2 个人的发展: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鲁迅对于“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句话,其实后面还有下文的:“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还提出,此后我们要“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里其实就给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提出了一个目标,“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背后,是一个价值观念、生活理想的问题。


这给到我们一个课题,什么是幸福?现代人说到幸福,还不简单吗,银行账户有足够的余额,手机满电,身无欠债,这就是幸福。说白一点,只要有一份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衣食无忧,这就是幸福了。没问题,这是对的!一个人的幸福观,首先就要立足于物质基础上,就是要解决好生存、温饱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存温饱都有问题,还谈什么“改造世界”、“改变全人类”,这不是在忽悠吗?所以,看到别人“唯利是图”,就不要见怪,因为生存就是人的第一要素,如果物质上不能满足,还谈什么使命感?除非一种情况,他是“卖饼”的那个,因为很多人都喜欢“成功的疯子”,他就靠把自己打造成为疯子来敛财,但这也是跟“物质需求”挂钩的。


走近鲁迅 | 在职场和创业路上谈谈鲁迅精神


没有物质条件,就是万万不能。但是,经济条件不成问题了,是不是就妥了呢?但是很多人,即使有了所谓的幸福条件,依然过得不安逸。我相信,在读本文的你,物质也不会匮乏到哪里去,要不然都搬砖去了,哪有时间来听我吹牛?说实在的,很多人基本温饱解决以后,依然过得不幸福,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就是患得患失,因为当下所有幸福都建立在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万一工作丢了,那么房贷、车贷、信用卡都还不上,还能安逸吗?我们都是“打工人”啊,这种焦虑,都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人条件好,这问题不会困扰他,但又会有另一个问题了:我所有目标都实现了,还能做些什么事情?比如说,已经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妹子,而且没有负债,那真的就绝对的幸福了嘛?这是,我的心归何处?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去奋斗的?这时又会陷入另一种境地,感觉无所事事,在虚耗着生命,找不到精神家园,这一种恐慌才是更严重的。还有一种不幸福感,就是“孤独”。在《三体》里边,7艘幸存的战舰最后剩下1艘,就是因为“猜疑链”作的梗!因为孤独感,使得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自己释放恶意、敌意,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猜测,在演戏中生活,这过得累吗?


怎么着?在解决了基本温饱的条件下,我们不妨追求一些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比如,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对吃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吃饱这么简单了,而是可以在饮食方面对情调的要求提高一点,当然也不是过分的奢侈,只要适宜就好。我们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的生活要多丰富一些,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多读书,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生活的习惯。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用最便宜的方式来跟全世界最顶尖的老师学习,而且还能把学到的知识变现;“书中自有颜如玉”,当我们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素养,身边的妹子是不是对你投以崇拜的眼光?


讲完了“幸福的度日”,接着再讲讲“合理的做人”。我们经常说,要做一个“好人”,到底怎么做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呢?就是要在“个人”和“群体”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强调“我们”的时候,不要忘记“我”的存在,因为“我们”的发展,都是以“我”的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在强调“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因为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以集体发展为基础。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人都具有群体性,想要平衡这两者关系,只能在这两者之前寻求一个平衡点。当然,这个平衡点不可能一成不变,都是动态调整的。


走近鲁迅 | 在职场和创业路上谈谈鲁迅精神


如何才算是一个“好人”呢?第一点是“真”。这里说的真,就是敢于正视真相,大胆看取人生。鲁迅说过,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社会的问题,个人的不幸,仿佛眼睛一闭,就啥都不存在了。正因为如此,鲁迅不断地呼吁真的猛士,在《记念刘和珍君》说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个人不断追寻,病敢于面对真相的人,当然会承担很多痛苦。当遇到社会、企业和个人生活中的问题,你是要正视还是要闭上眼睛,是要积极进取改变现状,还是消极逃避?就看你是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了。


除此以外,“真”还意味着要敢说真话,“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试想一下,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不讲真话,都是要带着面具来沟通,这样多累啊?这其实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说真话,但对方不一定同样说真话,所以最终结果可能会吃亏。到底是坚守“真”字,还是瞒和骗呢?这个只有自己去取舍了。


第二点就是“诚”。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以诚相待,言而有信。为了生存,可以使用套路,但是绝不能忽悠,因为一旦食言,虽然短期内是赚了,但路就会越走越窄,给别人挖的坑最终都把自己埋了。第三点就是“爱”。鲁迅在《兔和猫》写过一个故事,他上班的路上看到一只狗被马车压得半死,晚上下班回来再经过同样的地方,什么都看不见了,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虽然只是一只狗,这样小小的生命,他都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反观我们其他人呢,根本不管人的死活。


最近看到广西有个男的因为婚外情出轨,被关进笼子扔进河里,如果不是路人报警,估计都领盒饭了。哪怕他出轨了,也只是道德的问题,至于用这么残酷的手段对待吗?这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再怎么着,生命诚可贵,所以今天的中国,我们要懂得生命的可贵,敬畏生命,关爱生命,这才是鲁迅“立人”思想的根本,也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好人。


3 改革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今年特别的难!”这句话,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在每一年的年底,都会听到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么,有哪一年是“不难”的呢?其实,每一年都难,因为“很难”,所以就意味着我们要改革了。自从有了互联网以后,最难的非线下实体店莫属了。正是因为线下生意难做,所以就要倒逼改革,客人不来店里消费,就要通过线上触达到你的客户,在线上下单,为了活下来,倒逼自己要改革。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旧的路走不下去了,不满足于现状,这就是倒逼自己改革的原动力。


但是,说改革就改革了吗?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鲁迅说道:“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因为改革,就会有某一些人的利益受损。所谓“曾经阔气”,就是改革前的既得利益者,也许是因为某些漏洞让他们钻到空子,当然要反对改革;对于“正在阔气”的,对当下非常满意,对未来好与不好,都充满不确定性,当然要反对改革;唯有“未曾阔气”的那些,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他们来说都没啥好处,那不妨改革换一下思路,看看会不会好点呗。改革之所以艰巨,因为人都分为这三类,真正有改革欲望的,只占三分之一,在比例上已经处于不利位置。


当然,改革的阻力还远远不止于此,充满了艰巨性。首先,大多数人都不会赞同改革的,因为他们对于现状都习以为常,厌恶不确定性,这都是正常的人性,包括改革者最亲近的人,他们往往听到的并不是正面扼杀的声音,而是亲朋好友们的善意提醒:“你何必瞎折腾呢,为了家人,为了稳定,算了吧!”也许,一个改革的积极分子就这样被扼杀了。除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是国人最擅长的,你可以改革,但我立刻就想到应对的办法。因为,社会的风气就是如此,所以改革可能只是字面上的变革,但本质上没有什么改变,甚至比改革前更糟。还有更扎心的,就是改革带来的结果,就是新旧制度并存,带来的交叉反复,让人感觉到无所适从。


走近鲁迅 | 在职场和创业路上谈谈鲁迅精神


说完了扎心的,也需要来点正能量。鲁迅在《生命的路》写道:“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虽然说,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但不必担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虽然说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一条路只要开辟出来,这条路就一直存在。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就先聊到这里,非常感谢你关注每周的“走近鲁迅”,我是@狂人先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我们下一篇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鲁迅   精神   阔气   奴才   平衡点   为人民服务   温饱   物质   路上   条件   思想   生命   幸福   自由   社会   更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