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充满电了吗?| 再大的目标,也要有充足的电量来实现

2021年正式拉开序幕,我相信大家也已经定下了不少的目标,并且干劲十足准备开干。有了目标,也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剩下的就只有行动了。行动是需要有驱动力的,就好比我们开车到自驾游,至少车的油箱要加满油吧?如果车没有油,再高档的配置,车内坐得再舒适,我们想要去的目的地再怎么让人向往,规划的路线再怎么好走,又有什么用处呢?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出发。同样的道理,我也需要充满能量,才可以朝自己的目标前进的;没有能量,就连流浪的资格都没有,何况实现目标?


你充满电了吗?| 再大的目标,也要有充足的电量来实现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在新的一年之际,为了让大家能量满满开干,我为你分享一本书《你充满电了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汤姆.拉思,他这个人可不平凡。他在16岁的时候,就被确诊为癌症,而且左眼都因为癌细胞的扩散而被摘除。我们都知道,一般的人确诊为癌症,没过多久就领盒饭了吧;但是,他不但能够幸运的活下来,而且还能整整存活23年,直到今天还依然健在,很不可思议吧?作者到底怎么做到的,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他将会用三个角度为我们分享。


1 寻找做一件事情的意义


作者在被确诊癌症的时候,才仅仅16岁,这是多大的一个打击啊?他的人生还没开始!但是,他依然坦然面对这一切,正所谓“生死看淡”。他并没有做任何化疗的,而是每年到医院住上一周,做保守的治疗。一周过后,就可以出院明年再到医院打卡,每年出院的那一刻,他就相当于向阎罗王多申请一年的假期。作者的关注点,并不是自己能够活得多久,而是每次得以续命的这一年,能够更有意义。就比如说,他写的这一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他活着的意义之一。


幸福和意义,两者既有关联,又是有区别的。相同的地方,就是两者都有人为之愉悦,不同的地方,就是感到愉悦的对象不一样。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愉悦的是你自己;而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话,这就意味着在特定的群体是能够获得愉悦感。就比如说做自媒体的作者,当写了文章获得稿费收入,这时就会感觉到很幸福,因为有钱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质量;相反,如果这篇文章没有任何稿费,但因为有读者读了这篇文章从中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就是有意义的;要是这篇文章阅读量过万,就意味着有超过一万人浏览过这篇文章,他们都会有收获,这也意味着很有意义。


我们在不同的职场岗位上,能够获得多少工资收入,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但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就是让社会的其他人获得幸福。比如说,作为一名程序员,开发程序当然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当他的程序开发完,投入使用以后,最终用户就会因为他写的程序而获得了某种便利。尽管一个软件是要有很多个程序员共同完成,但缺了谁写的模块,这个程序都运行不下去。同时,作为软件测试的人,也有存在的意义,因为没有他们把关,也许系统出了什么故障,也造成很大的麻烦。总之,不要小瞧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者,更不要小瞧自己,存在就是合理,我们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


你充满电了吗?| 再大的目标,也要有充足的电量来实现


在武汉的疫情爆发时,国家下令建造火神山、雷神山两大临时医院,仅仅用了10天时间,就把整个医院搭建起来,真可谓奇迹。这些参与建设的工人,他们肩负着一种使命,这就是他们这份工作的意义。至于他们的工钱能有多少,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如何寻找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呢?当然,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的能力有多少,自己擅长在哪一方面?如果说自己不算太擅长,那么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着就要看,我这兴趣或者能力,社会的当下真的需要吗?如果恰好需要,那恭喜你,当你把自己的兴趣或者能力,转化成为实际的用途时,就是你存在的意义。比如《万万没想到》的作者万维钢,他的理工科思维非常扎实,而且还擅长用自己的通俗易懂的话说出来,而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正是需要有跟主流不一样的声音有理有据地提醒着,所以万维钢的《精英日课》就恰好给到我们更多的知识和干货。


所以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到底现在自己做得事情,对社会上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哪怕你是做快餐的,能够为上班一族提供午餐的便利,这也是你的存在的意义啊。正是因为你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你才可以有收入。《经济学思维方式》这本书提醒我们,当我们赚不到钱的时候,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我们做得这个事情社会并没有需求,赶紧改行不要瞎折腾了。


提到瞎折腾,还有一种情形:就是父母非常成功,儿女大学毕业以后,凭着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儿女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为儿女们,应不应该顺从呢?这是很大的诱惑力,能够让自己少奋斗好几年。然而,走着父母的老路,这样活着有意义吗?当然,如果心甘情愿的这么走,也没有人反对;但如果是带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样子,那正是一条“默认的职业道路”,更符合他人的期望,而不是自己内在的动机,就是一种瞎折腾。然后,第一步走错了,哪怕后面走得再好,也都是徒劳的,这只不过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而已。不想瞎折腾,一开始就要给自己定下目标,并且细化目标,做该做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陷阱,正准备聚精会神做一件事情,手机的铃声来了,然后就去回信息。哪怕有时没什么事,也要过几分钟习惯性的看看手机,真的有这么焦虑吗?这并不是我们想这样,而是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实验证明,当我们聚精会神工作,手机信息想起,哪怕你不打开看,也会造成分心,而且这么分神,要至少67秒才恢复到原有的工作状态中,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难道全程不玩手机吗?在深度工作的时候,当然不能被打扰,有多远甩多远。但是,人的大脑需要休息的,所以每过45分钟,可以给自己放松15分钟。


2 互动的重要性:我们都不止孤立存在的


我们打开手机看新闻都达成一个共识:没有评论的新闻是没有灵魂的。所以,在这一则新闻以外,我们更关心的是网友们的神评论。在互联网上,这些有才的水军特别多,看到他们的评论,都可以让笑到怀疑人生。但是,如果你是小编,看到一些水军在诬陷你、中伤你,这时你还笑得出吗?就比如说,我之前看到某个关于防骗的自媒体号,爆出了某个传销机构的丑闻,这个当然是大快人心啊。但是,有不少顽固的支持者,在评论区跟小编对着干,甚至对小编人身攻击,说话特别的难听。作为小编,应该怎么着,是不是气死的节奏呢?正确的姿势,应该是理解他们,随他们说呗,因为他们的平台被查,郁闷得很,也需要找个地方发泄的,反正他们也不敢到线下乱来。


你充满电了吗?| 再大的目标,也要有充足的电量来实现


最近有一则新闻说,有个小伙子在酒吧消费,看到一个糟老头子在调戏一个女生,于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跟那个糟老头子干了一架,然后一拳就把这个老头子的鼻子打歪了。最后的结果,小伙子当然就是被带进去吃牢饭了,而这个女生就这么不了了之,也不帮他说一句话。这一则新闻看起来,让人感觉都拔凉拔凉的,做好人没有好报啊,谁愿意做这个好人呢?我们思考一下,难道你看到这种现象,就真的是无解了吗?其实办法远远不止打架唯一的途径,只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支开这个老头子,让他不要做坏事就好了嘛,何必要动手呢?


参加过聚会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体会:每个人都各自拿着手机在玩,仿佛在日理万机这样子。既然都已经面对面了,为什么不愿意大家敞开心扉聊聊天,手机在哪里不可以玩,但聚会是多么难得的啊?所以,作者也强烈呼吁,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放下咱们的手机,愉快地聊聊天吧。但是也有例外,什么时候就会愉快地聊天呢?比如说三月份,谁买到了一个星巴克的猫爪杯,就拿出来炫耀:我这个猫爪杯真好看,你有吗?说实在的,一个普通的杯子,有这个必要吗?我们购买任何东西,都是出于体验为目的,而不是攀比“我买到了”,要是一件东西是用来攀比之用的,那它的价值也不会太长久。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一批受试者在气球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到某个空的房间里边,然后让受试者找回自己的气球。结果怎么着?他们争先恐后地找,花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气球。后来实验规则改了一下,就是每个人有序的进去找气球,先不要管气球是谁的,随意拿一个出来,交给它的主人。诶,奇迹来了,很快这些气球就可以物归原主了!这说明了什么?当人们有这种相互帮助的行动时,效率就特别的高。这跟我们工作上有什么关系呢?比如你和他都在买东西,如果你跟客户推荐别人的东西,这就显得非常地客观,客户也特别容易相信你;但是,如果你一个劲的黄婆卖瓜自卖自夸,无论你的销售技巧再怎么好都是徒劳的。所以说,与人合作是非常地重要的。


3 让自己充满能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谁都会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身体的原因,早早就领了盒饭呢?我们都特别熟悉一串数字,前面的“1”代表你,后面一大串“0”代表着你的事业、家庭、财富等等。只要前面的“1”倒下了,一切都归零。说到这里,道理谁不懂啊,也许那些做健康产业的比我说得更专业。但是,作者在这本书中也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唠叨:想要拥有健康,就得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只有这样,我们身体的能量才不会匮乏。


你充满电了吗?| 再大的目标,也要有充足的电量来实现

但是,除了身体能量以外,更重要的是心理能量。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把压力化为动力。”这句话对不对呢?当压力不大的时候,的确是可以这么着。但是,压力就像一根根的稻草,也许一点点放在你背上,一时半刻没什么感觉;然而,如果我们不去管它,很快我们就会感觉到不堪重负了。这还不是最傻的,还有更傻的人,就是把别人的压力据为己有,比如别人说过什么话,都一个劲往自己心里搁,变成自己的压力。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会怎么样?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看到很多人因为一点小事就想不开,领了盒饭,并不是因为这件小事,更多的是所有压力累积起来,早已让他喘不过气了。


如何能够让心理充满能量呢?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行动,不妨再慢下来10秒钟,也就是给自己按下“暂停键”,至少想出3个解决办法来。人们都说“冲动是魔鬼”,其实我们只要10秒钟,就足以把这只魔鬼压制住了。万一办法无解怎么着?还有一个最后的解法,就是“笑着面对”。哪怕遇到恶人,看着就要揍你的节奏,哪怕你笑一下说:“兄弟,请息怒,我输了”,他也拿你没办法,哪怕你是皮笑肉不笑,对强势的人来说,也是对付他强有力的有效武器。


好了,关于《你充满电了吗》这本书我就分享到这里了,最后我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想要实现你年度的目标,就一定要为自己的充满电,首先要立志做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就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最后要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充满能量。我是@狂人先生,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我分享的这些书,能够给你带来一点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目标   电量   盒饭   气球   充足   能量   意义   兴趣   事情   身体   压力   能力   社会   作者   体育   工作   手机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