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碣文》:自我解剖,你敢吗?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欢迎来到“走近鲁迅”栏目,今天为你拆解鲁迅《野草》系列的第15篇——《墓碣文》。


《墓碣文》:自我解剖,你敢吗?


作为一个普通人,都总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如果被别人批斗一顿,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挫败感。在前面,我们解读了《风筝》,在当年作者不支持弟弟放风筝,始终认为自己的行动是正确的。要把批斗别人,这个事情特别容易;但是,谁有这个魄力,把批斗的矛头指向自己呢?这就是自我解剖。


自我解剖,就是《墓碣文》这一篇散文诗所表达的含义,篇幅不长,但给到我们的感觉非常隐晦、深刻。如果你没有一定阅历的人,看这篇文章,只会觉得它根本恐怖小说相类似。如果你把这篇文章理解成为恐怖的散文诗去鉴赏,那就未免有点“大材小用”了。首先,我给大家复盘一下,《墓碣文》这篇散文诗到底讲什么?


跟前面两篇作品一样,作者都是以梦境带入。前面《狗的驳诘》梦见跟狗对话,《失掉的好地狱》梦见跟那个地狱的前老大对话,而本文梦见跟一个死人的遗体对话。在开头,作者梦到自己跟墓碣对立,然后好奇地阅读上面的文字,这段文字大概写的就是这个人是怎么死的。它写得比较含蓄,用一条毒蛇来代表,这条毒蛇从来不咬别人,只咬自己,最终把自己毒死了。


作者心想:有这样奇葩的人?那值得我去探索一下!于是就走到墓碣背后,看到一座孤坟,正是这个人的坟墓,而这个死去的人,心肝都没有了。要是正常的情况,这得多痛苦啊!但是,这个人却丝毫没有痛苦的表情。那么,到底他经历了什么呢?我看完这段文字后,这个遗体忽然间坐起来,口中念念有词,太恐怖了吧?我赶紧撤退了,还害怕他会跟踪我!到底这个墓是谁的呢,为什么我会梦到这样的一个场景?接着我们就开始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了。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描述了这个墓碣,它是用沙石做的,已经剥落得不成人样了,而且长满了苔藓。由此可见,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打理过的。上面的文字非常模糊,但也能够看到以下几句话: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我们先剖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先研究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6月,作者曾经经历过狂热的革命,但革命退潮后,目睹到青年人都丧失斗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躺平”,变得不思进取。原来是满腔热情,如今却跌入了冰窖,因此就是“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


青年们为什么都躺平了呢?用现在的话大胆猜测,他们意识到这么积极革命,对自己并没啥好处,牺牲了更加不值,还不如各扫门前雪,这个我们可以理解吧?但是,他们躺平后做些什么呢?一些会画饼、洗脑的人就开干了,他们会说“来吧,跟着我混,给你飞黄腾达的机会!”然后把他们都捧上天了。但是,他们永远不知道,这些洗脑的人,在造梦的同时,将他们带进万丈深渊。


不光是在1925年的时候,哪怕是现在,人们都是在过分追求名和利,但是对我而言,这些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因此都是虚无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最后一点最关键,既然整个世界让我看不到希望,但为什么我会“得救”了呢?因为我已经死亡,那一切跟我无关,就已经解脱了啊。


接着就描述,有一游魂,化成长蛇,牙齿是有毒的,但它只咬自己,而不咬别人,最终就领盒饭了。描述的正是墓碣上的这个人。后面一段只有两个字“离开!”,到底这隐藏着什么含义呢?这个“离开”的意思,可能是让你不要停留,不要看我的墓,赶紧撤!为什么不能看啊?因为这里充满了毒气和鬼气,我可不想把这些负能量传染给你。


我们继续往下读,绕到墓碣的后面,就看到一个孤坟,这里才是真正的“打开详情”,刚才那个只是给我们点开的链接而已!也就是说,我点开了这个链接,没有按照前面的提示“离开”,这个好理解吧?我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孤坟,上面花草都没有,而且都已经年久失修了,说明很多年都没有人来拜祭过他。我从一个小洞观察,就看到一个遗体,胸腹俱破,中无心肝。原来,这个人的盒饭就是这么领的。但有点诡异了,这个人把心肝挖出来,却一点都没有痛苦的神情,反而还是很淡定的,什么情况?


带着这个问题,我看到墓碣背面的文字: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能知?……


联系上文的解析,我们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这个人要把自己心肝挖出来?就想知道它是什么味道的。但是,当你把心肝挖出来的时候,就特别痛苦,而且痛苦已经大大超出你的感知范围了,你又怎么能够尝到本味呢?那好,就让它痛一会,痛定了以后再去品尝吧?但是,已经不是那个时间点,早已经变味,更加没办法品尝出它的本味来。


结合我们自己想象一下,我们能不能自我解剖,挖自己的缺点和痛处?只要你大胆一点,完全可以这么做。但是,在我们做这个行动的时候,往往感受到痛苦无比,根本没办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来。怎么办?只能放一段时间再去研究吧。但是,当我们晾了一段时间后,事情就过去了,你再去自我反省,又有什么用处呢?哪怕反省的再深刻,但时间一去不复返。就好比说,你小时候没完成作业,挨老师批了,内心很痛苦;现在你自我反省,明白了自己当年没做作业是不对的,这样有意义吗?哪怕作业补上来,又有什么用呢?


到底应该怎么去做自我解剖?这个死去的人,至死都没有想明白,所以就在墓碣文中求教:“答我。否则,离开!”意思就是,你想明白就给我吱一声,如果你也不知道答案,那就赶紧离开,我也不想跟你啰嗦。我也想不明白,所以就要走了。正当我准备离开时,这个遗体忽然间坐起来,说了一句话: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这句话有点难理解吧,但如果跟墓碣文的开头联系,那就有点头绪。前面说到“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因为就连我也给不到满意的答复,那也没有必要对谁抱有希望,当然内心就解脱了啊。既然解脱了,一切化为尘土,正是此人最满意的归宿。这个微笑,正是满意的微笑。


本文我就姑且解释到这里,也许你会提出疑问:到底墓里边的这个人是谁啊?我们从《题辞》中找出答案,说道: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个遗体就是“过去的我”。而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对“过去的我”一个深刻的复盘,与此同时,也要跟“过去的我”作一个告别,一切从新开始。


好了,关于《墓碣文》这篇文章我就给大家拆解到这里了。据说,这篇文章是《野草》系列中争议最大的一篇作品,所以我拆解的仅仅代表我个人想法,也许你研究过,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在此也期待你在留言区说说的你的见解。我是@狂人先生,下一篇将为你拆解《颓败线的颤动》,我们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墓碣   鲁迅   自我   孤坟   散文诗   作业   遗体   心肝   狂热   开头   含义   本文   痛苦   文字   作者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