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勤政殿主持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此时坐在下面,照顾毛泽东生活与安全的秘书叶子龙,在他讲话的时候,正细心地打量着面前这位中国革命的伟人的一身装扮。

看着看着,他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仔细对比之后,发现别在毛泽东胸前的“主席”字样烫金红绸条不见了!这可怎么办?这个红绸缎代表证,是周恩来总理指示书法家钟灵特意设计的独特的,上面印着佩戴者的名字和职务。

毛泽东和其他六位副主席的代表证,都是特别定制的,红绸条都一样,但是字体却是用金粉印上去的。这难道是临时改变规定了?叶子龙想了一下,但一看其他六位副主席都还工工整整地戴着,只有主席的没有了,不会是他弄丢了吧?

况且今天还有苏联老大哥的摄影师来拍照,他们拍出来的都是彩色照片,主席黄色中山装上,别上这个用金粉印上去的红绸条,整体看起来都将别具一格,特别惹人注目。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到时候如果没有这个红绸条的话,主席整个人在画面中不但显得与别的领导人不协调,而且还十分扎眼。之后这个遗憾不仅属于今天,而且还会留给明天,留给历史。一想到这里,叶子龙的心就越来越焦灼。但当时在会议上这么多领导人都在,他又不能直接问,距离离开国大典的开始也只剩下十几分钟了,该怎么办?

叶子龙思考之下,立即想出了一个办法,赌上最后的一点点时间,能不能顺利完成就在此一举了……

开国大典前夕

9月30日下午,参加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出了各个领导人之后,毛泽东又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年碑奠基仪式,当晚又参加怀仁堂的庆祝宴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诞生。

等到这一系列工作的结束之后,已经是午夜时分了,但毛泽东依然没有回去休息,而是和其他几位副主席一起继续开会,研究第二天要在开国大典上的公告。这一小会议结束之后,毛泽东才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直以来都习惯在夜间工作的毛泽东,当晚也和往常一样,仍旧在办公室里继续批阅文件,继续工作。已经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了,毛泽东都还没有睡觉。

此时周恩来已经打来了三次电话,向值班卫士李银桥询问主席的休息问题,每次都命令他: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让毛主席好好睡一觉。

这可真是为难李银桥了,通常伏案工作时候的毛泽东,是不允许其他人随便进去打扰的。听到周总理的命令,李银桥只好硬着头皮进了屋, 轻轻劝毛泽东要休息了,并把周恩来的话一并报告出来。但毛泽东全程都没有做声,依旧继续认真地写着看着。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清晨,广播已经开始预告下午3点的开国大典了,毛泽东都还没有要睡的样子。一直到早上6点半,他才从椅子上起来,伸了伸懒腰,并对李银桥吩咐道:“银桥,我睡觉了。”

听到这句话,李银桥赶紧帮毛泽东洗澡搓澡,然后扶他上床,把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听到毛泽东说:“没事了,你去吧。”李银桥才离开他的卧室。

和往常对比,这天的毛泽东算是睡得比较早的了,所以躺在床上的毛泽东很长时间都没有睡意,一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才睡着。

他的床头有电铃按钮,直通着值班室。李银桥也一夜没睡,毛泽东睡下后他也没敢合眼。离中午1点还有5分钟的时候,李银桥见电铃还没有响,于是先去盥洗室,用温水涮了一条毛巾,又沏了一杯浓茶,然后走进了毛泽东的卧室。

主席,主席,该起床了。”李银桥在他耳边叫了两声后,毛泽东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李银桥,接着又伸了个懒腰,做了个深呼吸,然后才起床。他从李银桥的手里接过温热毛巾,擦了一把脸,又擦擦手,瞬间精神多了。

毛泽东又端起茶,喝了一口,另一只手又抓起床头柜上的报纸看了起来。那是头天的报纸,他的目光在报纸上浏览着。李银桥不忍打扰他看报,便轻手轻脚地去将为他准备参加盛典的礼服捧来。

按照毛泽东的嘱咐,卫士李银桥和李家骥用叶子龙送来的黄色美国将校呢,又专门请来王子清,为毛泽东量身订做了一套中山装。王子清师傅是当时北京城里一流的服装裁剪师,曾留学法国。毛泽东和江青的衣服,当时都是他亲手裁制的。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主席,快1点半了。”李银桥卡着时间,打断毛泽东读报,“强行”帮他穿好“礼服”,而后请他去吃饭。毛泽东穿上这套黄色中山装,瞬间显得精神抖擞了很多。

不过,此时的毛泽东虽然外面套了一身新礼服,里面穿的仍然是那件补了不知道有多次,颜色也都旧得发黄的衬衣。这一“秘密”也就几个贴身卫士才知道。

大典前的小插曲

毛泽东知道等下还要去天安门参加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所以很快便吃完饭。稍微休息了一下后,下午两点钟,毛泽东来到勤政殿,此时各位领导人已经就座了。

会议选出了几位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全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这个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很有意义,整个会议的气氛也是严肃又热烈。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叶子龙发现了主席身上的红绸条不见了的。当时叶子龙在紧急之下,不假思索地决定,立即命卫士开吉普车去天安门,将在城楼上为盛典服务的钟灵火速请来,并且要他以最快的速度给毛泽东重新制作一个代表证。

突然冒出来这一桩事,钟灵始料不及。听到卫士说明情况之后,他抬腕看看表,留给他的时间最多也就只有十几分钟了。但他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十万火急的任务,并且顾不得想什么,迅速上了吉普车,就朝他中南海工作室急驰而去。

钟灵赶回工作室后,很快在一张红绸条上写下“毛泽东”三个仿宋小字、“主席”两个仿宋大字,然后又飞快地喷上金粉。还等不及墨水被风干,他便跑出屋子,快速奔向勤政殿,又赶紧将重做好的代表证交到叶子龙手里,看了看手表,还好赶上了。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此时是下午2时50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刚刚结束。幸好,毛泽东等领导人,正在勤政殿门前互相招呼着上车,前往天安门城楼。交谈中,叶子龙听到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们打了几十年的疲劳战,打出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值得的。”

看到主席还在,叶子龙立即跑上前去,帮毛泽东将红绸条别在左胸口袋上方。别好红绸条的毛泽东,此时毛泽东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胸前少了这么一个东西,笑着看叶子龙为自己戴好之后,就带着其他领导人分别乘车由勤政殿门口出来,绕中南海东门,5分钟后到达了天安门城楼后边。

开国领袖们顺着城楼楼梯,一步一步走上去,毛泽东走在最前面,比毛泽东年长7岁的朱德紧随其后,比朱德小12岁的刘少奇又紧随朱德的后面,与毛泽东同龄的宋庆龄以及其他领导人按顺序一一跟上。

大家都很兴奋,人人喜形于色,边走边愉快地交谈。早就等候在那里的摄影师们,立即打开了摄像机的旋钮,一边向上后退着步子,一边将新中国主要缔造者、领导人的英姿纳入了摄像机的镜头。

中途毛泽东时不时地会停下来,等候着比他年迈和行动不便的领导人。

下午3点钟,毛泽东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党外知名民主人士,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毛泽东顺利站在了主席台上,叶子龙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天的早上是阴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到了下午的时候,天不但放晴了,而且还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共和国的开国盛典注定是要圆圆满满地载入史册。

负责庆典筹备工作的周恩来,在下午一点左右,就和聂荣臻再次来到天安门城楼上。此时已经四天四夜没有合眼的他,依旧用他一贯严谨、负责的作风,仔细检查了各项工作,并且特别询问了实况广播的准备情况。

这一查还真找出几个问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刚刚安装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巨幅画像下沿有一行毛泽东手体字,“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看到之后立刻指出:“毛主席怎么会那么不谦虚呢,在自己的画像下面写自己的名言?”于是便立即要求负责绘制画像的周令钊进行修改。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载入史册的开国大典

就在毛泽东登上最后一级台阶的一瞬间,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这首乐曲。设在天安门上的扩音器里,也立即传出了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两位播音员兴奋的声音:“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门!”随即天安门的城楼上,也出现了毛泽东那魁梧的身躯。

待《东方红》奏完了三遍后,毛泽东正好稳稳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向天安门前广场上的部队及群众挥帽致意。一时间天安门上下掌声雷动,欢呼如潮,“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样的口号声也瞬间响彻长空。

数十万双眼睛此时都看向了天安门,城楼下的群众们像盛开的花朵,铺满整个天安门广场,在阳光的辉映下分外妖娆。而广场上的红旗在蓝天的衬托下,也像彩霞一般随风飘动……

奏完国歌后,毛泽东站在了麦克风前,环视了广场一下,又挥手示意了群众们之后,用自己特有的湖南口音,提高音调喊出:“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洪亮豪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响彻了整个广场,同时又透过广播,电视,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向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庄严地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接着,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于是毛泽东跟着按动了升旗的电钮,在《义勇军进行曲》的乐声中,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后,军乐团又演奏了三遍《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恰到好处地升到了22米高的银白色旗杆的顶端位置。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参加大典的群众们,此时也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手中的红旗、红灯高高举了起来,整个广场瞬间就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同时,54门礼炮也在此刻轰鸣起来,连续28响。54门礼炮象征当时全国的54个民族,28响则象征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已经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毛泽东宣读完公告,林伯渠接着宣布阅兵开始。两个小时之后,阅兵仪式结束,群众游行开始。站在城楼上的毛泽东,看到楼下的群众们之后,笑容满面,时而挥手,时而鼓掌。

当群众游行队伍不断地高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毛泽东也会跟着连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当工人队伍向毛泽东喊出了由衷的祝愿时,毛泽东也会通过扩音器高呼:“工人同志们万岁!” “毛主席万岁!”而当获得土地的翻身农民向毛泽东喊出了内心的声音时,毛泽东回声也随之响起:“农民同志万岁!”。

不知道这样过了几个来回,最后在其他领导人劝说下,毛泽东才和群众们难舍难分,到大厅休息了一会儿。他刚刚端起茶杯喝两口,就对叶子龙说:“请程潜来谈谈。”

程潜是来自湖南的起义军,是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经他劝说,毛泽东才拿起点心,刚刚吃了两口,周恩来也走了过来,为难地说:“主席,游行群众站在那里不走了,都要见您。”毛泽东喝了一口浓茶,高兴地说:“好吧,到群众中去,疲劳也得去啊!”

说着,他也熄灭了手中的烟头,向程潜抱歉地笑笑,便匆匆地随着周恩来走出休息厅,向着主席台的中心位置走去。此时,一部分游行群众正拥挤在金水桥南侧,有节奏地齐声高呼着:“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每个人都想亲眼看看毛主席的英姿和风采,见不到都不愿意离去,直到看到他再次出现之后,大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游行群众走过了天安门。

期间一位服务员小姑娘,见毛泽东一直站着,过了一会儿,她搬来一把椅子,想请主席坐下来,结果毛泽东看到后,微笑地摆摆手拒绝了。下午6点钟,工作人员为了让毛泽东能够安心地在晚上好好观看礼花,再三劝说下,他才又一次去休息了。

从城楼上走下来之后,毛泽东似乎没有任何的劳累感,向身边的李银桥问道:“今天站了有3个小时吧?”李银桥回答说:“3个多小时。”毛泽东又自言自语地说:“还行,我不累。”

到了晚上7点20分,毛泽东再次登上天安门,30分,大家一起入座,等待8点钟的礼花。其实那时候施放的礼花并不是真的,而是信号弹,在那个时期北京还没有礼花。

一直到一年后的1950年国庆,斯大林向中国提供了专业的礼花弹,才在国庆节上看到了真正的礼花。不久后,国内也研制出了第一代国产礼花弹。

尽管如此,当晚的“礼花”还是十分靓丽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毛泽东等领导人也都被深深吸引住了。一个新的国家,他想这一颗颗信号弹一样,从此诞生,一个伟大而饱尝苦难的民族,也在今天开始,终于走上了光明的发展之路。

而在释放礼花的时候,现场也再次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时在指挥台上释放口令的张桂文,在收到总指挥部的命令,喊出“释放礼花”的时候,却发现此时的扩音喇叭竟然一丝声音都没有发出。

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张桂文连忙抽出信号枪,发射了一枚绿色的信号弹。此时周围的警卫们都被这一信号弹给吓到了,以为是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就在大家惊慌失措的时候,很快,一串串礼花也随之飞向了天空。

在绽放礼花的这一期间,毛泽东接见了苏联等国家的外宾和华侨同胞们,并为他们题词。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9点20分的时候,庆典已近尾声了,周恩来对着扩音器,大声地向广场上的群众喊道:“同志们辛苦了,大会结束了!”9点25分,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宣布庆典结束,整个庆典活动一共持续了6个半小时。

从下午3点,到晚上10点,毛泽东一直精神饱满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中间只休息了两次。但他却始终不觉得累,内心只有开心快乐和幸福。

大典后的毛主席

晚上10点左右,几位领导人们送走了群众,才离开天安门。此时因为自己还有许多急办的公文和事情要连夜处理,所以毛泽东便没有去北京饭店参加开国第一宴,而是直接去了紫云轩继续办公。

到了紫云轩,毛泽东激动地对卫士阎长林说:“人民喊我万岁,我也喊人民万岁!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呀!”坐在办公室看了一会儿文件、书报之后,毛泽东又来到院子里散了步,就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就在此时,叶子龙又送来了一封电报,是斯大林发来的,他向中国共产党表示祝贺,并宣布苏联政府承认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毛泽东看完斯大林的电报后,十分高兴,他拉着叶子龙的手使劲地摇着说:“好嘛!谢谢你!我们拉拉手!”叶子龙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几年,但像这样与毛泽东握手还是第一次。叶子龙从没有看到毛泽东这样激动过,那种喜悦是从心底里洋溢出来的,让人难以控制。

已经是10月2日早上两点多了,卫士李家骥每隔半个小时就来卧室看一下,发现毛泽东在床上,一会侧卧一会正躺,似乎有点看不下去书的样子。李家骥担心他饿了,就上前去询问是否要搞点吃的。

毛泽东听到后,停了一下说:“不搞饭,弄点麦片粥吧。”20分钟后,不凉不热的多半缸子麦片粥,放在了毛主席的床头。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胸前的“代表证”丢失,叶子龙紧急下想出办法


凌晨3点左右,李家骥开始给毛主席擦澡,想要主席能够快点入睡。这次擦澡时间较长,但毛泽东却仍然一直都没有一点睡意。

已经是凌晨4点多钟了,李家骥见毛泽东还没有睡意,便说:“把那些麦片粥热热都吃了吧。”刚刚的粥他只喝了几口,听到这,他罕见地主动提出要求,说:“不要粥,搞饭吃。”

于是李家骥马上高兴地去厨房,把原先已经准备好的四菜一汤热了一下,就端了上来。毛泽东穿着睡意,边吃饭边看报纸。到了6点钟左右,李家骥提醒毛泽东“该睡觉了。”毛主席答应了,但又马上表示自己还是没有睡意。过了一会儿,他就提出要吃安眠药。

一般吃下安眠药后10分钟就会产生作用了,但15分钟后,毛泽东却仍在看书。快到20分钟的时候,他就再次提出要吃药。但李家骥却说:“医生只留了两片,我们也无可奈何啊。”接着李家骥只好再给毛泽东按摩。

到了早上七点钟的时候,卫士再次来提醒毛泽东该睡觉了,他答应后,试着躺床上去睡觉,过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才终于出现了鼾声……

开国大典这一天,毛泽东一共工作了20个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天安门城楼   斯大林   周恩来   天安门   信号弹   城楼   礼花   卫士   睡意   万岁   胸前   领导人   群众   主席   下午   紧急   办法   代表   会议   叶子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