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毛泽东每年有两三次离开北京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并且在列车上办公、开会、会见外宾。这是他多年来形成的规律,也是他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的重要途径。为了少给地方添麻烦,更为了能够亲自实地了解民情,听真话,毛泽东费了很多苦心来了解情况。

在专列的行进过程中,毛泽东常常会让车停下来,然后他下车直奔田间、地头察看庄稼长势,和田间的农民群众谈话。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的路上,已经不知道停了多少次,除了察看庄稼,也会随时叫来一些当地的干部们来上车开会。

因为每次的通知都是临时的,以至于领导干部们发现是毛主席叫来的之后,都稍显有些惊慌失措。但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更能了解到他们日常工作的认真仔细等方面。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一次在傍晚时分,列车在河南的一个乡村处停了下来,毛泽东看了看庄稼之后,又和以往一样,把当地的一些干部们都召集了过来,开临时会议时。这次几位干部们依旧很慌张,甚至有些看到主席之后,脑门上都出了汗。

毛泽东对大家说:“我叫你们来,是想了解农业生产的情况,因为你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亩地需要多少种子,土地耕多深最好?……

本以为能够得到差不多一致的答案,结果大家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没过一会,毛泽东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了。毛泽东听完之后,很不高兴,突然问了一句话:“你们信不信上帝?”此时所有人都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何主席突然这么问,大家都只是鸦雀无声地呆坐着。

看没有人回答,毛泽东继续严厉地说了一句:“你们不信, 我信!” 干部们惊呆了,但还是没人吱声。随后,毛泽东看看大家深情地说:“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谁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定要垮台!”

毛泽东为何会如此生气,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突然说了这么一番话?这一句反问,对干部们会带来怎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

在河南的三天考察

1958年8月6日至8日,毛泽东乘坐着专列,来到了河南农村。虽然当时在河南视察的时间很短暂,但毛泽东给自己安排的紧凑的行程、人员接见,长距离的地理跨度,仍为这次的考察目的设置了很高的难度。

6日晚上9时,毛泽东从河北省到达新乡市,专列停在新乡市铁路专用线上。听完第一书记在专列上的汇报工作之后,毛泽东再次决定下车视察。看到正在生长的棉花、玉米之后,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毛泽东和随行人员一起来到了公社门前。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在那块牌子下,毛泽东站定,端详一会儿后轻声念出了上面的字: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毛泽东点头,说了一句:“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

休息了一会儿,他便出门参观。首先去了敬老院,听到干部们汇报说公社把一些鳏寡孤独的老年人组织在了一起,就决定先去看看老人们。走出敬老院.到幼儿园,又到公社建的面粉加工厂。

在轰隆隆的机器运转声中,毛泽东走到出面的面粉箱前,不顾空中飘着的粉末落到身上,一直细细地看圆罗筛面,中间还抓起一把,又用手指捻了捻,似乎是为了看磨得净不净。然后又来到滚珠轴承厂,观看滚珠的生产过程。毛泽东看得专心,看得仔细,也看得高兴。

第二天早上,一行人来到了双庙乡郝庄第二生产队的烟田。在一望无际的烟田里,乡民们已经早早下地劳作了。毛泽东看到这一番景象后,兴致勃勃,从这一片烟田到那一片,边走边看。裤子被露水打湿也都全然不顾,鞋上沾满了泥巴,脚步却依旧轻松

回去时,坐在车上,听着当地的干部们汇报的粮食、烟叶的生产情况时,毛泽东道:“要把农业搞好,光靠两只手不行。还要有农业机械化。”得知当地农民们买不到农业机械,毛泽东还安慰对方说:“不要太急,一定会办到的。”

毛泽东一行到了烟叶丰产田,毛泽东一下车,干活的乡亲们便被认了出来,大家一拥而上。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则笑容满面地与大家握手。他看到社员都是把饭送到地里吃,便问身边的干部们:“农民生活情况怎样?他们的休息时间够不够?”

视察完烟叶丰产,毛泽东拿出烟,并向身边的几位工作人员们让了一根,结果没有人敢接受,于是毛泽东只好自嘲一句:“我连一只烟都让不出去啊!”最后他只好自己点上一支,看着茂盛的烟田,深深地陶醉地吸上一口,然后又颇为感慨地说:“应该让吸烟的人都来看看。”

从烟田到玉米田,毛泽东都亲自一一看完,太阳到中天了,气温十分炎热,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汗朝下淌,衣服都浸湿透了。中午11点多钟,毛泽东离开村庄上汽车返回。村民们赶忙在主席临走前,送来一个大西瓜,让他路上解渴去暑。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毛泽东用手拍着西瓜,高兴地说:“这个瓜真大!”离开襄城县境时,当地的纪委干部们从车上下来,向毛泽东道别,并问道:“主席还有什么其他的指示?”毛泽东握住他们的手说:“你们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啊!

“你们信不信上帝?”

1958年8月7日凌晨1时,长葛县接到了一个紧急通知:8月7日,将有中央重要领导人来视察。随后干部领导们都顾不得多琢磨,他赶紧起身通报县委负责同志,并召集有关人员连夜开紧急会议。对视察的路线、接待、保卫工作做详细的研究和安排。

这一夜,许多人都没有睡,大家每时每刻都在考虑,还有什么细节是不是没有想到?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大伙儿心里都挺紧张,生怕有什么疏忽

中午1点半钟,专列徐徐驶入车站,仔细一看大家才发现,果真是毛主席来了。得知由于毛主席上午在襄县接连视察了几个小时,已经很疲劳了,加上天气炎热,为照顾毛主席的身体健康,最后只安排到近处看看就行了,不再去原定的几个地方。

几个当地的干部们来不及多想,先上车去看了看主席。一行人上了车,发现毛泽东看上去精神还好,看见他们来了,还立即站起来听身边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介绍大家起来,最后还轮番同大家握手。

随后,毛泽东想要下车去附近走走,一行人陪同坐上卡车,一路向北驶去。车子来到了一个交叉路口时,发现前几天的暴雨把这里的路面也冲坏了。一个工作人员急忙下车,要叫人赶来修路,毛泽东这时也下了车,阻止他说:“不要找人了。咱们下去走过去也是一样的。”

毛泽东头戴一顶草帽,走在田埂上,田里长的是玉米,管理得很精细,看不见杂草,而且叶壮秆粗。此时毛泽东瞬间高兴了,幽默地说:“长(chang)葛,长(zhang)葛,你们长葛无“葛”啊!”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走到不好的路时,怕毛主席有个闪失,工作人员上前想要搀扶他一把。毛泽东摇摇手:“不用,我可以上去。”进了一片谷子地,看见随行记者侯波一个劲儿地在眼前按动快门,毛泽东提意见了,说:“别光给我照,要多给大家照才行。”

大家沿路往回走是,见到了池塘里的水浮莲,毛泽东也很开心地说:“水浮莲好啊,可以喂猪。”见到路旁的桐树,他又说道:“桐树好长,可以出口。日本要我们的桐木材呢!

上车之前,毛泽东再次与陪同他一起视察田地的当地干部们一一握手告别。在乘车返回专列的路上,毛泽东也不忘和县委书记继续聊着,听县里的农业生产情况。当听到对方说“今年全县玉米保证亩产1500斤、争取2000斤”时,毛泽东质疑地问他:“能达到吗?

县委吕炳光满怀信心地回答说:“一定能达到,保证秋后到北京向主席报喜。”毛泽东全程保持着他的微笑,最后回了一句:“拿到手才算数。”

对在长葛县的考察,毛泽东还是比较满意的。几天后,他在视察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长葛三中勤工俭学的成绩,他说:“河南的长葛县已经有了证明,那里的学校有的搞了勤工俭学, 学生学习成绩好、升学的多;有的没有搞勤工俭学,,学生学得不好、升学的少。”

专列向北继续行驶,来到了下一个县城时,毛泽东不再下车了,而是派人将当地的几位干部领导们临时叫来几位,在车里开一次会。但这次的会议结果却让他并不是特别满意。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当谈到一些深耕密植情况时,因为有的干部心情实在是过于紧张了,听到主席问道“一亩地种了多少种子”以及深耕土地的情况时,有几位急得满头大汗,却一直回答不出来。

看着大家的申请,毛泽东突然有些生气了,严肃地说道:“县太爷要为民办事,不能当官做老爷,不深入下层,只坐在家里听汇报,象牙塔里的干部是不了解民情的。”然后,他又突然问地方官:“你们信不信上帝?”

大家听到这个问题,都不敢回答,现场只有一旁摄影师的机器噪音在想着,衬托得现场极其安静。过了一会,毛泽东回答了自己的答案,对大家说:“你们不信,我信!”干部们都有些惊到了,但还是没人吱声。

最后,毛泽东看着大家,继续说道:“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谁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定要垮台!”

原来,毛泽东是想要的告诉大家:永远不要脱离群众,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这一次的临时会议,不单单让几位地方官们印象深刻,而且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永远不会忘记,并再次被主席把群众看得如此重要的内心给感动到了。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其实这并不是毛泽东唯一一次说“人民就是上帝”的言论。早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会议上讲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他就说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国主义,一座叫作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人民大众。”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也经常会在一些演讲上说:“马克思的主要先生是工农。”“马克思从无产阶级那里学习了东西,又去教无产阶级。”1939年,他在一次讲话中又说:“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第一是工人农民,第二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从工农那里来的,工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无名英雄”由此便能感受到,在毛泽东的心中,人民群众的地位有多高了。

总想亲近、接近群众

毛泽东曾把个人崇拜一分为二:正确的与不正确的。他曾对卫士们推心置腹地说:“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在万众辞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也时常都在矛盾着,既无法拒绝,又奈何不得,愉快而烦恼。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不过,对于接近群众,毛泽东却始终都先要近一些,但面对的结果,往往使他不得不退避三舍。比如在1952年,他来到武汉游龟山、蛇山,参观黄鹤楼时,尽管戴着口罩,却仍被一个孩子一眼认出,立即就引得春游的人们拥挤过来。当时毛泽东身边的警卫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才得以将主席保驾下山,毛泽东对于这样的情况,当时也无奈感叹道:“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驱车来到了河南安阳,路过中山街时,他被新华书店的热闹给吸引住了,随即就要冲破“纪律”的约束,像普通人一样进去搜寻些古籍。但就在他推开车门.刚刚迈出一条腿下车的时候,围拢来的人群马上就已经把车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好在当时一旁的长罗瑞卿眼疾手快,瞬间把毛泽东已经出去一半的身躯重新塞回在车中,又顺手把车门一关上开走了。尽管离开了人群,但毛泽东却因此生气发了脾气。

当时的他觉得自己虽然身为人民领袖,却没有随便逛逛新华书店的自由。对此在他的内心,一直都是有一些“逆反心理”的,一有机会便想再试一试,找回一点儿自由。他想有普通人的普通乐趣,哪怕就只有一点点儿

1958年8月13日这天,参观完南开、天津两所大学之后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了,毛泽东向大家提出要去一家饭馆吃顿便饭。很短的时间内,去吃饭的准备工作就安排好了。为了避免麻烦,没有告诉饭馆用餐客人的身份。

1点半时,几辆汽车悄悄驶向正阳春饭店的门口,当服务员认出从汽车上下来一位身材魁梧、气色红润的长者是毛主席之后,他又惊又喜,不知怎么办好,然后便下意识地推开门,却忘了和毛泽东问个好,握握手。

毛泽东一踏进店堂,便直接打听厨房在哪儿。每到一处,他总是这样,特别愿意见见那些普通的工人农民,和他们唠唠家常。厨房又窄又热,毛泽东和厨师们攀谈得挺热闹。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他问了大家每月能挣多少工资,有没有休息时间、生活过得好不好等等问题,大家笑着回答毛主席的问题,多次表示“生活比过去过得强多了”,毛泽东才满意地点头,这样聊,他感到很惬意。

一行人被安排在了二楼餐厅吃烤鸭。两点多的时候,饭菜陆续上桌了。因为天气闷热,毛泽东很快就吃完了,于是便起身走动,经过窗口时,就朝窗外望了一眼,结果这一下刚好被对面一个妇女看到,立即脱口而出道:“是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这一声喊后,立刻牵动了街前街后的行人们,大家都像潮水般,涌到饭馆门前,想看一看到底是不是毛主席本人。很快,饭馆门前的人越聚越多,不仅堵住了路口、塞满街道,而且交通也立即瘫痪了。就连交通警察面对这样的状况,都觉得无法疏通人群.再加他们自己也十分想要见一见毛泽东,于是也跟着人群挤了起来。

毛泽东身边的卫士们见到这一幕,立刻紧张起来,上前把窗关好。但关着的窗户却挡不住楼下滚雷般的欢呼声,刚坐下和南开、天津两所大学的校长边吃边谈了一会后,外面“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就越来越响了

此时毛泽东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推开玻璃,伸出头去向人群致意,楼下立刻掀起街上的一片狂潮。等待人们稍稍平静下来,毛泽东接着回到桌前吃饭,结果没吃几口,窗下又有了经久不息的欢呼。毛泽东再次放下筷子去致意

他还走到邻街的四个窗口,挨个探出头去,向大家招手、鼓掌,来回一共走了两趟。毛泽东全程情绪都非常激动,他一再挥手呼应着人们的欢呼,连声喊着:“人民万岁!”

这顿饭吃了很长的时间,吃完发年后,毛泽东和饭店的店员们又在一起聊起了天。烤鸭的张师傅找来一本崭新的笔记本,想请他签个字,毛泽东也爽快地挥动钢笔写下了自己的三个字名字。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又聊了很久,饭店门前的人群依旧没有散去。改到动身的时候,可看到外面都是人,完全是走不出去的,此时毛泽东也开始担心起来。这样下去不仅自己不能走,群众们在这么炎热的天气下也是会晒坏的,总得想个办法。

随后,李市长走到窗前先向群众们做起了工作,大喊着让大家回去,但完全没有人听。接着他又转达毛泽东的话,说:“毛主席叫我告诉大家,天这样热,怕大家晒病了,大家回去吧!”“不要紧,不要紧!”只听群众们一个个地回应他。

最后市长的嗓子都喊哑了,仍然没有多大效果,只好由警备区派出一个排的精壮战士们来奋力开路,再把一辆汽车从人群中推进来,车门正对正阳春饭店的门口。

因为这辆车很小,毛泽东进去有些困难,最后在身边卫士和警卫人员一起围在他身边保护的情况下,硬是把主席塞进了车里面去。接着前面的警卫排开路,后面的人推车,左右两边护卫随行,一步一步走,终于将车推出了人群。

汽车在人群的夹道中终于徐徐开动,车速也慢慢加快。在车里的毛泽东,还不忘笑着向群众们挥手,群众们都依稀能看到毛泽东的手还向大家挥动着,许多人也跟着车子,恋恋不舍地跑着。那个时候。人们对毛泽东的感情是难以言表的

一位当事人后来在描述自己这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心情时,说道:

“人们立着脚尖,仰着脸,看着敬爱的毛主席。我也举着双手跟着大家一起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我用了最高的嗓门,但总还觉着自己的声音低。我的嗓子沙哑了,但我还是拼命地喊着,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表达出我内心的对毛主席的热爱。大家挤得紧紧的,狂呼的人们个个都激动万分。当时每个人的心情我用文字表达不出来……”

当车子逐渐远离热闹的群众后,坐在车上的毛泽东双目微闭。不一会,他说了一句话:“又是一次黄鹤楼啊!”不知道毛泽东对这次群众们的热情,是懊恼还是兴奋?是无奈还是愉快呢?

毛主席视察河南,听到当地官员的汇报为何严肃问道:你们信上帝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河南   长葛   马克思   上帝   黄鹤楼   专列   饭馆   万岁   官员   严肃   人群   群众   主席   身边   干部   情况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