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1975年10月1日国庆节的这一天,早已习惯晚睡晚起的毛泽东,在这天醒得格外早,他没有看书看文件,也没有去处理一些公务,而是艰难地支撑起垂暮的身体之后,坐在床上开始久久出神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轻声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虽然声音不大,但一旁陪伴着他的护士还是听到了,并深深感到很心疼。紧接着,他又开始对着护士回忆起了过去的往事,是当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所经历的革命往事,首先讲到的就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毛主席说:

“这故事,你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哪本书上都没有。当时还是上井冈山前,秋收暴动以后,我们连打了几个败仗。很多人都跑了,连师长都不辞而别,人心乱得很。当时,就有人说,‘还是散了吧,就这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有一天,队伍来到一个镇子上,大伙儿休息的时候,一群人又聚在一起谈论散伙的事。当时,就有人问我:‘毛委员,凭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革命能成功吗?’我对他们说:‘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用不完,绰绰有余,愿走都可以走,不信,咱们有言在先,到庆祝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肯定死不光。’1949年开国大典后,我见了几个当时听过我讲话的人,没想到,他们还都记得那些话。现在,井冈山的老人不多了……”

出师不利

1927年,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之年。而9月9日这天,也是历史将永远记住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震撼全国的湘赣秋收起义爆发了。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由于共产党力量弱小,大多数武装起义都失败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公开便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决心。

这一时期,暴动的口号和起义的烽火充斥在山谷之间,而起义的战士和广大工农们,也都一个个端起了步枪,挥着大刀,向反动派猛烈冲杀过去,工农武装革命的巨大风暴,迅速席卷了湘东赣西这一大片原野上。

毛泽东曾写过一首战地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中的每一个字都真实呈现出了秋收起义的壮阔历史画面,也热切表达了对共产党领导工农兵进行革命战争的呼唤与赞美,富有独特的、震撼人心的史诗价值。

1927年5月21日,湖南省共产党和工农组织负责人伤亡惨重,幸存下来的同志义无反顾地领导人民英勇反击。6月下旬,毛泽东在武昌中央农讲所鼓励逃到武汉的湖南同志:“大家应回到原来的岗位,恢复工作,拿起武器,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坚决与敌人作斗争,武装保卫革命。”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既然选择上山下湖干革命,就要舍掉一切,做好面对出生入死的准备,毛泽东要两个湖南人改名,何长工原名何坤,改名长工,蔡协民则说:“不改,要为人民奋斗终生。”于是这两个人便跟着毛泽东上山,成为了井冈山英雄。

秋收起义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紧迫的形势也容不得大家再继续口头争论下去了,必须开始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对于这一点,大家也都逐渐达成共识。剩下的工作,是如何组织这次起义了。毛泽东此时提出:“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这个就可以起来,否则终归失败。”

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集中力量首先在以长沙为中心的周围几处县里发动起义,同时决定,成立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毛泽东任前委书记,易礼容任行委书记,以中国共产党名义领导起义。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第二天清晨就要乘火车从长沙前往萍乡县。走之前,他先将妻子杨开慧送回到老家板仓,要她照顾好母亲和孩子,交代自己即将去参加一些农民运动。但谁也没料到,这竟然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分别。

9月初,毛泽东先后前往江西省萍乡县和铜鼓县,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军事准备会议,决定将边界武装力量全部都编成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加秋收起义的武装力量,一共有5000人。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起义是从破坏铁路、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开始的。第一天,长沙60多名铁路工人按预定计划分别破坏了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之间的铁路线。

当晚,他们在列车后面撬道钉,抬钢轨,拆枕木,一晚上就把长株铁路弄开了七八个口子。与此同时,各地群众们还炸毁了几处铁路、电线、水塔等等。短短几天时间,就造成敌人惊慌失措的局面,一下子就牵制住了敌人对起义部队的军事行动。

但其他分头行动的队伍,就并不太顺利了。9 日,驻修水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围攻了长沙,起义发动起来之后,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收编的国民党邱国轩部突然叛变,毫无防范的一团二营因此受到了叛军很大程度的袭击,最后全被打垮

10日,第二团在陆续攻克了醴陵、浏阳县城后,由于主要领导干部骄傲自满,开始轻敌之下,在17日时突然遭到了敌军的突袭,仓促应战之下,部队瞬间就被打散了

11日,毛泽东亲自率领第三团,一举攻下了白沙和东门。占领东门之后,团长苏先骏却违背了毛泽东的指示,疏于防范,在14日遭到了敌军的反扑,最终被迫转移到了上坪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秋收起义失败的事实是非常残酷,当时中国的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再加上没有广泛地争取到群众们的配合,以及战术上的分兵,导致最后三个团刚刚起义就遭受到了挫败,部队也损失了大半,这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已经由原来的5000人,锐减到了1500人。

不要说争取全国的胜利了,就连长沙的这几个县城都攻不下。面对这样的处境,毛泽东关键时刻决定实施撤退,当机立断,全部奔赴浏阳县文家市集中。

转兵南下

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的3个团会师于文家市,大家会合在一起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但此时也正值危难之际,大家的心情也同样都是凄楚的。

当晚毛泽东主持了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了部队接下来进军的方向问题,前委委员们围绕着部队是“进攻”还是“退后”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毛泽东依然是按照先听大家发表意见,最后再表态的习惯。

待所有人都说完后,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客观形势,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所以他认为,应当决定暂时放弃攻打长沙的战略计划,率部队退往湘南,退到边境上去,寻机上山打游击。

什么?要去当‘山大王’?革命革到山上做大王去了,这叫什么革命?”听到毛泽东的意见,立即就有人开始嘟囔起来了。毛泽东的上山主张,当时既不为中央主要领导们所赞同,也遭到了秋收起义部队中一些军事干部们的反对。

他们都机械地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只能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之路,而上山、工农武装割据,只是呼啸山林、聚义江湖的绿林好汉,难成大事

面对种种非议,毛泽东坚定不移,他耐心地对大家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有主义、有办法的‘山大王’,是武装割据的‘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毛泽东见多数人已被自己说服,便又说道:“在历史上,‘山大王’是很少被消灭掉的,我们上山,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等待革命时机。”

最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前敌委员会接受了毛泽东的这一意见,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而是继续向南移动。

9月20日清晨,1500余名起义官兵在集合,毛泽东身穿蓝色土布褂,打着整齐的绑腿,脚穿草鞋,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了队伍前面,向大家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改变方针,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武装,然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

他还形象地向大家解释道:“我们现在只有1500多人,靠我们这些人去攻打长沙,那就好比‘叫花子给龙王爷比宝’呢。当前中国革命正处在低潮,但高潮一定会到来的。”

革命军在浏阳县文家市住了两夜之后,便沿着湘赣边界南下,因为是山区,道路难行,还有国民党军队不时的围追堵截。毛泽东走在战士们中间,一路同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曾有位老战士清楚地记得:

“毛委员颈上围着一条又长又粗的罗布毛巾,这条毛巾既用来擦汗,又用来洗澡。脚上穿着一双草鞋,卷起裤脚,手里拿着一把雨伞。在行军的路途中,毛委员的脚被磨破了却一直坚持着,伤越发严重起来,最后连走路都很困难了。后来他们搞了一副竹担架要抬他走,他直接就拒绝了,说:‘革命的路是靠脚板走出来的,不是坐出来的,大家走我也走,大家休息我也休息,我走不赢就慢慢跟着走。’他忍着疼痛,一边走一边同战士们亲切交谈。毛委员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我们非常感动。”

转兵南下以来,一路艰苦战斗,经常发生指战员伤亡的情况,有些贪生怕死的人便开始退缩,随时准备逃跑。连续行军,部队粮食得不到保障,有人受不了艰苦,不辞而别。经常风餐露宿、冒雨行军,导致很多人都掉了队,也有少数人死在了路旁。

一位参加起义的战士后来回忆道:“那时,逃跑成了公开的事,甚至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里去?’第一营第一连的一个排,就在排长的唆使下,利用放哨的机会逃跑了,并且带走了所有的武器。”不但当兵的跑,军官中也有不少人动摇乃至逃跑的。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了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这里群山环绕,已被摆脱敌人,又没有地方发动武装,比较安全。部队在村里住了5天。也就是在此期间,毛泽东进行了“三湾改编”,可以说是自秋收起义以来,工农革命军第一次得到从容休整的机会。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毛泽东宣布了整编的命令后,发表了一次讲话,他说:“一路上有些人不辞而别了。要走,最好打个招呼。我毛泽东干革命,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到解放。此行前去,很危险,但是也很光荣,但我不能相强,有愿意跟我走的,就留下;有愿意回家的,就请站出来,不勉强。”

最后,毛泽东给站出来的人每人发了5块大洋,并表示将来如果谁愿意回来,他还是欢迎的。人员尽管再次减少了,但大家的士气却重新高涨了起来。

根据这样的情况,毛泽东又重新将已经不足800个工农军、仅700多支枪的队伍缩编为一个团。接着,他还提出要在部队要实行民主制度,比如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废除一些繁琐的礼节,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官兵们待遇平等,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士兵委员会对军官有监督权,军官做错了事,士兵委员会可以提出批评以至予以制裁

毛泽东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了起义队伍中的逃兵问题,在以后的艰苦斗争中,曾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官兵每当回想起毛泽东的这一番讲话,心中仍会感到热血沸腾、信心百倍。

单刀赴会上山

在来到三湾的当天,毛泽东就派人去给当时在井冈山上两个“山大王”袁文才,王佐送去了一封信,提出“上山”的请求,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但最后迎来的却是袁文才的婉言拒绝。于是毛泽东便决定亲自上山去登门拜访。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出发前,毛泽东只带了一个同志前往,他向其他担心的同志们解释说:“我和宛党代表这次去不是同他们对阵的,是去交友的,交友岂能动刀枪,心诚则灵嘛,不会出什么事的,大家放心,请解散回去吧!”

10月6日,毛泽东第一次会见了袁文才,当时的场面很有“鸿门宴”的架势,一位当年跟随袁文才前来的一个战士回忆当时的情景:

“会见是寒露前两天。毛委员共来了7个人、5匹马。袁文才当时不了解毛委员的部队,心里有点怕,预先在林家祠堂埋伏20多个人,20多条枪。这20多人枪始终没有给毛委员发现。后来见毛委员只带了几个人来,便迎了上去,一直把他们带到林凤和家,吴石生在门口杀猪迎接毛委员。毛委员和袁文才边吃瓜子花生、喝茶,边说话,从上午 10 点谈到太阳快落山。”

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毛泽东主动赠送给了袁文才方100支枪,还有一些马鞍以及手枪套给他们。如此一番诚恳的态度,瞬间感动了袁文才,于是在次日,他就亲自带领部队去欢迎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一起进驻上山。

在上井冈山之前,朱德部和毛泽东之间有过三次联系,第一次是1927年11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被敌人袭击,转移到了朱德部。12月25日,张子清、伍中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三营抵达湘赣边界的茶陵时,向毛泽东汇报了与朱德部会合的情况,沟通了两军领导人之间 的联系。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得知毛泽东的情况后,朱德即派毛泽东的胞弟毛泽覃去井冈山与毛泽东联系。随后,从井冈山上下来的何长工,在韶关附近的犁铺头与朱 德、陈毅取得了联系,向他们报告了毛泽东登上井冈山的消息。

朱德当时高兴地说:“太好了,之前我们从敌人报纸上看到了井冈山的消息,一直跑来跑去,也没有一个地方站脚,正要找毛泽东同志呢!前些天刚派毛泽覃同志到井冈山去联系了。”接着他又详细地询问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情况,还有井冈山的环境怎样、群众多不多等各种问题。

毛泽东和朱德之间的三次联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为井冈山会师和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28年3月16日,根据中共的决定,毛泽东等人率领工农革命军兵 分三路向湘南进军。18日,三路队伍会合,毛泽东派毛泽覃领特务连去湘南与朱德部联络。3月下旬,毛泽东得知湘南暴动失败的消息后,决定兵分两路直下湘南,去策应朱德部和湘南农军。

4月中旬,几个部队一起奔赴宁冈砻市会和。毛泽东和朱德的会见,是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朱德、陈毅先到了龙江书院,当毛泽东到来时,朱德赶忙携同陈毅一起,到门外迎接。

何长工远远看见朱德后,就报告毛泽东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毛泽东点点头,微笑着向他们招手。 快走近龙江书院时,朱德抢前几步,毛泽东看到后,也加快了脚步 , 早早把手伸出来。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不一会,他们的两支有力的手掌,就紧紧地握在一起,使劲地摇着对 方的手臂,既热烈又深情。从此便也开始了两位巨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生涯。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了庆祝两军胜利会师的大会,大会由陈毅 主持,朱德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的两支革命武装的会合,意味着中国革命的新起点……这次胜利会师,我们的力量扩大了,又 有了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 命。”最后,朱德深切地表示,他希望两支部队会师后能够加强团结。

紧接着,毛泽东和各方面代表也都做了亲切讲话。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也是中国人民革命军队两位杰出领袖和主要缔造者的亲切会见。这两支部队的会合,使得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了,这也成为了红军中的骨干,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武装革命的基础。

成功会师后,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进行巩固和发展了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此后长时间的艰苦斗争岁月里,朱德和毛泽东也一直都是配合欢契,相得益彰,形成了“朱毛”不可分的战斗群体

秋收起义这一开创历史的伟大举止,不仅奠定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核心的实事求是的务实创新、独立自主、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首创精神。

而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这些参加起义的官兵们,也无疑成为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先驱。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官兵中大部分也都被授予了军衔。

而它们的革命精神,不只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是艰苦奋斗,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精神。这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道路,留给我们后辈的宝贵遗产,值得永远传承,这也是如今我们弘扬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之所在。

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早起坐床上久久出神,半晌后说的话让人心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井冈山   浏阳   秋收起义   湘赣   中国共产党   山大王   革命军   长工   暴动   长沙   工农   国庆节   半晌   早起   部队   敌人   心疼   床上   同志   委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