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1933年8月的一天傍晚,周恩来的岳母杨振德和往常一样,来到中央红色医院的病房里巡视了一遍病人之后,正准备回家,却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担架急匆匆地赶来。杨振德定神一看,发现担架前面牵着马的,正是周恩来的警卫员卢正标。

于是杨振德便慌忙赶上前去,见担架上的周恩来脸如土色,她着急地问着:“怎么啦?怎么啦?”杨振德一时间吓得慌了神,嘴里一直重复着这一句话。

经过仔细检查之后,才发现周恩来并无什么大的疾病,只是身体因为过于虚弱而晕了过去。原来,在这天午饭后,周恩来冒着酷暑骑马赶往彭杨步兵学校去上课,结果走到半路的时候,周恩来突然就从马背上倒了下来。

当时卢正标吓坏了,看着周恩来四肢瘫软,浑身冒汗,立马把他浮起来,背他到大树荫下,然后去通知当地的赤卫军准备一副担架,将周恩来抬到了中央红色医院里来。没多久,周恩来就醒了过来,看到卢正标之后他立即说道:“赶快到红军学校去,不要耽误了上课!”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周副主席,先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吧。”卢正标苦苦哀求道。“不要再说了。”周恩来坚定地回绝了他。无奈之下,刚来到医院没多久的周恩来又重新出发,去坚持上课。下课后的周恩来已经是疲惫不堪了,随即又一头栽在了担架上。

得知这次周恩来从马上摔下来,不仅仅是因为中暑,最主要是因为长期缺盐而导致的体虚这一情况之后,作为岳母,杨振德一直思索要怎么去给他多找一些盐回来

当她得知在硝盐厂只要能挖到20斤的上等硝土,就可以换取二两硝盐之后,杨振德毫不犹豫地瞒着家里人去挖硝土时,才发现附近能挖的地方全被挖光了,一连几天都毫无收获。随即杨振德又只好到偏僻的山村去寻找,一点一点地将硝土积攒下来。

结果当杨振德把好不容易攒到的硝盐送去给周恩来之后,周恩来不仅不高兴,而且还对杨振德发了一通火。

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同美国记者谈个人经历时,曾专门谈邓颖超同志的母亲的一些经历,讲到了她在红军中当医生的情况,以及母亲在狱中同敌人斗争的革命气节,话语中都洋溢着对这位长辈的尊敬之情

那么到底邓颖超的母亲,周恩来的岳母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呢?周恩来的到底是如何看待她的,又为何会对岳母送来盐的事情而感到气愤呢?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一位思想进步的“奇女子”

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又名梦醒,1875年生于湖南长沙。幼年时随着家人来到了广西。她的祖父是个富商,但是几个儿子却什么都不会,只顾着大手大脚地花钱。

不过杨振德的父亲却不太一样,因为他喜爱读书,而杨振德又是他唯一的孩子,因此父亲对她十分疼爱,从小就教她识字、读书,还指导她学习中医,因为他觉得当医生既可以用来防身,也可以去帮助救人。同时,杨父还敢于破除当时的风俗,不愿女儿过早地出嫁

祖父去世了之后,家里逐渐坐吃山空,于是养父也只好带着妻女去到了广西南宁谋生。但不幸的是,杨振德十四岁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她又是个独生女,性格坚强,因此她独自一人办理了双亲的丧事,并且开始自己一个人的艰苦生活。

因为祖父是吃错了药不幸去世的,亲人的不幸和父亲的教导,都激奋着这位少女酷爱读书,发誓学医,并且钻研中医3年,渐渐地她也能逐渐为人治病了。因为杨振德为人端庄文雅,医术好,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少达官贵人慕名前来看病

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百姓,杨振德在看病时都平等对待,尤其对贫苦人家甚至分文不取在那个年代,杨振德不管是性格还是品性,都有着自立的本领和勇气,因此被很多人觉得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奇女子”

不过杨振德还是逃不过结婚的命运,在她25岁的这一年,经媒妁之言,嫁给了已经有3个儿子的广西镇台邓忠庭,作了镇台夫人。邓忠庭是河南光山人,自幼习武,是个武举人。杨振德过门之后,曾生了一个男孩,但却不幸夭折。

随后她也不愿在家里享清福,而是继续钻研医术。她非常珍视自强自立这一点,所以不久之后,她再次重新开始给人医病了起来。但对妻子行医这件事,邓忠庭却很不以为然。于是在杨振德第二次怀孕之后,邓忠庭就禁止她再去给别人看病。

1904年2月4日,杨振德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邓文椒(邓颖超),邓忠庭一看是个女孩,就非常不满意,从不进房间看妻子、女儿一眼。邓颖超刚满月,邓忠庭就决定将女儿送人。这时一向文静的杨振德,突然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菜刀对他厉声说:“你要是把女儿送人,先把我杀了。”邓忠庭当时被妻子的这一状态吓坏了,他从没有想到一向温顺的夫人会和他拼命。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杨振德是位思想解放的、进步的妈妈,她反对政视妇女,并且还主张妇女解放、鄙弃压迫、 束缚妇女的封建陋习。清末年间,有不少进步人士提倡妇女放足,她也会积极响应

一天,邓忠庭提出给女儿缠足,怕以后嫁不出去,杨振德坚决不同意,她说:“我就是不要我的女儿嫁给那种守旧的人物。”她反对那种儿女很小就由父母作主订婚的旧婚姻制度,所以杨振德也不给女儿订婚,选择让女儿自己选择。她也最厌恶妇女依赖男人,坚信妇女要解放就得自立,就得在经济上有独立的地位,就得有为自己谋生、为社会作贡献的一技之长

邓忠庭性情十分暴烈,工作一旦顺利,他就想调动工作。那时调动工作是很困难的,他就对上司撒谎说:“我要回河南修墓。”上司同意了,但是他并没有去河南,而是到云南去找了妹夫,妹夫是一个小官,邓忠庭想要他帮自己谋到一个官职。

但没想到这个消息没多久之后竟然败露了,说他犯了欺君之罪,并且发配他去新疆流放3年,然后才会官复原职。杨振德因女儿小不能随行,她便变卖家产,为丈夫凑齐路费。结果却被朝廷说邓忠庭贪污,于是杨振德开始每天早晚整理账目,一笔一笔都清楚地列出来,向朝廷澄清。

但到了新疆没多久,邓忠庭就去世了。而杨振德身为“犯罪家属”,于是被禁止在广西继续挂牌行医了。此时,身边有亲戚劝她去昆明,但杨振德不愿意寄人篱下,最后她选择带着邓颖超远走广州,随后又到了上海。

母亲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和困境所难倒,更没有乞求别人的怜悯和救济,而是勇敢坚强地面对现实,依靠自己的劳动去闯了一条谋生之路。 这对孤儿寡母,从南方挣扎到了北方,邓颖超小小年纪,便随着母亲从边远的广西辗转来到了开放的沿海城市,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漂泊、困苦的生活使邓颖超长了见识,比一般孩子要更成熟、更懂事一些。母亲曾在四个地方靠着做家庭教师维持生计。1910年,杨振德在天津育英堂任医生,可是不久后就又失业了。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培养革命家的艰辛道路

这年年底,杨振德收到了三哥寄来的信,要她们母女去找他。结果看到三哥的真实生活之后,才发现他的生活也是非常贫穷、潦倒的,只住一间小房间,没有事做,更不可能为母亲杨振德找到事做。

这时,邓忠庭的老乡帮助杨振德在育婴堂找到一份校医的工作,一个月有10元钱,管食住。本来够母女二人是够用的,但杨振德为接济丈夫前妻的儿子,便让7岁的邓颖超同孤儿一起,在育婴堂开办的编织厂里织毛巾,一天可以挣7个铜板。同时,邓颖超也在抽空跟着母亲学文化。

后来,有人介绍杨振德到戒毒所工作,每月可以挣30元。这样,邓颖超就不用再继续织毛巾了,可以专心跟着母亲学习文化。

民国初期,同盟会员张星华介绍杨振德,来到了北方著名进步人士陈翼龙主办的一所平民小学校任教员。不过因为是平民学校,也是受国际社会主义思潮推动而成立的,主要是收留一些穷人子弟入学,因此学校只提供食宿,教师没有工资。

当时已经九岁的邓颖超,也随着母亲在这所学校读书。这所学校的教员都是义务任教。后来发现杨振德母女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以学校特意为他们提供了食宿。

在这里,杨振德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逐渐接触到了新思想、新文化,并且精心研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慢慢的,杨振德开始对这所进步学校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她也越发开始努力工作了起来,一心一意希望学校可以越办越好。

从此,杨振德也走出了个人、家庭的困苦,并且时刻关心时局,开始寻求国家、民族的出路。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但就在学校刚步入正轨,杨振德母女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反动军阀却将校长陈翼龙逮捕了,随之学校也被查封。在这个时候,杨振德不仅不避风险,而且还挺身而出,为了恢复学校,她开始不断联络各界人士上诉,营救校长。但最终,敌人还是残酷地杀害了陈翼龙

这些经历,使杨振德更加仇视旧社会了,也更加锻炼了她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表现了她勇于进取、坚强不屈的高尚品德。这位坚强的母亲就是在这样的失业、寻业、艰苦奋进的情况下,抚养着爱女邓颖超,从小学读到师范,逐渐取得了谋生的本领

在母亲的影响、教育和熏陶之下,也在当时中华民族危亡的激奋下,女儿邓颖超从少年时代起就忧国忧民,思想也非常激进。 因此在1919年“五四”运动这一时期,15岁的邓颖超,在天津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读书时,就已经是这所学校的校学生会主席了,甚至还被同学尊称为“老学长”

而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邓颖超和周恩来等积极领导了天津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锻炼和考验,邓颖超逐渐成为了一青年革命者。

1924年,邓颖超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职业革命家。母亲对女儿从事革命活动,选择走共产主义道路,一直都是大力支持,从不拖后腿。

邓颖超在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尽管当了小学教师,但因为整天价忙于革命工作,仍不能很好地照顾和供养母亲。但杨振德不仅不对此抱怨,反而继续靠自己去行医、教书来维持母女的生活,甚至会常常跟着女儿到处奔波

1924年10月,周恩来回国到达广州,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7月,邓颖超也被组织上通知,南下到革命的中心广州去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妇女部长。也就是在这一年,邓颖超和周恩来结婚,成为了一对革命夫妻。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杨振德第一次与女儿分别,心中虽然极其不舍,但她知道女儿从事的是正义事业,因此对她也只有支持和鼓励。他相信周恩来是女儿可以托付一生的人,支持她与周恩来的婚事。

1925年10月,已与周恩来结婚的邓颖超从广州发来电报,让周同宇陪同杨振德一道去广州。此时的周恩来正在领导东征,不在广州。杨振德见女儿面色蜡黄,十分心疼,一问才得知,是因为她私自打胎所导致的。

得知这件事之后,母亲非常生气,责备她太不懂事,随后便一直待在邓颖超的身边,悉心照顾她。身体恢复之后,邓颖超在11月20日赶到汕头,和周恩来会合。而杨振德不愿意依赖女儿和女婿,到执信中学当了校监。

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邓颖超在上海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表面上以行医为职业,实则是在掩护女儿女婿的革命工作。母亲奔波几十年,才有了这样一个家庭。每月周恩来会收到12元的生活费,邓颖超则是8元,再加几元的交通费

但这些是完全不够用的,于是杨振德就继续用行医的收入,来贴补儿女的革命用场。为了对付敌人的搜捕,他们还经常到处搬迁,每次搬家,他们都要选择一处既方便地下工作、隐蔽,又不会显得孤零零,既要没有敌人住,又要没有同志和朋友住,而且还要有后门,便于观察外面的情况这些条件的房子。

尽管贫苦、紧张、危险和不安定,但一家人团结和睦,都工作和生活得很愉快。周恩来一家人,在当时保证党的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红军医院工作

在周恩来抵达中央苏区后,1932年5月,邓颖超、杨振德先后离开上海,经过地下秘密交通线,来到了瑞金。这天,还在酣睡中的周恩来听到杨振德已经到达叶坪的消息后,披了件外衣就急匆匆跑到村口。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看到妻子和岳母,周恩来高兴得像小孩子似的,拉着老人的手连声说: “到了就好!到了就好!”这一年,杨振德已经57岁了,几十年的奔波劳作和艰苦生活,使她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这位老母亲,似乎已经有时间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然而杨振德她没有就此停下,为了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她来到了红军医院,当起了一名医生,把自己的医术贡献给了革命事业。她把红军战士们都当成是自己的儿女一样,为他们医病治伤、解除病痛。

作为医生,杨振德不仅为战士们诊病,而且对煎药、分配药也十分经 心,每每都是非亲自照料不可。经过她治疗的战士,都对她十分感激,不管是这位长者的医术,还是她的的关怀,大家都把她看作为了一个慈爱的妈妈

人人在那个时期,都很尊重杨振德,周恩来也在别人面前称呼她为“邓老太太”。

1933年,杨振德得知周恩来因为身体缺盐而变得十分虚弱,毅然决定用挖硝土来换取硝盐,还多次去到偏僻的山村寻找,一点一点地将硝土积攒下来。

当她背着硝土去换回一小包又苦又涩的硝盐时,感到非常开心。随后,当她发现一个茅坑墙上的土砖硝霜很浓,可以挖到百斤以上的硝土之后,杨振德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当即开始挥锹挖土。中间因为太过于沉迷其中,脚下的土墙松塌时她来不及转移,便掉进两米深的废坑中。

当杨振德被群众背到中央红色医院时,已经是深夜了,焦急等候的周恩来、邓颖超听到消息之后,马上赶往医院去。看到老人的双脚已经红肿,手和脸上划破的口子还在往外流血之后,夫妇二人随即打探母亲的行踪。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弄明白了老人摔伤的原由之后,邓颖超流下了眼泪,而周恩来也心疼得发出一声长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杨振德的伤口治愈之后,周恩来却破天荒地对杨振德发了一通火,而最后辛苦换来的硝盐,也被周恩来转交给了中央红色医院。原因是周恩来觉得太没有必要了,自己仅仅是因为缺盐,就让一位老人去为自己赚盐,实在太不该,才因此对岳母进行批评和教育的。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周恩来邓颖超一起参加,而母亲则留了下来。结果却在1935年的4月,不幸被敌人逮捕了。因为杨振德作为一个革命者,表现出了高贵气节和政治操守,所以反动派也拿她没办法,只能一直将她囚禁起来。直到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形成的时候,杨振德才获释出狱。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颖超和周恩来在重庆工作,随即便把母亲接来一 同居住。这时的杨振德已已经60多岁了,因为长年的奔波和在狱牢中所受的拆磨,都让她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但她却仍挣扎着为革命工作。

她每天坚持看报读书,坚持为同志们诊病,在生活上尽量节俭,穿戴的衣物很少。邓颖超想给母亲添置一些新的,她就总会说道:“战争时代总要跑路,东西多了不便。”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杨振德在中央红色医院观察室

没多久后,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周恩来把岳母暂时安排到了市郊居住,他特别向同去的一位同志交待,说:

“要照顾好邓老太太,她是一位革命的老太太,做什么事不愿意别人帮忙。她半夜起来,或是出去倒水,都要多多照料她。乡下路难,注意她的安全……老太太眼睛不好,不要让她多看书,有时间给她念念报纸……”

1939年5月,63岁的杨振德主动提出住在红岩不方便,想找个尼姑庵住。周恩来坚决不同意,将她和自己的父亲又送回贵州。1940年春天,周恩来、邓颖超从苏联治病回到重庆,才将她又接了回来。

但没过多久,64岁的杨振德就病倒了,高烧不退,又拉肚子。周恩来和邓颖超来看她,见她身体极度虚弱,邓颖超泪如雨下,她却十分平静地说:“小超、恩来,我要回‘老家’去了,你们不要难过。”

11月18日,杨振德安然瞑目,邓颖超看着母亲失声痛哭,周恩来则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杨振德一身清苦,逝世时仍穿着那件旧棉袄。20日,在重庆办事处的楼下,组织上为杨振德举行了一场悼念祭礼,早上9时开始,仪式简单庄重。

邓颖超后来每每回忆起母亲时,都会这样介绍:

“我妈妈是一位平凡的妇女,慈祥的母亲,她的一生是曲折坎坷流离的一生。她具有独特的性格,反对一切封建习俗,追求进步,向往大同世界,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自强自立,勤奋阅读,深研医术。她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

周恩来因缺盐中暑晕倒,岳母辛苦弄盐,总理却为何向岳母发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周恩来   岳母   硝盐   担架   广西   医术   广州   母女   红军   总理   辛苦   妇女   母亲   女儿   医院   学校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