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给一位8个孩子的母亲写过这样两封信,一封是:

启瑞先生:

五月来信收到,困难情形,甚为系念。所请准予你的三个小孩加入苏南干部子弟班,减轻你的困难一事, 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负责同志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找什么人商量由你酌定,如有必要可去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一商。我是没有不赞成的,就是不知道该子弟班有容纳较多的小孩之可能否? 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珍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此复,并颂

教祺

毛泽东 七月十九日

另一封是:

启瑞同志:

七月十九日的信已收到,甚为高兴。选集及照片已寄出了,收到时请告知。祝你健康!

毛泽东 一九六零年九月二日

为何毛泽东会连续给一个有8个孩子的母亲亲自写两封信,还要给她的孩子找工作呢?他为什么要打破以往 “不特殊照顾亲戚朋友”的惯例,为她解决生活困难? 这件事情还得从吴启瑞的家人说起。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的物价疯狂上涨,再加上亲眼目睹了国民党越发腐朽没落,吴启瑞的丈夫王人路一时间变得忧虑愤恨,导致身心都变得抑郁起来。

在1948年的年底,年仅49岁的王人路因脑溢血逝世。临终前,他向夫人吴启瑞叮嘱:“天快亮了,毛泽东与吾父交厚,现在我不幸早卒,8个孩子全靠你了,将来如有危难之事,你可去找毛大哥。

当时吴启瑞心情悲痛欲绝,没有把丈夫的这句话记在心里。后来几个月之后,吴启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阅读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文件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公公王立庵,竟然是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的数学老师。

此时她也反应过来,原来丈夫口中的“毛大哥”,竟然就是毛主席。后来翻看一些文件之后,吴启瑞还发现了公公和毛泽东之间一段很浓厚和感人的师生情缘。

王立庵治好了毛泽东的偏科

王立庵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数学课老师,毛泽东一直都称赞他是个“明白人”、“好人”,也是个“知人善教的好老师”。

当时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毛泽东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王立庵在当时给予了他充分的理解和帮助,他对毛泽东循循善诱,逐渐使毛泽东改变了对自然科学的看法。

1914年的春天,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后,毛泽东便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续读,在这里,毛泽东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都很大的杨昌济和王立庵等老师。毛泽东当时的国文是出了名的好的,国文的成绩在整个学校也都是数一数二的一个。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但美中不足的是,毛泽东的数学成绩却十分糟糕,有好几次数学测试的成绩都不理想,甚至有一次还不到60分,成了全班的倒数第一。这一严重“偏科”的学生,自然也让当时是身为数学教员的王立庵注意到了。

王立庵很快就发现,毛泽东不仅数学成绩不好,而且他学习数学的态度也“很不用心”。他常常把喜爱的书籍,比如《昭明文选》《韩昌黎全集》等一类的书,带到数学课堂上去看。

还有几回他干脆就不来听讲,直接让好朋友周士钊代他请假,说是“病了”,这使王立庵非常着急。直到有一天, 王立庵找到了毛泽东非常温和地和他说:“润之,有件事情我想和你交流下,下星期天我在家里等你,好不好?

毛泽东答应了,并且在星期天如约来到了王立庵的家里。趁着王立庵泡茶的功夫,毛泽东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他书房的布置,屋里摆满了各种书籍,不仅有数理化方面的,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线装古籍和外文资料。

毛泽东没想到教授数学的教员,竟然还对文学、历史如此感兴趣,而且家中还有那么多的藏书,心里不由得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之后,王立庵语重心长地对毛泽东说:“润之,今天让你过来,是特地和你谈一谈学习方面的事情。我最近发现,你读书的兴趣、钻研的方向主要偏重于文史这方面,而其他学科你学习得怎么样了呢?

毛泽东听了之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知道老师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数学成绩,只好坦诚地谈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偏科”的想法:

“王先生,我的确是把自己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了社会科学方面。我觉得在当今的中国,国民麻木,国家需要振兴,所以先要从改良人心开始,而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是改造国民的重要思想武器。其他学科的知识不能起到彻底拯救国民、改造世界的作用。”

王立庵听到他的这一番话,才了解到原来毛泽东的内心竟然想的如此深远,并被他的深远目光给折服了。于是他耐心地说:“你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社会科学的学习上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但是像自然科学等课程也很重要啊!不能偏废任何科目啊!”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毛泽东不解地问:“可是先生,如果什么都想学好,就得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总是有限的。那么,宝贵的青春年华就会白白浪费在学习一些对于自己、对于社会无用的东西上面,这样值得吗?

听了毛泽东的疑惑,王立庵不慌不忙地说:

“是这样的吗?润之,你的想法片面了一些,我们进入20世纪了,迎来了科学的时代了,你应该知道,各西方国家,包括我们邻近的国家日本,他们都进行了工业革命,所以他们才这么快地超越了我们。 我们国家为什么落后于西方?就是因为我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太少,生产力滞后啊!我听其他老师说你读过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你看看,他们这批人和你的想法一样,专注于社会变革,但是他们也是十分精通自然科学知识啊!”

这段话让毛泽东觉得十分有道路,并且也意识到了自己以前的目光短浅了些,懂得自然科学的知识确实是很重要的。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的年纪大了,重新学习数理化恐怕跟不上,又问王立庵自己该怎么办。王立庵听了后笑了,摸了摸毛泽东的头,说:“润之,你有多大年纪了? 说这话让我感觉到你似乎是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了。”“21岁。

王立庵听到后又生气又好笑:“年方二十就以年纪大自居?这实在不应该啊!孔子说过,‘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有不少古人因为青年时代走错了路,直到人生的暮年方才觉悟, 他们在夕阳之年奋起学习,仍然有成就大事业的啊! 晚学总比不学要好。你看你才21岁,就感慨自己老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

毛泽东再次意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一些不足和偏差,谢过老师后,就开始下定决心补习自己的数理化。王立庵对他这一变化非常满意和欣慰,并邀请他经常来自己家里,亲自给他补习。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和王人路成为“世交”

1915年的暑假,毛泽东选择留在学校,继续补习自己的数理化知识,上午在学校阅读,下午去王立庵家里听课。时间久了,又受到王立庵的邀请,于是毛泽东就直接留在了王家寄宿加补习,一直呆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的接触和相处的过程中,毛泽东也与他们家的其他成员,像是王立庵的儿子,王人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王人路亲切地称呼毛泽东为“毛大哥”。 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他们成了“世交”。王立庵也对毛泽东心中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对他也越来越喜爱了,在他的眼中,毛泽东有才华、有胆识、有思想,又刻苦勤奋,是个非常不寻常的学生。

当时的环境中,毛泽东这种严重偏科的学生不太受欢迎,曾一度要被校长开除,后来也是王立庵和其他老师在会议上公开为毛泽东说话,又对校方施加了一些压力,他们才收回了开除的成命,改为了给毛泽东记大过,这让毛泽东对王立庵心里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学校的最后两年,毛泽东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对此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导致数学测试经常又有了不及格的现象。为了让毛泽东不分散精力,王立庵常常把毛泽东的成绩改为及格,以此让他能安心从事社会上的工作。

1920年7月,以毛泽东为首的新民学会发起了筹办文化书社的活动,毛泽东日夜奔走,到各处去访问知名人士来寻求帮助。当时他们在资金方面十分缺乏,王立庵得知后,就立即集资了500元,支持毛泽东开办文化书社。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王立庵劝导自己学习自然科学的话,一直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不仅后来给自己定下“30岁以内设法补足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科学的知识”的计划,后来还教育自己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在苏联要多学习自然科学。

1964年毛泽东还提出了“基本粒子可分”的观念,在1977年的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还将这些构成物资的假设组成部分命名为了“毛粒子”,来纪念毛泽东去世一周年。

后来,毛泽东就走上了艰难的革命道路,王立庵一直惦记和牵挂着毛泽东,并经常向家人们提起他。而毛泽东也会时常想起王立庵一家人。

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经常会和其他的好友聊起当年暑假留学校、住宿在王立庵家里补习数学的事情,并一再称赞王立庵是个好老师,这些也被他的好友在后来的书中记录了下来。

求助“毛大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方打听到王立庵一家人的消息,才得知王立庵早在1926年就仙逝了,这一消息让毛泽东在当时悲痛万分。

王人路去世后几个月之后,无锡就解放了,当时吴启瑞的三个孩子,在无锡师范附属小学要注射卡介苗,但却因为营养不良,最后都有了比较严重的反应。

当时吴启瑞要抚养八个子女,但她每个月工资只有47元,现在又要格外照顾这三个孩子,这压力对她来说简直犹如泰山压顶。考虑再三之后,吴启瑞最后决定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达2000字的求助信,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工作和如今的生活处境等等,鼓足勇气寄了出去。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收到这封信,上面写着:““……万乞主席睹世交之谊,垂念小儿等孤苦体弱,特予提携,准予小女心月和小儿心丰、心支加入苏南区干部子女班……。”刚开始毛泽东看到这封信时内心十分激动,没想到自己苦苦寻找的王立庵老师的家人,现在竟然和自己主动联系了。但是看完后,得知老师王立庵的后人们都过得如此艰辛,他又感到很心酸。

他觉得这些子女们必须要先解决读书问题,于是立即回了开头所介绍的第一封信,还在吴启瑞寄来的信的第一张信纸上,特意做了一个批示:请陈丕显同志酌处。写信者是有八个孩子的母亲,在锡师附小当教员,请求将她的三个孩子加入苏南干部子弟班

一开始吴启瑞还十分担心主席能不能收到这封信,自己只是一个小学老师,能寄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手里吗?后来她又有些后悔寄去这封信,觉得不应该去打扰这个日理万机、十分忙碌的国家领袖领导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没少收到来自家里亲戚朋友们寄过来的来信,很多都是要求主席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上予以照顾的。毛泽东刚开始的时候,每次都这些信婉言拒绝,后来慢慢的,他就连信也不收了。

没想到这次毛泽东不仅没有拒绝吴启瑞的请求,他还亲自出马,为吴启瑞一家人解决生活困难, 足以证明毛泽东对老师王立庵的感情有多么深厚了。看到主席的亲手写的回信,还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吴启瑞的内心十分感动,瞬间就热泪盈眶了。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如今这封信依然被完好地珍藏在无锡市档案馆里,从毛泽东当时信上的修改笔迹来看,他对吴启瑞的回信都是经过再三斟酌的。

后来吴启瑞就拿着这封亲笔回信来到了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学校不仅让她的三个孩子在小学免费读书,给孩子们安顿好了,还顺便安排了吴启瑞住校和工作,甚至每学期开学的时候,还会另外补助给她一笔生活费。在毛泽东的帮助下,吴启瑞一家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

“我们来拍张照片,做个留念”

1960年6月,毛泽东来到上海视察工作,结束后他提出要亲自接见吴启瑞。一天吴启瑞在家家接到了无锡统战部的人送来的通知,于是就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陈丕对她说:“毛主席关心你们,要亲自接见你,了解你们家的情况。”“啊?毛主席要亲自接见我?”吴启瑞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见的人是毛主席,瞬间又吃惊又激动。

25日的下午三点,毛泽东派人用车将吴启瑞接到了住处。见面时,原本坐在沙发上的毛泽东,看见吴启瑞进来之后,高兴地站了起来,并迎上前去,拉着吴启瑞的手,亲切地说:“吴老师,你好啊!”吴启瑞看着眼前这位穿着白衬衫,灰色西装裤,身材很高大,长相也十分和蔼,并且平时只能在画像上看到的人,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毛泽东请她坐到沙发上,与她拉起了家常。回忆起了王立庵时,毛泽东说:“王立庵先生是湖南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他是我的老师。 在立庵先生的教育下,我是受益匪浅啊! 当时,我喜欢读古文而不是学数学, 但立庵先生并不因此歧视我。后来我才知道先生已谢世。

记得立庵先生的生辰是1867年8月19日,算来当时再差6天,先生便可享60大寿了!”说到这,毛泽东不由长叹一声。毛泽东的回忆和感叹之情,也触及了吴启瑞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两行热泪忍不住簌簌直落下来。

得知吴启瑞的女儿也是教师之后,毛泽东十分高兴地说:“立庵先生是教师,他的女儿是教师,儿媳也是教师,他的孙女也是教师,你家可称是教师之家了!现在明夏(王立庵的二女儿)在北师大附中当教师,我女儿李讷就在她那里读书,我是支持她将来当一名人民教师的。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吴启瑞没有想到的,主席对自己的家里情况了解的如此清楚,忍不住说了句:“主席,你对我家真是太熟悉了。”毛泽东解释说,他和王家是世交了,立庵先生的八个孩子他都见过,后来通过一些消息也了解了一些。

毛泽东还不断鼓励吴启瑞,要8个孩子好好学习和读书,又详细询问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和经济条件等问题,最后又将自己的300元稿费给了吴启瑞。

两人像是很久不见的朋友一起聊着,不知不觉就过了 1个多小时的时间。由于担心毛泽东的身体,吴启瑞再三请求他赶紧去休息。但毛泽东却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就提议两人去院子里散散步。

走在冬青、剑麻、铁树葱绿茂郁、生机盎然的院子里, 两人继续边走边交谈着,走了一会儿,毛泽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搬来了两把椅子,对吴启瑞说:“来,我们来拍张照片作个纪念。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坐着拍完后,毛泽东又站起身,把银灰色的中山外套给穿上,又说:“来,我们站着再照一张!”这两张照片一直保存至今,两人在照片中都面带笑容,画面安详又和谐,都是十分开心的样子。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分别时,毛泽东热情地将吴启瑞送到了门口,并说了一句:“吴老师,多保重!请代我向你母亲和孩子们问好!”为了表示自己的感谢,吴启瑞到家之后,将自己的全家福寄给了毛泽东。

8月份的时候,吴启瑞收到了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一封回信,说她寄过去的照片主席已经看过了,并回赠给她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五张照片,请她注意查收。当时这套书是很难买到的,为了帮助孩子们政治学习,毛泽东非常大方地送给了他们一套。另外五张照片,则是两人在上海拍的一些照片。

9月2日的时候,毛泽东又亲自写了一封开头介绍的第二封信,寄给了吴启瑞。看到这封信,吴启瑞仿佛又再次看到了主席那高大伟岸的身影,亲切和蔼的语句仿佛也在耳边回响着……

临近过年的时候,毛泽东也想到了吴启瑞一家,他将自己的1000元稿费交给了秘书,并让他代写一封信一同寄给吴启瑞,也特意交代了是作为赠送,不用还。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帮助了吴启瑞一家人度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8个子女们也顺利长大成人了。

1950年,毛主席收到一封8个孩子的母亲寄来的信,随后寄去1000元

几年后,吴启瑞的几个孩子都顺利走向了工作岗位,经济上也有了很大的好转。在毛泽东的帮助下,吴启瑞的 8个孩子中,有7个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大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不仅是对他们的爷爷——王立庵的告慰,更是对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毛泽东主席的一个大大的回报。

毛泽东将对恩师王立庵的感激之情转移到了对他子孙后代的恩惠上。在毛泽东的不断帮助下,吴启瑞的8个孩子基本人皆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苏南   偏科   孩子   世交   无锡   湖南   自然科学   家人   家里   主席   母亲   成绩   老师   数学   教师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