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像?自然崇拜如何过度的神仙文化

研究我国的文化起源,基础是远古人类对自然的未知,从而产生对自然的畏惧,如风雨雷电给人类带来的恐惧和灾难。面对这茫然天空突现的转变,人类无法去掌控,便认为是不可知的力量操纵者,这就从畏惧变成了敬畏。其实我们知道,自然现象不仅只带来灾难,也同样带来好处。如雷电引发山火,使远古人类感到温暖,获得熟食,改变远古饮食习惯,以及人类学会用火。这样一来,人类就会产生好奇,好奇是探求未知的源头。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像?自然崇拜如何过度的神仙文化

雷电


自然现象的产生,通过现代天文气象学可以知道,任何自然现象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如乌云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因为地表水蒸发后,水蒸气到达高空后达到比较饱和的状态,同时这个这个状态是也形成降雨的基础;但远古人类能发现的只是乌云密布,不久就会下雨。这样人类就会有意无意的注意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关系,同时也会感叹自然现象带来的结果。这样就形成从畏惧——敬畏——崇拜的过程,这是一个认知的转变过程。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像?自然崇拜如何过度的神仙文化

远古人类


人类生活这土地之上,仰望上空只是“苍茫白日”与“沉暗黑夜”,点缀其上的便是日月星辰。远古时代就认为在茫茫天空之上,有人操纵着这一切。通过一些自然现象,远古人类有了自己对自然的的感知和认知。面对变幻莫测的状况,人类生存需要,更想要保存对生活有利的一面,那么这就是试图去引导。这种情况下是巫文化的产生——人类企图通过某种做法,去与自然现象和事物交流及支配和引导,巫的作用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媒介。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像?自然崇拜如何过度的神仙文化

巫文化


早期来看,人类企图引导自然,最多是内心的祈求(内心的思想活动),但如果这个祈求,在某种巧合下,成为了现实,人类就会认为“祈求”,起到了作用。所谓“巧合”,肯定是有其形成条件,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天气闷热,本身就是云层积压,大气流通受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本身已经具备了降雨条件;但闷热的人类,知道雨会带来清爽,这时候的祈求,便就会成为现实。可远古人类不可能有这样的认知,如果在祈求时,人类发出了一些语言,或者做出了肢体动作,这就难免会认为和现实结果联系起来——认为需要这些语音和动作作为祈求的辅助。这就是巫文化的常见表现形式。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像?自然崇拜如何过度的神仙文化

古代图腾·网络供图


人类把某些表现形式和自然现象,以及事物形成的巧合,会被解读成“神秘力量”,这在如今高度文明的社会仍然存在,其实远古人类这些认知与愚昧无知并无关系。我认为只能说明“人类对未知和无解的事物、现象,总会有自身一套内心逻辑认定”。之后探知了一些自然现象规律的人,配合这些表现形式,再遇到寻求自然的帮助或阻止自然灾难的发生了,便有这帮专门的人来完成与自然的沟通了。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像?自然崇拜如何过度的神仙文化

伏羲女娲像·网络供图


到了巫文化的产生,只是接近了“神仙创造”,真正使神仙文化形成的,是图腾文化。图腾文化的产生,应该说复杂也不复杂。随着人类的繁衍,会形成群体群居;之后人类小群体的迁徙和扩大,形成所谓的部落。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图腾对象与自然形态极为相似;之后形成动物图腾,并成为主要的图腾表现,这一时期人类应处于游牧狩猎时期。最后随着部落的形成和兼并,以及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农耕),祖先意识加强,由此便形成“人兽结合”的图腾。如传说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另外还有后期华夏民族的图腾“龙”,应该是许多部落不同动物图腾的组合。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像?自然崇拜如何过度的神仙文化

电母神像·网络供图


文化发展到图腾文化的“”祖先崇拜”,上述巫文化必然往“寻求人与祖先的对话”发展,这就是“寻求人与鬼神的沟通”。同样上述的自然崇拜,也变成了“人与天神”的对话,因为在远古时期人类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就已经认为有个无形的物体在茫茫天空后操控。如此一来,天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皆被赋予了“神”的概念。

了解深层文化,请关注本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女娲   崇拜   自然   文化   日月星辰   雷电   图腾   远古   祖先   畏惧   认知   巧合   神仙   灾难   现象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